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解决问题的七种方法 > 第八章 方法一对成功自然来(第1页)

第八章 方法一对成功自然来(第1页)

做问题的终结者

说到底,方法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工作中、思想中的各种问题,解决如何成功及成功过程中的问题。

我们寻找方法,就是为了让问题终结,让问题不再纠缠我们。通过有效、对路的方法,让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我们时常遇到各种让我们心烦意乱、百思不得其解的心理问题,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一种正确的方法,那便如找到了能将愁绪立马斩断的快刀,就像将山洞的阴霾一扫而光的一缕阳光;我们也可能一直在为如何成功绞尽脑汁、不知所措,甚至怨天尤人,但如果我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种正确方法,就如同找到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一句坐拥无数宝藏的阿里巴巴的神奇咒语。

终结问题正是我们找方法的目的。

台湾有个年轻人,适逢兵役年龄,抽签的结果,正好抽中上上签,就是参加最艰苦的兵种——海军陆战队。年轻人为此整日忧心忡忡,几乎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深具智慧的祖父,见到自己的孙子这付模样,便寻思要想个方法,好好开导他。

祖父便问:“孩子啊,你在担心什么呢?”

年轻人回答道:“不知我这一去会遇上什么事情,会有什么后果,我担心!”

祖父微笑着说:“孩子啊,没什么好担心的。当了海军陆战队,到部队中,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内勤职务,另一个是外勤职务。如果你被分派到内勤单位,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年轻人问道:“若是被分派到外勤单位呢?”

“那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本岛,另一个是分派外岛。如果你分派在本岛,也不用担心呀!”

年轻人又问:“若是分发到外岛呢?”

“那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后方,另一个是分派到最前线。如果你留在外岛的后方单位,也是很轻松的!”

年轻人再问:“若是分派到最前线呢?”

“那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站站卫兵,平安退伍;另一个是会遇上意外事故。如果你能平安退伍,又有什么好怕的!”

年轻人还是不放心,问:“若是遇上意外事故呢?”

“那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受轻伤,可能送回本岛;另一个是受了重伤,可能不治。如果你受了轻伤,送回本岛,也不用担心呀!”

年轻人最恐惧的部分来了,他颤声问:“那……若是遇上后者呢?”

祖父终于大笑了起来:“若是遇上那种情况,你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倒是我要担心,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场面,可不是好玩的喔!”

年轻人一听顿时觉得全身一轻,仿佛卸下了一副千斤的担子一般。听了祖父的最后一句话他反觉得不好意思了——“是啊,要是我真的发生什么不幸,我是一了百了了,但真正难过的是家里人呀!”

年轻人忧虑的是参加最辛苦、最危险的兵种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祖父正是抓住了孙子的心理症结,知道他的忧郁来自不加分析的担心。如果要分析祖父的对问题的处理方法,可以算是“穷举法”。就是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具体地分析一遍,分析每一个阶段的可能性,每种可能性的后果。结果,一经分析,所有担心灰飞烟灭,所有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也许有人会说,心理的问题只要听一听、学一学,多少都能让自己有所收获,多少有所裨益,因为这毕竟是凭心理调节、个人思考就能办到的事情。但如果想发财,想做生意,光有办法可就难了,必须得有本钱或是权力背景,而且最好是有大本钱、大背景——总不能空手套白狼吧?

事实上,很多时候,本钱、背景的问题也不是问题,只要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就能调动各种资源,为我所用,让这些问题不再是问题。

在大陆的排行榜上,一度成为首富的国美董事长黄光裕正是一个善于利用“别人的资源”为自己谋福利的个中高手。

黄光裕的过人之处在于借钱。有人借了没钱不还,有人却借成了中国首富。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黄光裕却以105亿元的资产成为胡润“2004年中国富豪榜”的首富。黄光裕,这个农民的儿子,用18年的时间成功打造出国美电器这台印钞票的机器。平均每天黄光裕的口袋中就会被塞进159。8万元。

