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泰山也不是一开始就有如此巍峨。要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要成就伟业,也必须从小事做起,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是这个道理。
从最容易、最有把握的事情做起,先摘好摘的果子,让自己尝到甜头,树立信心,也让自己先填饱了肚子去摘难摘的果子。这并不是投机取巧,也不是避重就轻,而是一种做事的策略。当我们在摘取了一定数量的好果子之后,心里自然会建立起一种信心,有了信心就会实现更大的目标,进而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解决更大的问题,挑起更重的担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由易到难地做事,能使我们熟能生巧,掌握更多、更有效的做事方法。越到后面,我们就能够游刃有余,把类似的事情做得更好,也就有余力去创新、扩展。这为我们以后在遇到难度更大的任务时,就能信心倍增,沉着应付,把事做得有板有眼,不失方寸。
很多刚从学校毕业的业务新手,一到公司,就想做出巨额的销售业绩,一举成名。当然有这种上进的想法固然是好事情,但由于受社会经验、专业知识、销售技能等因素的制约,一个业务新手要马上单独运作和管理好一个县级或者市级市场甚至更大区域的市场,难度很大。业务新手刚刚接手业务时,只有从简单做起,从容易做起,踏踏实实地做点成绩来,才会不让客户小瞧你,让主管相信你。饭在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如果有了宏大的目标,而不去专心地去做每一件,是很难取得大成就的。所谓大成就就是由很多小成就累加起来。没有小就成,也就谈不上大成绩。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生命不是短程赛跑,没有人能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就像野地里的百合花不会提前绽放。哪一座金字塔能用一块石头在一朝一夕砌成,哪种伤口不是渐渐复合痊愈呢?如果你能倾注你所有的力量,没有任何一条路会显得太遥远。正如胚芽通过力量的积蓄最终钻出地面一样,竹子需要在地下长4年才长到地上,然后又通过几年,才能成为有用之竹。举重者刚开始练习举重的时候,通常是先从他们举得动的重量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慢慢增加重量。高明的拳击经纪人,都是为他的拳师先安排较容易对付的对手,而后逐渐地使他和较强的对手交锋。我们可以把这一原则应用到任何一个地方,这个原则就是先从一个易于成功的对象开始,逐渐推展到较为困难的工作。
你必须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渐地远离平庸,才能拥有辉煌而壮丽的人生。
马丁·路德·金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贝多芬谱曲、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来打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
桑布恩先生是一位职业演讲家,他曾经有一位优秀的邮差(弗雷德)给他提供最好的服务。在全国各地举行的演讲与座谈会上,他都拿出这位邮差的故事与听众一起分享。
“我的名字是弗雷德,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你表示欢迎,介绍一个我自己,同时也希望能对你有所了解,比如你所从事的行业。”弗雷德中等身材,蓄着一撮小胡子,相貌很普通,尽管外貌没有任何出奇之处,他的真诚和热情通过自我介绍溢于言表。
桑布恩收了一辈子邮件,还从来没有见过邮差作这样的自我介绍,这使他心中顿感温暖。
当弗雷德得知桑布恩是个职业演说家的时候,弗雷德希望最好能知道桑布恩先生的日程表,以便桑布恩不在家的时候可以把信件暂时代为保管。
桑布恩先生表示没必要这么麻烦,只要把信放进房前的邮箱里就好。但弗雷德提醒道:“窃贼会经常窥探住户的邮箱,如果他们发现邮箱是满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他们就可能为所欲为了。”
所以弗雷德建议只要邮箱的盖子还能盖,他就把信放在那里,别人不会看出桑布恩不在家。塞不进邮箱的邮件,他就把信件搁在房门和屏栅门之间,从外面看不见。如果房门和屏栅门之间也放满了,他就把剩下的信留着,等桑布恩回来。
弗雷德的故事,曾经打动了一个灰心丧气、一直得不到老板赏识的员工。他在给弗雷德的信中表示,他的榜样鼓励了自己坚持不懈,做他心里认为正确的事,而不计较是否能得到承认和回报。
我们相信,在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里,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都应该是杰出和优秀的。
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创设了“弗雷德奖”,专门鼓励那些在服务、创新和尽责上具有同样精神的员工。
弗雷德和他的工作方式,对于今天任何想有所成就、脱颖而出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最适用的象征。
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些琐碎的工作,没有必要那么认真。其实不要小看它们,更不要敷衍了事,因为人们是通过你的工作来评价你的。如果连小事都做得很潦草,别人还怎么敢把大事交给你呢?
