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任性的孩子不受欢迎
世上的父母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正是因为疼爱,于是喜欢迁就孩子,或者一概不管,处处惯着孩子。如此下去,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一旦孩子长大了,这种任性的坏习惯根深蒂固了,父母也就根本无法管教了。古往今来,这样的悲剧屡见不鲜。
其实,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从小就要告诉孩子,一旦一件事情决定了,开始做了,就一定要有始有终,绝不允许半途而废。孩子无故中途退却,做一半就撒手不管了,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受到批评和相应的惩罚。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父母绝不可迁就、原谅。因为有了第一次迁就,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迁就;有了第一次原谅,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原谅。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纠缠或要求下,勉为其难地答应孩子:“只允许这一次,下不为例。”或者:“好吧!好吧!下次可不准了。”实际上,这就是对孩子各种坏习惯的让步,会在无形中造成孩子的任性。事实上,人多是害怕困难,贪图安逸的。大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是这样。样样事情都开个头,图一个新鲜。一旦失去了新鲜感,遇到了困难,需要耐心和顽强时,就懦弱地退却了。在孩子想撤退的时候,如果父母又在孩子的要求下迁就让步,那事情就真正糟糕透顶了。父母不敢严格要求子女,听任孩子任意妄为。这个闸门一开,洪水就泄下来了。今天可以让步,孩子明天在新的事件上又可以要求你做新的让步。长此以往,父母即使想对孩子严格一点也更加困难了。因为先例一开,再想要孩子遵守规定或制度,或者要求孩子、教育孩子要坚持,克服困难,把一件事情做得有始有终,就异常困难了。到那时候,父母即使要孩子关掉电视,回房去做功课,都会行不通。
所以,“孩子难管,父母难做”已成为当今又一个时代病。许多父母抱怨孩子太任性,挑吃挑穿,稍不称心,就发脾气,又哭又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弄得父母束手无策。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性是孩子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面对孩子的这种心理,父母要尤其注意。因为孩子的任性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长此以往,就会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孩子的任性往往会让父母头痛不已,甚至是不知如何是好。可是,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有些父母总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什么也不问,就先劈头盖脸一顿大骂,粗暴处理这令人尴尬的局面。很有可能孩子会被父母的粗暴给暂时吓住,消停了几天。但是,没过去几天,父母会发现孩子依然任性如故。由此看来,在孩子任性这个问题上,父母是绝对不可以草率处理的,而应该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办法。
【案例回放】
小焕的爸爸长期出差,妈妈一直带着小焕,爷爷奶奶特别宠小焕,想吃什么、玩什么,都尽量满足她。结果,把小焕惯得很任性,脾气一上来,九头牛也拉不转。她想干什么或者想要什么,必须立即满足。否则,她就哭闹打滚、乱扔东西。
有一次,小焕的妈妈带了小焕跟一群朋友吃饭。小焕见有一桌客人要了一盘大闸蟹,就回来跟妈妈要。但他们这一桌已经有一盘烧花蟹了,小焕的妈妈只好跟她商量,已经要了一盘蟹,下次再要那种大闸蟹。可她不管,筷子一摔就闹了起来。碍于人多,小焕的妈妈一开始尽量哄她,可她又是推盘子,又是踢凳子,还大声喊着妈妈的名字,弄得大伙都没法吃饭。
前不久的一个晚上,吃完晚饭后,小焕提出要去邻居家找同学玩耍。妈妈告诉她,得先把作业写好了再去。小焕很不乐意,妈妈就说:“你都快升初中了,还这么贪玩。”谁知,小焕根本听不进去,气冲冲地一甩门就出去了。当时,小焕的妈妈也很生气,觉得这孩子太任性了,就没有马上追出去拉她回家。大约过了10分钟,小焕的妈妈感觉心里不踏实,就出去找她。可是,哪想到就这短短的10分钟时间,小焕就没有踪影了。后来,小焕的妈妈向派出所报了案,找了一天一夜,才在一个隐蔽的网吧中找到了她。
小焕由于家人的长期娇惯,变得非常任性,凡事都要以自我为中心。时间长了,父母的管教就没有丝毫的效果了。其实,孩子的任性是心理需求的表现,父母要注意了解孩子任性的具体原因。例如,有些孩子任性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的尊重。找到了症结,就很容易采取相应的对策。只要父母与孩子多用心交流,就能有效缓解孩子任性的毛病。
【父母这样做】
(1)采取冷处理教育法
所谓冷处理教育法,就是让孩子冷静下后再进行教育。其实,孩子的固执任性往往是为了引起父母的不安。很多孩子心里清楚地知道父母疼爱他,一哭一闹就会使父母心软而满足他的要求。如果父母迁就一次,孩子下次就会以此为手段逼父母就范。
一旦孩子形成了“看你也拧不过我”的意识,那么他的拧脾气就不容易矫正了。孩子是会察言观色的。当他看到父母态度坚决,自己的哭闹不起作用时,就会自动放弃自己的无理要求,主动亲近父母。
这时,父母要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启发教育,告诉孩子“为什么是不对的”和“怎样做才是对的”,并针对“拧”的原因提出几条具体要求。当孩子能实现这几条要求时,就要适当满足他的某种合理要求,下次他再有要求也不发拧了。
当孩子感到哭闹等“武器”已经不灵时,他自然会停止哭闹。在这时再进行说服工作,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如果在孩子哭闹发“拧脾气”时,父母对他进行粗暴的打骂,反而会使孩子也具有暴力倾向,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2)对孩子的要求应遵循原则
从孩子的出生起,父母就要对孩子的行为用“要”与“不要”、“好”与“不好”、“可以”与“不可以”加以肯定或否定,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随意变动。如此一来,孩子就会知道怎么样是可以的,怎么样是不可以的。时间长了,孩子也就养成了服从一定行为准则的好习惯。
(3)要预防孩子任性的发作
