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饭局就是生产力 > 第三章 朋友饭局吃好喝好友情深(第1页)

第三章 朋友饭局吃好喝好友情深(第1页)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人际关系犹如一张蜘蛛网,朋友众多,在人际交往中才能左右逢源,四通八达。要想让道路畅通,朋友之间就要多沟通,饭局正是朋友间交流沟通的理想场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背景的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之间自然就谈笑风声,精神放松,加上酒的作用,沟通起来也就舒畅轻松,不知不觉得中朋友感情就进一步加深了。

1.酒是维系友情的纽带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

谈客户、谈合作就更是离不开酒——从青梅煮酒论英雄开始,喝酒谈事也算得上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了。无酒不成欢,感情深一口闷之类的话都是从酒桌上来的。可见喝酒是饭桌上更为关键的一个核心内容。有时候酒桌上的氛围好,酒喝得爽,是事情能够最终谈成的一个极为有力的推动力量。

中国人饮宴时,很喜欢劝人多饮。这种做法,起源也是极早的。《诗经·小雅·楚茨》中有:“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的诗句。侑,就是劝的意思。诗名的本意是唯恐受享者没有吃饱,故而劝饮劝食。劝人多饮几杯酒的做法,一方面表达了敬酒人的真诚,希望对方喝好喝够,同时也可以活跃酒宴的气氛,为饮酒者助兴。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劝酒“劝”过了头,竟然带有相当的“强迫”之意,甚至以灌醉对方为乐。这种做法,自古以来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无敌酒量的,更何况那样喝也伤身不是吗?那么遇上不会喝、不想喝却又躲不开酒桌上那些尴尬状况时,该如何利用太极手,化险情于无形,既达到既定目标又不把自己喝倒呢?

1.敬别人酒: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做销售的小张一星期至少要喝三次酒。而且还不是喝完就算的,通常还要接着KTV、桑拿之类的后续娱乐活动,娱乐活动有时还免不了要继续喝。一方面得拿出诚意来跟人家喝,一方面要处处照顾周全,自己绝对不能喝醉了倒下,这对于酒量不行的小张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小张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办法。在饭桌上,他要随时注意自己身后不能有人,桌子底下一定得铺着地毯,喝酒的时候态度爽快,说干就干——不过干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酒杯往脑袋后边一划拉,酒全洒地毯上了,然后迅速把酒杯放到嘴边,做出刚刚干掉的样子。一顿饭下来,座位后边湿了一大块,不过人很清醒,可以继续战斗。

小张的做法相当有效果,不过对演技的要求较高。洒酒的时机把握、速度和力量以及角度控制、假装刚刚喝完的表情……都要在最微小的动作上下足功夫。细节暴露真相,被人看出来可就不好了。可以事先在家里反复练习,以期临战时达到最佳效果。

若觉得上述做法难度高,那么有个简单版。每次敬酒时,倒满,然后在喝前假装没有拿稳酒盅,或者假装豪迈动作大——扬手一仰脖子,洒出去一大半。别小看这一洒,每次也可以少喝进去不少。

但是自己是主人家,这个没有办法,说“不会喝”之类的话显然是缺乏诚意。不管你信不信,一个人能不能喝酒,还真是能看得出来的。而且身为请客的一方,必是出于某种目的,即便不会喝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2.酒量不行的人可以借用下面的方法:

(1)不要主动出击,实行以守为攻战略。也就是说自己要尽量避免喝酒的频率。

(2)干杯后,不要马上咽下去,找机会用餐巾抹嘴,把酒吐餐巾里(适用女性);同时注意不要几种酒混着喝,特别容易醉。

(3)喝酒之前尽量多吃一些淀粉类和蛋白质类的食物垫底,对胃有好处也不容易醉。另外要控制节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更不要几种酒混着喝。

