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做人的人 > 第一章 做人要学会转弯(第3页)

第一章 做人要学会转弯(第3页)

李嘉诚也明白,要抓住这个机会,难度实在太大。但他不愿眼睁睁看着它失之交臂,决心搏一搏。

于是,他进行了分工,由自己负责向银行贷款,其他人分别负责厂房、设备和员工培训事宜,四项工作同时进行。他表示,为了抢时间,不要怕“出血”,租用的厂房装修难度越小越好,贵一点倒无妨;还可以向社会急招熟练员工,工资高一点倒无妨;设备却要最好的。

李嘉诚率领全公司,全力以赴,24小时轮番作业,终于在七天内建起一座新工厂,并如愿以偿地跟那家北美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他的事业也由此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商场争利就像战场争锋,“兵以正合,兵以奇胜”,在多数时候,要追求“堂堂之阵,凛凛之威”,先营造胜势,再追求胜利,也就是说,凭实力取胜。但是,遇到重大机会时,却不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值得冒险时,仍须放手一搏。

很多人把自己无所成就的原因归结于没有遇到好机会。也许确实如此。但没有遇到好机会不等于没有好机会,好机会天天都有,坐在家里等不来,还要自己费心去寻找。你有真知灼见,藏在心里,别人就不知晓;你有盖世才华,从不显露出来,别人怎么会重用你?只有努力展示自己,才可能获得更好的机会。有时候,还需要跳起来,去争取那些好像不属于自己的机会。

晋献公时,东郭有个叫祖朝的平民,上书给晋献公说:“我是东郭草民祖朝,想跟您商量一下国家大计。”

晋献公派使者出来告诉他说:“吃肉的人已经商量好了,吃菜根的人就不要操心吧!”

祖朝说:“大王难道没有听说过古代大将司马的事吗?他早上朝见君王,因为动身晚了,急忙赶路,驾车人大声吆喝让马快跑,坐在旁边的一位侍卫也大声吆喝让马快跑。驾车人用手肘碰碰侍卫,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多管闲事?你为什么替我吆喝?”侍卫说:“我该吆喝就吆喝,这也是我的事。你当御手,责任是好好拉住你的缰绳。你现在不好好拉住你的缰绳,万一马突然受惊,乱闯起来,会误伤路上的行人。假如遇到敌人,下车拔剑,浴血杀敌,这是我的事,你难道能扔掉缰绳下来帮助我吗?车的安全也关系到我的安危,我同样很担心,怎么能不吆喝呢?现在大王说‘吃肉的人已经商量好了,吃菜根的人就不要操心吧,假设吃肉的人在决定大计时一旦失策,像我们这些吃菜根的人,难道能免于肝胆涂地、抛尸荒野吗?国家安全也关系到我的安危,我也同样很担心,我怎能不参与商量国家大计呢?”

晋献公召见祖朝,跟他谈了三天,受益非浅,于是聘请他做自己的老师。

祖朝不过是一个平民,跟高官厚禄相距遥远,好像没有什么受重用的好机会。但他主动跳起来,跳得高高的,让人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才能,他就得到了机会。

激活死脑筋:

很多有才能却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为什么要呆在那里等别人来发现自己、重用自己呢?何不跳起来抓机会呢?这个道理,就像你有一件珍宝,想卖出去,既然没有人上门求购,就只有自己主动上门推销。在买方卖方之间,必有一方主动。既然别人不主动,自己何不主动一点呢?

智慧要灵活用

周亚夫是汉朝开国将军周勃的儿子,可谓名将之后,他通晓兵法,善于治军,也可算得上是一代名将。

公元前158年,匈奴骑兵分两路入侵,前锋直逼太原郡,当时长安的军事布置是:祝滋侯徐厉胜守渭北棘门;宗正神礼驻守霸上,以周亚夫为将屯兵细柳。

汉文帝是一位节俭谨慎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为了慎重起见,他亲自到西军和北军去视察,所到之处,无不倾营出动,候迎天子。文帝看到这种情景,深为忧虑,真不知一旦匈奴袭来,他们如何对敌。但等到了周亚夫军中,情况则完全不同了。

只见军吏士卒都手拿利刃、身披铠甲,弓弩上也搭着箭枝。天子的先进官来到营门,立刻被军士挡住,无法进去,便对守营门的军吏说:“天子即将驾到了!”