认真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只有在做好了每一件小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我们才能够顺利完成那些重大的任务。每一个人积累经验的过程,都应该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从中得到经验。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也是从能够入手的小事开始,这不仅是一个条理清晰的过程,还能够让你从小事的成功中激发出信心来,让你成为更坚强的人,可以培养你的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精神。
创新——方法的升华
成熟、老套的办事方法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可以使人少犯错误,也少却了很多麻烦,但这种循规蹈矩的人,探索不到人生的精彩,也就谈不上会对人生有大的改变,并且长期采用老套的方法难免会让人产生依赖情绪,甚至逐渐丧失进取心。同时,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单一不变的方法肯定会受到挑战,遇到阻力,变成一根“鸡肋”。因此,我们应当因时因地对工作方法加以改进。有创新,才有发展,一旦你有了创新,那么你就迸发出无穷的魅力,成为一个受尊重、受欢迎的人。
今天广受欢迎的《生日歌》就是一个通过创新,化平凡为神奇的例子。
19世纪末年,在美国的一个小城镇里,有一对亲如手足的姐妹,每天早上,妹妹希尔和姐姐米尔彻特都会照例互致问候“祝你早安!”(Goodmorningtoyou)。姐妹两人都是都富有音乐修养的教师,她们彼此的对答不像日常语言那样的平直,而是根据语言的节奏和声韵,把它们音乐化了,实际上就变成了两个有起有伏上下对应的乐句。
一天,姐妹两人突发奇想:“何不把咱们早晨的请安发展成一首曲子呢?”她们把早晨的问安衍化成了一首简单的曲子,名为《祝你早安!》,并在报刊上发表。但一开始,人们还体味不到它的魅力,对它的反应很淡漠,没有多少人唱它。后来,姐姐米尔彻特又另出新意,改换了它的歌词,修改了它的曲调,以《祝你生日快乐》(Happybirdaytoyou)作歌名,于1893年定版,重新发表。
这一改,一下拨动了人们的心弦,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人们觉得它通俗亲切,好听易唱,人们一下就喜欢上了它,几年间便传遍美国。接0着又飘洋过海到其他国家,越唱越火,愈传愈远,遂成为一首全世界最流行的歌曲,成为国际通行的生日歌。
今天辉煌灿烂的NBA,并非一开始就这样牵动人心、日进斗金,而是经过50多年的一代代NBA球员和商业高手们的不断创新、发展。对篮球规则的创新、球员技术的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等贯穿于NBA的发展的始终。
保罗·阿里金是篮球史上,特别是NBA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一些篮球技术已经显现出现代篮球技术的雏形和发展趋势。50年代初期的篮球赛和我们今天看到的NBA完全不同。那时进攻节奏缓慢,队员多是双手胸前投篮。1950年~1951年赛季,阿里金跟随费城勇士队加入NBA比赛,他的跳起投篮被誉为篮球场上的“新式武器”。第二年,这位身高1。94米的小伙子便以平均每场得分25。4分的战绩夺得了NBA“得分王”称号,当时NBA中只有为数很少的人能够掌握跳投这种新技术动作。
阿里金的投篮不但能够跳起,而且命中率还不低。他还可以很自如地控制球,可以在跳起时有一定的滞空时间,另外他还是一个非常难缠的防守专家。因此他得到一个“能干的保罗”的外号。在当时的NBA,他就是一个原始版的“飞人乔丹”。
80年代的詹姆斯·沃西尤如一股强劲的旋风窜天而起,然后像闪电一样直劈篮筐。在那个时代的洛杉矶湖人队里,这是最让观众发狂的场面。如果没有沃西的冲锋式扣篮,“魔术师”约翰逊的神奇传球就会减色一半。
NBA的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他在NBA的20年的征战中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摞至高无上的纪录。特别是他那优雅犀利的侧身勾手投篮更成为NBA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天钩”的雅号在全世界的篮球爱好者中人人知晓。
90年代“飞人”乔丹又将篮球技术带入了一个新境界。这位仅有1。98米的篮球奇才的凌空飞翔,将篮球带入了一个梦幻和神话的境界,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传神地表达这位巨星在篮球场的所作所为。如果说当年张伯伦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篮球之神,那么用“大鸟”伯德的话说“乔丹就是穿着芝加哥公牛队23号球衣的上帝本人!”
经过一代代球星们的创新,篮球才迸发出了今天无穷的魅力。而我们做任何事业也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有发展。特别是在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去创造性地工作。我们走入一个单位常常会听到老板会说这样一句话:“用你的脑子去工作,而不是用你的手。”正是这句话激发出了我们无穷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使我们每每遭遇困境的时候,总能柳暗花明,生机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