(4)请客前先去饭店做好功课,一瓶装酒,一瓶装白水。白水那瓶归自己。只不过这么做有相当的风险系数,你得记性非常好,绝对不弄错。

3.被敬酒:欲刚先柔,欲扬先抑

工作没多久的小丽一次跟着同事去浙江出差,对方单位请吃饭。席间,就有人来劝酒,说了一大套劝酒的话。小丽酒量不行,又缺乏社会经验,说啥也不愿意喝。为了不至于让对方下不了台,小丽就笑容可掬地说:“好好,那喝一大口,好吧?”然后沾沾嘴唇,就一屁股坐下了。谁知,那老兄也是一较真的人,好说歹说非逼小丽把酒干了不可,还说不干了这酒就是看不起他。小丽心想:我已经给你台阶了,谁让你不顺坡下驴呢?忍不住小脸一绷,把酒杯挪开,一言不发,那潜台词可非常明显:就不给你面子了,你自找的。

随后的尴尬气氛可想而知。小丽的同事来打圆场:她酒精过敏,然后又代她把酒一饮而尽。但是直到最后,那顿饭也还是吃得冷冷的,再怎么讲段子、开玩笑都暖不过来了。

由此可见,不管自己是客人,还是陪客,只要不是做局的人,那么相对来说喝不喝酒的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了。不过即便再不会喝酒,也要切记绝对不能翻脸。说到底,人家还是重视你,要不为啥满桌子人人家非要来劝你酒啊?那也是“取悦”的一种方式吧。对于善意的取悦,同样报以取悦之心,这不过是简单的为人着想。

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

(1)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酒席开始,主人往往在讲上几句话后,便开始了第一次敬酒。这时,宾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间,主人往往还分别到各桌去敬酒。

(2)回敬。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以表示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

(3)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

(4)代饮。即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会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就可请人代酒。代饮酒的人一般与他有特殊的关系。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首选人物,故酒量必须大。

(5)罚酒。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有时也不免带点开玩笑的性质。

4.饭桌上劝酒的按照性别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男劝女。这是最常见也最难搞的情况。当真不想喝,只有一字真诀:拖。最常见的逼酒辞是“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不妨事先准备好几套应付这类局面的套话,比如说:“我明明没酒量,你非让我喝,就是看不起我”或者“我真不会,你就饶了我吧,否则就是不给我面子”。还可以耍点赖:“喝酒我会长疙瘩起红疹,一会儿我出去,鱼也不沉了雁也不落了,你负得了责任吗?”说得越聪明越让人接不上话,躲过去的可能性就越大。至于具体说什么,要看当时的气氛和参加饭局的都是什么关系。总之,这招是借力发力,以毒攻毒。但是如果以为爽快地一口干了,这事就过去了,那就错了。这个一干,肯定下一个就跟来了。别怕拖延时间,一顿饭的时间是有限的,等有人比你着急或不耐烦,你就得救了。

(2)女劝女。大多出于礼节性,很少有硬劝的,可以忽略不计。女性之间可以很客气地回绝或者代表性地喝一点,大家都是能理解和接受的。

(3)女劝男。这说明你很重要,人家才使这美人计。而且一般说来也会适可而止,不会往死里喝。如果对方有求于你的事情你可以做到,那么在自己身体接受的范围,顺水推舟,把喝点革命的小酒当乐事吧。

(4)男劝男。要么坚决从头到尾滴酒不沾。例如称酒精过敏,如果你认识的所有人都从没见你喝过酒,慢慢就没人难为你了,其实,并不是他们相信你真过敏,而是对你失去兴趣,知道跟你说啥也是白费口舌。这样你有可能有点得罪人,但是没那么严重(但如果你有时过敏有时不过敏,那就完了);要么装傻。这招适用于那些具有表演天赋、心理素质好且脸皮不那么薄的人。两眼发直、无故微笑淌口水、能干呕两下也成……总之不是嘴说“我醉了我醉了”,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众人你醉了。

交际应酬,离不开酒。赴宴吃饭,吃喝应酬,是应酬中的主要内容,但是酒极则乱,言多必失。

有些人一端上酒杯,就忘乎所以。往往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头脑就开始发热,嘴巴像打翻了的脏水桶,胡言乱语,甚至对人动手动脚,丑态百出,借酒装疯。

在一次宴会上某人喝得晕乎乎的,为了表达对他的上司的曲折经历和能力的敬佩,他举起酒倡议说:“我提议大家共同为经理的成功干杯!总结经理的曲折历程,我提出一个结论:凡是成大事的人,必须具备三证!”

有人跟着起哄,大声问:“哪三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