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中卫市技能大赛 > 第六章 枸杞树的整形修剪(第2页)

第六章 枸杞树的整形修剪(第2页)

矮干:成形快,冠体积大,生长势强;早期丰产,下部生长势强,便于树冠管理,不利于地下管理;结果易下垂拖地,通风不良,下部难以生产优质果。

干高的确定应具体分析:品种干性强,树性直立,枝条硬,干可以矮些;树形开张,枝条软垂的,干宜高些。

栽植密度及整形方式:稀植大冠宜矮,矮化密植宜高;疏散分层形、三挺身形宜矮,开心形、纺锤形宜高。

主枝角度:角度大,干宜高;角度小,干宜矮。

1。树冠

树冠的骨架由中心干、主枝、侧枝和枝组组成,其中中心干、主枝和侧枝是树冠的骨干枝。果树树体的大小、形状、结构和间隔等都会影响树体和群体的光能利用和生产效率。因此,分析树体结构对于指导整形修剪具有重要意义。

(1)树冠由冠高和冠径决定树高大冠的树体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而且具有立体结果、经济寿命长和适应性强的优点;缺点是成形较慢,早期光能和土地利用率低,结果晚,早期产量低。树冠形成后分枝级次多,枝干增多,养分运输距离大,无效消耗多,管理不便;同时无效空间增大,造成采摘困难。

(2)冠高、冠径和间隔主要影响光能利用和劳动效率机械化程度高,行间树冠间隔宜大,以方便管理为宜。从光能利用来看,要考虑树冠基部的光照条件,在生长季节能否得到满足。在夏季,每天树冠下部应保证3。0~3。5h的直射光;枸杞花芽分化至少需要约40%的日光辐射,树冠投影面积内有15%~25%的光斑(光投影面积),呈花脸状或筛网状。树冠确形角是衡量树冠(群体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在西北地区树冠确形角约为49°,一般树高不超过行距的23。冠高与冠径密切相关,冠高,则冠径宜小,如纺锤形、圆锥形;冠矮,则冠径宜大,如半球形、开心形。

(3)冠型截至2022年,枸杞的树形以自然形为主,无论何种耕作方式均在修剪的原则上提倡“树冠圆满”。自然形多用于大冠,无效空间较大,产量高,但品质较差。水平形光照好,但产量低。是否可以在生产中使用群体有效体积、树冠有效面积大、操作方便、产量高、品质好的扁平形树冠,有待探讨。

2。中心干

中心干又称中心(央)领导干,有无中心干与树形、树种、品种特性有关。中心干有直线延伸和弯曲延伸两种类型。有中心干的树形主枝与中心干结合牢固,主枝可上、下分层或错落排布,保持明显的主从关系,有利于结果和提高光能利用。但有中心干的大冠树形易出现上强下弱,导致下部通风透光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南梁农场技术人员朱华明在生产上采取弯曲延伸的中心干,极好地平衡上、下生长势,有效地抑制了上强下弱的现象,这种经验很值得借鉴。

3。骨干枝的数量和分枝等级

骨干枝是树冠骨架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树冠扩大、水分、养分运输和负载果实等任务。

骨干枝是非生产性枝条,因此在能够填满空间的情况下,骨干枝的数量越少、分枝等级越低越好。对于中、大型树冠,骨干枝的数量可以多些,分枝等级也可以较高。例如,疏散分层形主枝可有5~7个,侧枝可有13~15个,分枝等级为2级以上;对于小型树冠,骨干枝可以较少,如自由纺锤形,小主枝可有8~12个,分枝等级为1级;枝力较弱的品种,骨干枝宜多些,以便填满空间,否则应尽量减少。幼树期骨干枝宜多些,成树后应少些。骨干枝也有直线延伸和弯曲延伸两种。

直线延伸:树冠扩大速度快,生长旺盛,树势不易衰退,但开张角度小时易出现前强后弱,中下部容易出现光秃。

弯曲延伸:先端容易衰退,延长速度慢,距离较短,不容易出现后部光秃,易于更新,容易出现大侧枝,如把门侧结合角度更好。

4。骨干枝的分枝角度

骨干枝的分枝角度直接影响树冠内部光线的分布和骨架的坚固性。这也是树木整形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结果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如果分枝角度过小,树冠会变得郁闭,光线不足,树体长势不稳定,很难开花,产量低,无效区域大,易造成内膛光秃,结果表面化;分枝角度过小,还可造成负重力小,容易发生劈裂,开花时间较早,产量较高。如果分枝角度过大,树冠会扩张,内部光线良好,但生长优势会转移到背部,先端容易衰老。生产中常依靠角度调整树冠大小,平衡生长势。

5。尖削度

尖削度是指枝条基部两端粗度的变化,可用粗度差与长度比值来表示。如果骨干枝的尖削度适宜,那么骨架就会很牢固;如果尖削度过小,骨干枝的坚硬度差,果实负载能力小,结果很容易下垂;如果尖削度过大,就会出现后强前弱、下强上弱的现象。骨干枝上的分枝强弱和数量,会影响到尖削度。如果分枝较大且数量多,尖削度也会较大;如果分枝较大且集中,会形成“掐脖”。对于大、中型树冠,为了保持较大的尖削度,需要每年对骨干枝进行延长和截短,促进分枝,保持侧枝的间隔。对于密植小冠型,为了防止尖削度过大,需要缓慢松弛,分散发枝,并疏除过大的分枝。