守卫营门的都尉却说:“军营中只听将军的号令,不闻有天子的诏命,将军曾经严肃告诫过。”

过了一会,天子的的车驾到了,但军吏仍不开门,文帝无法,只好派人拿着天子的符节去见周亚夫说:“天子要亲自劳军。”

周亚夫这才传命打开营门。军营中任何人的车马都不能奔驰,违命者斩。于是,天子只得让人按着马缰绳慢慢地前行。等到了营内,周亚夫也并未跪拜迎接,他身穿盔甲,对文帝长揖道:“臣甲胄在身,不能下拜,请以军中之礼相见。”

汉文帝终于被周亚夫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他起身扶着车前的横木,改变了原来严肃的面容,并派人向周亚夫称谢说:“皇帝恭敬地慰劳将军。”慰劳完毕,天子的车马就离开了。

其实,文帝虽然知道周亚夫是刚正廉洁,但也隐隐地觉得他做得过分,毕竟自己乃堂堂一国之君,觉得皇帝的尊严受到了损伤,虚荣心多少受到了一点刺激。

汉景帝初年,晁错创议削藩,使早就图谋不轨的吴、楚等七国联合叛乱。危机之时,汉景帝找出周亚夫,授他太尉之职,要他指挥军队前去平叛。周亚夫既未推辞,又未谦让,只是接受任务,认为理应如此。

周亚夫只知谋国,不知谋身,终使梁王刘武怨恨。因此,梁王每逢入朝,经常与母亲窦太后说起周亚夫,极尽中伤诬陷之能事。窦太后听信了梁王的谗毁,经常向景帝说周亚夫的坏话。周亚夫自知受人猜忌,也还知趣,就上书称病辞官,景帝也不挽留,任他辞退。

几天过后,突然有使者到来,叫他入廷对簿。周亚夫一听,就知末日已到,但还不知犯了什么罪。

等周亚夫到了廷堂,问官交给他的一封信,周亚夫阅后,全无头绪。原来周亚夫年老,要准备葬器之类,就让儿子去操办。买了五百副甲盾,原是为护丧使用,又有许多朝廷使用的木料等,可能是周亚夫的儿子贪图便宜,买了下来,又未给钱,使得佣工怀恨上书诬陷。景帝见书十分恼怒,正好借机找茬,派人讯问。周亚夫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无从对答。问官还以为他倔强不报,就报告了景帝。景帝怒骂道:“我何必一定要他对答呢!”就把他交大理寺审讯。

大理寺当堂审讯,问道:“你为什么要谋反呢?”

周亚夫说:“我的儿子所买的东西全系丧葬所用,怎能谈得上谋反呢?”

问官无话可说,但又知皇上欲置其于死地,必须找个借口,于是发出了石破天惊之判词:“你就是不想在地上谋反,也想死了以后在地下谋反!”

周亚夫一听,完全明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再也无话可说。周亚夫就这样被关入狱中,五日不食,绝食而亡。

周亚夫毫无过错,只因过于刚正,不善通权达变就触怒龙颜,死得真是莫名其妙!

激活死脑筋:

为人处世,要审时度势,善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应变,不拘泥于成规,不怕装傻充愣,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通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动静自如,不为突发的事变所震慑。遇到复杂难解的问题,若一味思想僵硬、守旧,而不根据事情的变化有所改变的话,必然要追悔莫及。

不动就没机会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千秋万代这样地流传着: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道很高很高的墙,墙里面到底是什么,谁也不得而知,只是人们对它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神奇的幻想和传说。

一天,一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来到了这道高墙唯一的门前,门旁耸立着一尊巨人,身高一丈开外,横眉竖目,执戟而立,威风凛凛,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令人望而生畏,畏而却步。这位青年战战兢兢地走到门边,小心翼翼地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