【案例回放】
乐乐天生活泼好动,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处理得非常好,人缘很不错,许多小朋友都喜欢和他一起玩。
一天,邻居家的一个小女孩婷婷拿着一本英语书哭丧着脸溜进乐乐的家,要乐乐教她英语。原来,婷婷的爸爸要求她每学完一节英语课后,必须熟读并弄懂每个单词及句子的意思,不会的问同学、问老师,绝不允许打“马虎眼”混过去。她答应得好,可实际上她并不会做,学过的课文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爸爸检查后,限其在傍晚前必须将不会的地方弄懂。她慌了,于是就急忙来请教乐乐。
其实,乐乐的英语也不太好,面露为难之情。看到乐乐这种为难的表情,父母立即鼓励:“乐乐,你就帮助一下婷婷吧。不会读的地方可打开复读机来听呀,不懂的句子就翻开笔记来看呀,还可根据单词的意思来翻译呢。”于是,在父母的鼓励和提醒下,乐乐答应了婷婷的要求,当起“老师”来。“重担”在肩,乐乐是既打开复读机,又翻开笔记本,半天下来,终于成功地替婷婷“解了围”。
第二天,婷婷笑嘻嘻地来到我家,说是特意来感谢乐乐的。原来,昨晚她爸爸再次问及那些不懂的地方时,她全部能正确地做出回答,爸爸表扬了她。看得出,乐乐内心充满成就感。
【父母这样做】
(1)让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轻视孩子的害羞现象,因为这是孩子交朋友的巨大障碍。研究表明,有11~15%的孩子有过分害羞的倾向。非常严肃的父母常使害羞的孩子更加胆怯,说话结巴。这时,父母如果强行纠正,那孩子的结巴就会愈演愈烈。父母的不断唠叨或用高压手段纠正孩子,只会使孩子更加恐慌。其实,任何威胁行为,如责骂、讽刺、挖苦或唠叨不仅不会对孩子有丝毫帮助,而且会使他更加退缩,使他从害羞转入严重的心理障碍。
那么,究竟怎样克服孩子的害羞心理呢?父母应该循序渐进地带孩子去社交场所,能够帮助他解决胆怯心理。例如,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某个集会,或带到公园,把她介绍给别的孩子,并建议女儿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对方看,也可以让孩子在同伴中放松自己。先让她认识的一些人,或她可信赖的人--友善的邻居、愿意帮助人的叔叔,尤其是朋友的孩子,请他们慢慢地接近孩子。总之,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与人接触的机会。
(2)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乐观的孩子是比较受欢迎的。因此,父母首先要让孩子摆脱自卑,自卑会使孩子感到孤独和压抑,在人际交往中缺少自信,从而产生退缩、逃避行为。父母要告诉孩子,要树立信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乐观来自良好的心态,父母在平时可以鼓励孩子凡事都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老想着不好的。要教育孩子每天面带微笑,出门之前打点好仪容仪表,带着愉快的心情上学校。这些都能帮助孩子自信地面对同学。
每个孩子的经历、兴趣、能力、个性都是不一样的,硬去要求别人都和自己一样,那是不切实际的。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正确对待差异,采取自我约束、积极适应的态度,搞好与同学的关系。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尽量少麻烦别人,多帮助别人。如果某个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到了学校也就喜欢经常麻烦别人,要求别人听自己的,帮助自己做这做那,那么其他的孩子是不会喜欢他的,孩子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糟糕。因此,良好的个性培养还是离不开父母平时的教育。
(3)鼓励孩子带同学回家
有些父母会非常反感自己的孩子带一些同学回家。在这些父母看来,孩子太多实在是太闹了。但现在,父母要改变这种错误的想法,要鼓励孩子带同学回家,并且帮助孩子热心地招待他的同学、朋友,提高孩子在同学、朋友中的形象。父母的热心会让孩子的同学和朋友增加对孩子的好感,从而愿意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父母也可以邀请邻家孩子来家玩,让自己的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增加信心,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要限制孩子交什么类型的朋友,除非是那些违法乱纪、极端自私自利的朋友。应该允许孩子结交一些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或特长不同的朋友。例如,孩子结交了在写作、绘画或音乐上有特长的朋友后,就等于找到了各方面的好老师,孩子在各个方面的才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让孩子独自到同学或邻居家去串门,也是一个锻炼孩子交际能力的机会。串门做客,牵涉到寒暄、问候、交谈和有关礼物等问题。孩子一个人去就成了主角,与对方的一切接触都得由自己来应酬。这无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线,促使其考虑如何与人交际。家里来了客人,有时不妨让孩子出面接待。特别是当客人或朋友与孩子年龄相仿时,父母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4)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应教育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在集体活动中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加强与同学的交往,增加同学对自己的好感和信任。在集体活动中,应教育孩子多干事情,少指挥人。如果一个人自己不做事,却喜欢指挥别人,那么别人就会对他产生反感,直至讨厌与他交往。因此,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尊重别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别人,这样就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如果有的同学对自己态度冷淡,也不必介意,应该坚持在班里服务于大家。久而久之,同学会对自己热情起来的。
父母还应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也需要胆量。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具有深厚友谊的伙伴,多与之交往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