细心观察孩子的话,你会发现他的任性发作一般是有规律的,他总是在某种情况下才会出现固执行为。对此,父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当可能诱发孩子任性的条件将要出现时,父母就应预先做好“防范”工作,不让孩子的任性发作起来。
这个方法看起来更像是在考验父母的细心。如果父母对孩子观察得不够仔细的话,自然会放过这些小细节。只不过,父母应该不会去担心这个问题,怎么会有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呢?所以,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只要揪住孩子任性的时机加以打压,预防做得好了,效果也就自然有了。
(4)切忌打骂孩子
孩子任性耍混,常使父母生气。特别是当着亲戚朋友的面,或是大庭广众之下,父母会觉得很丢面子,不由得也发起火来,想强迫孩子听话。可孩子往往也不示弱,结果父母就开始打骂孩子。这样一来,父母不仅没挽回面子,反而让大家看到其教子无方。需知,孩子任性时,父母发脾气,企图用暴力强制其服从,不仅纠正不了孩子的任性,反而会造成孩子更暴躁或更怯懦。
其实,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心灵是非常单纯的,有时候无理取闹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丝关注,或者证明一些事情。所以,父母不妨抓住孩子的这个心理特点,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换位思考,用恰当的方式给予正面引导,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学会分辨是非,学会遵守原则,彻底告别爱发脾气的毛病。
总的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父母也不必过于紧张,最重要的还是合理疏导。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父母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也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父母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良好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2.引导孩子学会交往
现在,成功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在事业上获得成功,80%会归因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心灵。人是群居动物,所以人的成功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处事得体,才会为事业的成功开拓宽广的道路。如果不具有非凡的交际能力,肯定少不了会处处碰壁。甚至可以这样说,人脉就是钱脉。
能够获得财富的人大多比较善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单枪匹马、孤家寡人发财的机会是少之又少,除非那些不需别人协作的发明创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与人良好合作的基础。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才,这就需要取长补短,精诚合作,广结善缘。朋友就是财富,诚如俗话所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所以,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说:“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来获取与人相处的本领。”
而与人相处的本领和其他任何本领一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小的培养。一个人从童年时期就已开始了人际交往。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将会对他未来的事业和生活都产生极大的影响。
而且人的心理是受环境影响的,孩子长期“独处”生活,不接触任何孩子,不仅使孩子脑子里没有“他人”的意识,而且没有同“他人”交往的习惯,更没有同“他人”交往的技能。这是比较危险的一种倾向,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严重的桎梏作用。
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孩子,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龄人交往,而且能够从容地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是适应社会的表现。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习惯。
美国加州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哈特教授在对一些孩子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仔细观察了这些孩子是怎样生活的--哪些孩子喜欢与人交往、哪些孩子喜欢独处,并对这些孩子的学习进行了跟踪调查。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智商较高,往往比较聪明活泼,而且上学以后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好。哈特教授通过分析认为,从小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不仅容易与人相处得融洽,而且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学到一些更丰富的知识。
其实,每个孩子总是希望能够有几个思想上、学习上或生活上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经常从朋友那里获得鼓励、信任和支持。在与周围的人相处时,朋友的肯定态度总是多于否定的态度,孩子就会从中感受到与他人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并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为他人谋利益。这是一种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所以,对于出现在孩子身上的人际关系处理问题,父母要格外关注,更要时时告诉孩子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小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