“黄光裕有着惊人的财技”,这是对黄光裕成功之道的普遍看法。成功总有方法,黄光裕获取财富的秘诀就是借别人的钱成就自己的事业。

借还本付息的钱——银行的钱

黄光裕借的第一笔钱来自银行。1986年,年仅17岁的黄光裕与长其3岁的哥哥黄俊钦带着4000元钱从家乡广东汕头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因不满当地人“轻易承诺疏于兑现”的特点,转战北京。黄光裕兄弟用从银行借来的3万元贷款承包了位于北京宣武区珠市口东大街的国美服装店,敏锐的黄光裕意识到家电行业市场空间更大。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诞生。

借助别人的力量成就积累自己的财富似乎是黄光裕与生带来的本能,在国内还处于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黄光裕已经开始懂得借助媒体的力量。为了促进产品的销量,黄光裕在《北京晚报》中缝打报价广告。此举在当时北京商家中还是头一家,其后不少商家也开始模仿国美,《北京晚报》的中缝广告也变得热闹起来。

在当时,商家普遍以倒买倒卖抬高售价,以图在短时间内获得暴利。而黄光裕经营国美电器却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销售策略——以市场上最低的价格将商品卖给消费者,坚持零售薄利多销。这一策略后来成为国美立业之本。

报价广告登出后,国美电器生意异常地好,“所有存货一卖而光”。黄光裕乘胜追击,开始滚动发展,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美”、“亚光”、“恒基”……至1993年,黄光裕的连锁发展趋势初步成型,银行的3万元贷款这个“金鸡”到这时候已经为黄光裕生下了好几个金蛋,他的小店数量已经达到七八家。

借还本不付息的钱——厂商的钱

做大了的国美电器开始不满足于从银行借需要支付利息的钱,有没有不需要成本的借钱方式呢?黄光裕想到了向生产厂商“借钱”。零售大卖场善于“欺负”供货商是众所周知了,但是在家电大卖场中,黄光裕的“借钱”手段依然是最厉害的。

对比国美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苏宁,国美每年从上游厂家中获得了20。33亿的周转资金,而苏宁每年还要自己掏腰包。国美在用别人的资金壮大自己,而苏宁不得不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

华夏证券分析师指出,尽管苏宁电器在毛利率上只比国美电器少0。05%,但净利润却比国美电器少60%多。这就是黄光裕借鸡生蛋的杰作。

借不需还本付息的钱——股民的钱

哪里有借钱不需要还的地方?那只有资本市场了。黄光裕在中国鹏润上的交易使得他一夜之间成为中国首富。2004年6月,黄光裕让市值只有2亿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鹏润,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用88亿元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这项收购之前,胡润认为黄光裕所有财富仅仅为46亿,而此次交易,黄光裕仅是拿出了22个城市的国美电器的65%权益,市盈率高达48倍。

国美曲线上市后,黄光裕借助利好消息刺激,4个月内两次配售部分套现,3次减价后以每股3.98港元在市场出售,成功为黄光裕套现近11。94亿港元。2004年12月,国美第二次配售,以每股6。25港元的价格,配售2。2亿股,黄光裕再次大笔套现13。75亿港元。短短几个月,25。69亿港元被装进了黄光裕口袋,黄光裕本人在国美电器的持股量也由74。9%降至65。5%。

在连续套现20多亿元并有意将原有鹏润地产业务卖出后,黄光裕先成立国美置业并投资8亿多元北京丰台买地,现在又有意将新地产公司再上市并成为新的融资工具。黄光裕表示国美集团的地产业务将“努力争取”明年在香港或新加坡上市。

而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的黄光裕,下一步要借已经不再局限在资本上了。黄光裕要借的是人才,他表示,“包括国美未来的CEO,我都在寻找。”“这些人选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不会有地域和国籍限制,就像国美开店没有限制一样!”只要能为我所用,黄光裕将不拘一格用人才,而不是仅把眼光放在国内,放在家电零售业,放在国美内部。

不要为问题发愁,有问题自然有解决的方法——船到桥头自然直。有了方法,很多问题都不再成为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