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做好人不是自愿的。”
祝平炎陷入沉思,乌龙等了一会,见他能理解了,接着解释。
所有人的意志组成了这个世界的道德规范,符合道德规范,无论是内在和外在都会获得很多好处,所以有些人会被迫去当一个好人。
一个贪婪残忍的人,也更愿意相信自己是个好人,起码不是坏人。
所以他知恩图报,别人帮助他,他就会加倍帮回去。
这样能让他获得更多帮助,也能获得心理上的慰藉:我不是坏人,只是这个世界待我太残忍,我才残忍的对待这个世界,那些对我好的人,我自然会善待。
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这样的难题,我用十分廉价的一瓶水救了他的命,他却不知道该怎么报答这一瓶水。
还我一百,一千,哪怕一万瓶水,都不足以还恩情,在不断给这瓶水加价的过程中,他的贪婪开始占据上风,逐渐对我起了杀意。
这是后来他对我说的,但我觉得这只是内部原因,更主要的应该是外部原因。
比如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他杀了我,永远没人知道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但如果不杀我,又不还我的恩情,一向以知恩图报自居的人,就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忘恩负义。
如果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做出这种事情不能理解,那一个贪婪残忍,却以知恩图报自豪的人,为了维护他知恩图报的形象,做出这种事,就不太难理解了吧。
祝平炎沉默不语,忽然问道:“如果他是一个好人,而你真的想要他全部家产,难道他就要给你吗?”
“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挟恩谋利。如果是财产,一瓶水和全部家产显然不能划等号,如果是救命,那生命只能还以生命,今日我救他,来日他救我。”
“这样的承诺会不会太敷衍了,毕竟你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相遇,更何谈他救你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付出要和回报对等,他得到了一条命,所以将来如果能救我,即便豁出性命也要救我,而我付出的只是一瓶水,所以换来一个虚无缥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活命机会,对大家都很公平。”
“真正知恩图报的人,或许可以毫不犹豫的给出所有家产。”
乌龙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说出来的话却不是赞同:“很多年前有人对我说过,圣人不死,大道不行。这应当是出自庄子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但是意思又不太一样。
很多人以为,想要为天下施行大道,就需要有圣人作为楷模。
但实际上圣人永远是极少数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以圣人为楷模施行的大道,也只是一场虚幻。
道德永远只能以最平凡的普通人作为标准。
就以知恩图报为例子,如果大众的要求是滴水之恩,滴水相报,当初那个人或许就不会杀我。
因为他知道用全部财产来回报我的一瓶水,并不合理,并且其他人也都知道,所以不会怪罪他。
相反,如果大众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来要求所有人,做不到就会被批评为忘恩负义,那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既然世人的主体是平凡的普通人,那世人的道德自然要以主体为标准。”
祝平炎又想了一会,点头说道:“有道理,但是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的,遇到这种事情不会难过吗?还能恢复本心吗?”
乌龙无所谓的说:“这算什么,极个别例子而已,我可不会以点概面,用极个别的例子否定全人类。真正对我有影响的反而是更小,也更寻常的事情。”
祝平炎很好奇:“什么事?”救人之后反被杀,这样的事情都无法破坏乌龙的内心,还有什么事能影响到他?
“忘恩负义的例子中,大部分还是出于对好人的索取,就是那种你是好人,就应该为我付出,别说回报了,付出的少了都是罪恶。
这种想法单独拎出来很不可思议,却是大多数人的实际想法,举个例子你就很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