德国歌德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干什么,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教孩子学会交往,有利于他们处世、做人,适应社会的环境。
而且人际交往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会技能之一,也是孩子社会化的动因,如合作、助人、友爱、谦让等许多技能的获得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对孩子的交往问题加以重视,这样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才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位置。
3.鼓励孩子独立社交
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给父母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事实上,很多父母都染上了过度保护孩子的坏习惯。其实,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交往需求,也应该支持孩子的正常交往活动。毕竟,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交往需求。处于襁褓之中的婴儿,会用哭、笑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与情感。一旦孩子学会走路、说话以后,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游戏就成为他们交往的重要内容。上学以后,就开始注重交往中与同伴友谊的持久性。每一次的改变,都说明孩子在从自我走向社会、从幼稚走向成熟。
只是很多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过分担心,担心他们是非不分交到坏朋友,担心他们的朋友会把孩子带坏。而且中国传统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加上现今社会上,小团伙、黑社会及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很多父母在孩子结交朋友一事上都甚为担心,深怕他们交上坏人,影响一生。其实,父母不妨适当拉开自己与孩子的距离,毕竟同龄人之间的想法及相处模式都会有他们自己的规则。如果父母过多干涉,反而会把孩子的社交生活弄得一团糟乱,实在是有点得不偿失。
朋友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对许多人来说,一生中最温暖、最持久的友谊都是在童年时代建立的。许多孩子都会找到一个或几个与自己同悲同乐、共度童年的小伙伴。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致化,人们之间的交往、沟通、联系和合作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密切,人际关系越来越被人看重。父母爱孩子,希望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就要从现在起,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放手让孩子进行自己的社交活动。
交往是发展儿童社会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儿童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因此,让儿童学会交往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实,就像和看待成人一样,父母对不同孩子的第一印象也往往是不准确的。尤其是孩子的可塑性强,性格发展又经常变化。如果父母只是单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念去帮孩子挑选朋友,那对孩子来说就太公平了。
【案例回放】
张兰的女儿双儿刚刚上小学,女儿在学校的各种表现都令张兰感到满意,而且也很乖巧。但是,双儿身上还是有张兰的不能忍受的地方。双儿有一个好朋友,每次到双儿家里来玩的时候,都会用一些较为成人化的语言和同学“煲电话粥”。对于这个现象,张兰感到很担忧,总觉得这样继续下去,双儿会朝着不好的方面去发展。于是,张兰就决定要和女儿谈谈。
张兰并没有对女儿说一些什么比较蛮横的话,只是表明了自己对这样的状况感到很不舒服,紧接着问双儿对朋友的举动有何看法。其实,张兰为了防止自己的态度显得太专横,因此一直强调双儿的朋友并不是坏人,只是可能她接触的环境太过于复杂,有点不利于双儿的健康发展。听完妈妈的话,双儿沉默着不说话。但从她的肢体语言里,张兰还是看得出双儿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而且张兰也并未硬性阻止双儿和这个朋友交往,但在这次谈话之后,女儿和那个朋友的关系果然就慢慢疏远了。
【父母这样做】
(1)引导孩子多和小伙伴玩耍
孩子并不会自然而然就能交到朋友,再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回到家里以后通常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孩子只有经常和小伙伴在一起,才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因此,父母要为孩子交友牵线搭桥。例如,多和邻居打交道,多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耍,多带孩子去家里附近的公园玩耍,多和亲戚中有同龄小孩的家庭交往等。让孩子在父母创造的社交环境中得到锻炼,交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
(2)让孩子自己选择朋友
父母往往希望孩子交上品学兼优的朋友,但事实上孩子并不懂分辨。父母不应该强行让孩子断绝和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小朋友交往,而应巧妙地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分辨哪种友谊值得,哪种友谊不值得。比如,孩子有个朋友喜欢和人争辩,生活习惯也不好,到家里玩,不经允许就到厨房里拿东西吃,还到处乱翻东西。父母可以向孩子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决不强求孩子立刻停止和这个朋友来往。很快,在实际接触中,孩子就会亲身感受到这个朋友的蛮横、粗俗,就不再愿意来往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些朋友采取硬性攻击的话,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