6。丛层分明与树势均衡

枸杞树体结构的稳定均衡是保证树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其中丛层分明十分关键。丛层分明指各级分枝之间保持良好的主从关系,中心干强于主枝,主枝强于侧枝,侧枝强于枝组。丛层关系常常用着生枝粗度(直径)与着生母枝直径比值来表示,一般要求小于0。6才能保证结构牢固稳定。如果丛层分明不够,就会出现二龙并行、多头并进等现象,而“单主干、双主枝,半圆形、两层半”不分主从这一提法的合理性则有待探讨。骨干枝的分布也非常重要,疏散分层形成的骨干枝直径与着生母枝直径比为0。5~0。6,自由纺锤形为0。3~0。5,细纺锤可以更小。树势均衡是指各级骨干枝势力相对平衡,同级骨干枝生长势相近,同层主枝一致,不同层有强弱之分。

7。辅养枝

辅养枝可以促进全树生长,平衡树势,增加树冠有效容积,早形成、早丰产。枸杞的辅养枝是指树冠未成形前所留的一些背上枝摘心后形成的结果枝组,它们不在以后的树体骨架中予以保留,可在当年予以保留。由于枸杞的矮化密植要求,幼树辅养枝与主枝很难区分。例如,通常1龄时枝组进入2~3龄就会被剔除,2层永久树冠间的枝组在2层树冠培养完成后也会被剔除。为确保成龄后的树势,秋季即便不采果也要确保树势强健,所留枝条除了满足下一年留枝需要外,辅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8。枝组

枝组是着生在骨干枝上的基本结果单位,由结果枝和营养枝组成。按大小(分枝数和枝轴长短)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小型枝组一般分枝数较少,2~5个分枝,枝轴长度为15cm,结果早但寿命短,占据30cm以内的空间。

中型枝组一般分枝数较多,6~15个分枝,枝轴长度为15~30cm,寿命长,占据30~60cm以内的空间。

大型枝组一般分枝数量较多,分枝15个以上,枝轴长度超过30cm,成形较慢,结果较晚,但寿命长,能连续结果,占据60cm以上的空间。

不同类型的枝组生长结果能力和在树体丰产中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先放后缩适用于培养小型枝组的密植栽培。先截后放适用于培养大、中型枝组的大冠稀植栽培。以截为主、连续短截适用于培养中、小型枝组的中等密度栽培。不同枝组在骨干枝上的着生位置也有所不同,背下枝组生长势缓和,易控制,结果早,但寿命短宜早更新;背上枝组生长势强,难控制,结果晚但寿命长,应以小型枝组为主;两侧枝组介于中间,应多培养,并以中型枝组为主。盛果期的树修剪重点是枝组的更新和复壮,枝组培养方法包括先放后缩、连续短截等。

9。枝量、枝类与花枝率

充足的枝量是树体健壮、稳定的基础,也是成花丰产的重要条件。根据对丰产枸杞树的调查,冠径在1。4~1。6m时,单株枝量应在500条左右。在单株枝量适宜的条件下,枝类比也非常重要。宁杞1号丰产树的30~50cm短枝应占总枝量的50%,长度在15~50cm的枝条应占总枝量的70%以上。枝条的长短与枝组的级次、品种和肥水条件有关,原则上枸杞的枝条越长果粒越大。

综上所述,丛层分明、合理配备枝组和充足的枝量枝类是丰产枸杞的重要基础。

第三节修剪

一、修剪的原则和依据

(一)修剪的原则

枸杞树的树体大小、枝条着生部位和长度各不相同,根据品种、树龄和立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培养树形的过程中,不应一味地追求某种固定树形,而应根据枝条修剪的需要,随树造型,本着培养巩固充实树形,早产、丰产、稳产为目的。可以采用“打横不打顺,清障抽串条;密处行疏剪,缺空留油条;短截着地枝,旧梢换新梢”的方法,完成冠层结果枝的更新,控制冠顶优势,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1。因树修剪

由于品种、树龄、树势和立地条件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园区内,单株间的生长状况也不相同。因此在整形修剪时,既要有树形的要求,又要根据单株的生长状况,灵活掌握,随枝就势,因势利导,诱导成形,以免造成修剪过重,延迟结果。枸杞的品系中有些一年生枝花果量很大,每眼花果树在2个以上,适度保留和长放一年生枝,一是可以获得当年的早期产量;二是可以实现以果压树,舒缓树势的作用。但对于宁杞3号、宁杞7号这样一些一年生枝花量很小的品系,就要以疏截为主要修剪方法。宁杞3号以当年生的二次的枝为主要花果单位,宁杞7号以当年生的一次生枝为主要结果单位,因此,宁杞7号的截枝应该重一些,选留枝条要粗壮一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