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小节,在有些人眼中,这种人可爱,有个性,有前途,是干大事的人;而对更多人来说,是无法忍受这种随随便便、大大咧咧。他们本人对待这些小节,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还振振有辞说道:男子汉大丈夫不拘小节。言外之意就是:你不要老揪住我的那些小毛病、小错误不放,我是有大志向的人。
其实这是对孔子所说的“大行不拘小节,大礼不辞小让”这句话的误解,实际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朱熹早就指出:这是强调人要先立大节,大节立住了,小的方面或者有些未尽合理,也没有什么妨碍。
很多人往往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故意歪曲这句话。拿这句话当作一个幌子,到处招摇撞骗,说自己是有大志向的人,是不注重一些小的细节的。这是在为自己寻开脱。小节,实在不能不在乎。
有一次,孔子在路上遇到齐国的程本子,两人一见如故,掀开车帘谈了一整天,最后孔子还要让子路拿布匹送给程先生。子路很不高兴地说:您不是说,君子不在大路中间与人见礼,女子没有媒聘不与人通婚吗?孔子说:像程先生这样的人是不容易碰到的,所以这些小节不必固守。
这已经是再明白不过了,孔子讲“不拘小节”,不是让人不分时间、场合、对象的“不拘小节”。如果不分时间、场合、对象,仍然我行我素,持才放旷,其结果可想而知。三国中杨修倒是“不拘小节”,可是他没认清眼前的曹操不容他这样,还是那样过于自负,不过主臣之礼数,屡屡触怒曹操,结果,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讲时间、场合、对象的“不拘小节”,就是要求人要学会应变、善变。事物是处于永远不停地发展变化之中的,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环境在变,时势在变,事态在变,生活在变,千变万化,尤其是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更需要人们学会应变,善于应变。山不转路转,路不转水转,水不转人在转。如果一味地陈规墨守,势必被社会淘汰。
相传战国时代,鲁国有一个儒生叫尾生。他与一女子相互倾慕已久。终于有机会相约一处,倾吐爱慕之情,相思之苦。约会地点定在一条干涸河道的桥下。尾生提早到达,约定的时间已过了,那女子还没来,这时下起了瓢泼大雨,河水暴涨,那女子还是未来践约。尾生坚守信约,抱桥柱而不去,直至淹死。
这真是个感人肺腑的忠于爱情的故事,但悲剧本不应在此上演,原因就是尾生太不灵活,认为走出桥下便失去了信义。岂不知事情是变化着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女子失约,况且抱桥而死也并非女子所愿。这种守信和忠诚其实是愚忠,应当克服。世上本没有规矩,规矩是人发明的,如政策法令道德规范等,一旦形成,便有了相对的稳定性,而事物是处在永远不停的变化之中的,所以人应相机而动,不应为死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应当认为规章是为人制定的,是为人服务的,而不能过分束缚人性。
激活死脑筋:
现代社会更是一个复杂变化的社会,处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拘小节”,应变、善变,但又不能不“拘小节”,因为社会的复杂性随时可以使你坠入无底深渊,我们不得不谨慎,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拘小节”。
不要被命运吓倒
当我们为渴望已久的东西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心血,却发现自己依然与它失之交臂的时候,我们便常会想到命运。
命运,一种神秘莫测、若有若无的力量,总是在同我们的执著做着无休止的人生游戏。它就像一个无情的指挥棒,全然不顾我们的喜好,把我们推入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危险的领域,让我们的生命起起落落。它又是张大网,我们被束缚其中,苦苦挣扎,刚刚感到有些光明,有些希望,却又立刻被它毫不费力地拉了回来。
在命运的面前,我们能说什么?无奈、叹息、愤懑,抑或是坦然、平静?
当你历经艰难险阻,却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到达目的地,反而迷失在路途上时;当你夜以继日地苦读,却总是与理想的学校无缘时;当你辛辛苦苦,兢兢业业的奋斗换来的却是一无所有时;当你愿意赴汤蹈火、一生相守的他毅然决然地离你远去时;当你被突然而来的灾难砸得麻木,几乎没有知觉时,你是否感到了命运朝你做出的狰狞鬼脸?
而当你获得了意外的财富,比如无心而赢得一笔大奖,比如得到丰厚的馈赠,比如突然间,由一只“丑小鸭”变为翱翔在天空的“天鹅”时,你是否觉得命运实在是一个奇妙的精灵,向你现出美丽的微笑?
没有一个人能在完全的好运中度过一生,每个人都会遇到坏的命运,都需要面对灾难,只是我们对它的态度不同罢了。
记忆中有很多不敢向命运说“不”的人。伟大的诗人陆游,对于自己深爱着的唐婉,对于他们的幸福婚姻,没敢坚持抗争到底,只因自己母亲不喜欢唐婉,陆游就将自己爱人的幸福,将自己的幸福交给了无情的东风。陆游在向命运低头的同时,也离他的快乐远了更多。尽管他后来明白了这一点,但一切都已晚矣,偌大的沈园,只剩下诗人的叹息:“错!错!错!莫!莫!莫!”
