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想到,真正让他如此迫切的原因,是惦记着天下黎庶万民。
恍惚之间,谢渡从桌案后起身,缓步走到庾巍身前,抬手按住他的肩膀:“刚才有些话,传出去乃是大逆不道的言论,庾大人可知,我为何与你说这些?”
庾巍下意识摇了摇头。
大逆不道的言论,自然是明堂下诏那句。
但他不明白,他与谢渡有什么交情,竟让对方敢当着他的面,说出这种话来。
谢渡手上用力,语气是不容置疑的认真:“因为我信任庾大人,相信你有和我一样的心。”
肩上的手十分用力,有一种无言的信任与亲切,耳边是这位年轻刺史慢条斯理的声音:“数年前我求学凉州,庾大人时任凉州一地府尹,领着百姓打井抗旱的情形,我尚未忘怀。”
庾巍愣了一会儿,下意识转过头看他。
他也记起了当时的事情,那几年的天气一直都不好,东部等地水患频发,黄河决堤了三次,民不聊生。
而凉州等地,却滴雨不下,干热难耐,地里的庄稼逐渐干枯,很快连仅有的河道都干涸了。
当时朝廷救灾的主力在灾害更严重的山东等地,凉州城无人问津。
为着活命,庾巍翻遍了各种书籍,询问了凉州各地,终于从更远的安西都护府找到了一种叫“坎儿井”
的法子,从地下引水,灌溉饮用,方解了凉州的危难。
后来,他因为这个功劳,胜任郡守,从偏僻的凉州,调任到富庶的豫州。
一晃七年,他快要忘了当年的事情。
庾巍嘴唇动了动:“可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谢渡眉眼含笑,温润坚定:“纵然数年过去,但我相信人的本性不会变。
所以,庾大人可愿意与我一同,为这天下的百姓寻条生路?”
半晌,庾巍点了点头,缓慢却坚定。
谢渡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替豫州百姓谢庾大人的赤忱之心。”
庾巍苦笑一声:“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若大人不提,我或许已忘了,如今该我谢您才对。”
谢渡玩笑道:“那日后,便与本官一同宵衣旰食吧。”
庾巍也笑:“定不辱命。”
回过头,谢渡看向沈樱。
沈樱托腮,一双美丽的眼睛无辜清澈。
谢渡笑了一下。
有时候,论观察人心的眼光,阿樱是真的厉害。
庾巍是他施行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一直在想用什么办法,让庾巍彻底归入他的麾下。
他从未想过能用七年前的事情说服庾巍。
像他们这样的世家子弟,背上扛着家族和责任,从来都只会动容于利益,不可能因着这种理由改变立场。
可沈樱却说,人心复杂,未尝不可一试。
这样的结果,再好不过。
第74章新政拿自家开刀
当日中午,招待了林汝靖与庾巍二人用饭后,终于等到了连夜赶来的陈郡郡守孟元磬。
谢渡喊着庾巍、林汝靖一起,在花厅接见了他,没去书房,也没带沈樱。
庾巍品出了一丝差别。
大约……这位孟郡守并不支持改革,谢渡也无意与他讨论细节,而是有别的安排。
果然,进了花厅,饮了半盏茶后,谢渡仍是好整以暇坐着,没开口。
孟元磬先坐不住,张口便是哭诉自己的为难:“谢大人,您所提的法子当然极好,下官也有心为您鞍前马后,只是陈郡的情况您了解,并非下个一人说了算,实在是没法子,还请您体谅一二啊。”
谢渡抬眸,淡淡道:“孟郡守的意思本官明白,但凡改革、变法等等,总是阻力重重,但总不能因着困难,就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