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若贱籍同样征税,他们恐怕没有足够的钱财。
再者说,商户走街串巷,不易排查,若要征税,恐怕不易。”
他说的委婉,实则是说几人的设想过于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容易激化矛盾。
谢渡不以为意:“这都不是问题,若世宦豪绅有意见,只管来找本官,本官有法子对付他们。
贱籍的户籍都归于主人家,自然有主人家来缴税。
至于商户,本官说了,到达一定规模者才需要征税,走街串巷的小贩有什么规模。”
庾巍嘴唇动了动。
谢渡大约猜得到他想说什么,干脆利落打消他的疑虑:“本官已经派人请了孟元磬。”
孟元磬,陈郡郡守。
谢渡的意思,是要陈郡也一同参与进来?
可陈郡最大的地主豪绅,便是谢家。
他是要先拿自家开刀?
迎着庾巍震惊的眼神,谢渡淡淡道:“天下土地至多者,以我陈郡谢氏为先,我会说服孟元磬,和你们一同改革赋税,由我谢氏率先纳税,如此一来,庾大人还有什么顾虑?”
庾巍没料到他能做到如此地步,竟以自家的利益为饵,做成这件大事。
当即心悦诚服:“若有谢氏牵头,这些小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下官一定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为大人完成此事。”
不料,谢渡神色肃然,定定道:“庾大人错了,此事不是为我,更不是为了陛下为了太后,而是为了天下百姓。”
庾巍愣住。
谢渡倏地叹了口气,问他:“你可还记得,上个月圣旨上写,司天台测出来今岁大寒。”
庾巍颔首:“正因如此,圣上才欲至洛阳避寒。”
谢渡道:“豫州距京都不过八百里,气候相仿,若京都大寒,豫州定有大灾,恐怕今年冬天,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庾巍叹了口气,沉默了。
每有天灾,百姓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
为官一方,没人愿意看到这种情形,但却没什么好办法。
谢渡轻声吟了首诗:“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白乐天这首诗描绘的景象,如在眼前。”
庾巍有些难过,叹息:“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人力岂可胜天。”
谢渡:“有粮有钱,人力便可胜天。”
庾巍蓦然明白过来,“赋税改革。”
按照谢渡方才的设想,今秋征税主要是面向各大世族,以他们兼并的土地、人口数量,今年能征上往年数倍的税额。
除却上交国库外,豫州库也能留下许多钱粮,足以让豫州安稳度过今冬最冷的时节,其他时候再熬一熬,大多数百姓至少能留下一条命,不至于在寒冬里冻饿而死。
谢渡颔首:“改革赋税,是应对天灾唯一的法子。
只有从这些世族地主们手中把钱粮收到官府手中,官府才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救灾赈民。
所以庾大人,今年这个赋税改革,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一定要做成。”
他语气冷冽:“就算是明堂下诏,也绝不可停。”
庾巍心情很震撼。
他本以为,谢渡冒着得罪天下士绅的风险,一心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是为政绩,是为官声。
总归有所求,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