虽然我们后人因此而得到两首凄艳哀婉的人间绝唱,但这比之两颗彼此相爱的心所受的煎熬,实在让人不忍卒读。我们更愿意用两首,或者更多首的诗,去交换他们的美满爱情。因为,美满的爱情本来就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选择“认命”的时候,其实是想逃避现实,因为我们觉得,将要面对的是沉重的压力,可是我们忽视了,在“认命”的同时,我们就已给自己背上更沉的包袱,而且这种包袱,随着岁月的流逝,会更使你感到窒息。躲避了一时,又怎能躲过一世?
记忆中也有很多敢于向命运说“不”的人。为我们熟知并景仰的音乐家贝多芬,就经历了非常不幸的命运,正当他的音乐创作进入成熟期时,他的听力急剧衰退,五十岁左右,他就再也无法听见自己的音乐了。一个聋子和音乐,几乎是无法想像的组合。很多人都为贝多芬感到惋惜,但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凭着自己对音乐的挚爱,用心去聆听、去感受音乐,终于创作出了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这些音乐,是用生命谱就的,它象征着贝多芬在命运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也象征着人类在命运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对于命运的不屈从,是对于音乐的挚爱,让贝多芬征服了命运,创造出奇迹。
激活死脑筋:
我们选择“抗拒”的时候,就选择了艰难,这种艰难虽然强大,但你一旦选择了它,它就已经开始脆弱了。因为,只有不敢去碰的刺蜇人才是最疼的,就像只有不敢走进的黑夜才是最黑一样,这有心理的作用,但也是事实。
命运如此,艰难挫折也是如此。
不必太较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也容不下,就会把自己封闭和孤立起来,失去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
提倡对某些事情不必太较真,可以“敷衍了事”,目的在于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我们认为值得干的一些重要事情,这样我们成功的希望就多一分,朋友的圈子就能扩大几分。
做人不能游戏人生,玩世不恭;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也容不下,就会把自己封闭和孤立起来,失去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桌面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是凸凹不平的黄土高坡;居住的房间看起来很干净卫生,一旦等阳光射进窗户,就会看到许多粉尘和灰粒弥漫在空气当中。如果我们每天都带着放大镜和显微镜去看一切东西,恐怕世上没有多少可吃的食物,、可以喝的水、可以居住的环境了,只好生活在真空里了。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看别人,世上也就没有美了,人人都是一身的毛病甚至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了。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人活在世上难免要与别人打交道,对待别人的过失、缺陷,宽容大度一些,不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可以求大同存小异,甚至可以糊涂一些。如果一味地要“明察秋毫”,眼里揉不得沙子,过分挑剔,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去论个是非曲直来,整个输赢来,这样别就日渐疏远你,最终自己变成为孤家寡人。
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者,无不是具有海纳百川的雅量,容别人所不能容,忍别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赢得大多数人。他们或大而不拘小节,善于从大处着眼,从长计议而不目光短浅,从不斤斤计较,拘泥于琐碎小事。
多数人仅仅是在一些小事上较真,例如,菜市场上,人们时常因为几角钱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肯相让;至于一台电视两千元和两千一百元的一百元差价,人们经常就会忽略掉,不去较真。
要真正做到不较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有为顾客总是抱怨他家附近的超市的女服务员整天沉着脸,谁见她都觉的好像自己欠他二百吊钱似的。后来他的妻子打听到这位女服务员的真实情况。原来他的丈夫有外遇,整天不着家,上有老母瘫痪在床,下有七八岁的女儿患有先天的哮喘,自己也被下岗了,每月只有二三百元的下岗工资,居住在一间12平米的小屋,难怪整天她愁眉不展。明白至此,这位顾客再也不计较她的态度了,而是要想法去帮助她。
在公共场所,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也用不着去动肝火,其实也不值得去生气。素不相识的人不小心冒犯了你可能是有原因的:也许是各种各样的烦心事搅在一块了,致使他心情糟糕,甚至行为失控,偏巧又叫你给撞上了……其实,只要对方不是做出有辱人格或违法的事情,你也大可不必去跟他计较,宽大为怀,不以为忤。假如跟别人叫起真来,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起来,冲个脾气爆,再弄出什么严重的事儿来,可真是太不值了。跟萍水相逢的较真,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跟见识浅的人较真,无疑是降低自己做人的档次。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里更不要较真,否则真是愚不可及了。在家人之间,老婆孩子之间哪里有什么大是大非、原则立场可讲,动不动搞得就像阶级斗争似的,都是一家人,何至于此吗?所以在家庭琐事方面不妨采取“绥靖”策略,以安抚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去和稀泥,当一个笑口常开的和事佬,乐天派。有位智者说,大街上有人骂她,他连头也懒得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短暂而宝贵,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快的事情去浪费时间呢?
激活死脑筋:
提倡对某些事情不必太较真,可以“敷衍了事”,目的在于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我们认为值得干的一些重要事情,这样我们成功的希望就多一分,朋友的圈子就能扩大几分。
正确地对待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