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张敞是一个高官,更是一个情种。他与妻子恩爱非常,还常常为妻子画眉,一时,在京师长安传为佳话。但有伪道学先生以此为“有伤风化”,竟向皇帝告了御状,想让皇帝摘下“道德败坏”的张敞的乌纱帽,以“匡正世风”。但皇帝并不听伪道学先生的使唤,他不仅未责怪张敞,反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画眉是夫妻间的事,我管不着。夫妻间还有比画眉更亲密的事儿,我也去管吗?”显然,这是在保护张敞夫妻的隐私。
朋友满腔忧愁时,找你倾诉和宣泄一番,这是他对你的充分信任。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最好做一个良好的聆听者,冷静地为他分析,帮他调整情绪,平缓一时的冲动。但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聆听之后,要尊重朋友,切不可泄露了隐私。
同样,当你碰巧获知朋友的隐私后,切莫将它做谈资,广泛散布。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一旦这层保护膜被你捅破之后,你将落个“小人”之名。所以,这时,宜采取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糊涂。
北宋时期,司马光在当朝时受人拥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诚信待人,别人有困难找他帮助或倾诉时,他总能为人保守秘密。当时,朝中有位大臣叫韩克,与司马光是好友。有一次,韩克的儿子偷了家里的银子去参与赌博,被发现后,韩克又是打又是骂,却起不了什么作用。在苦恼之余,他去找司马光,希望司马光能为他想点办法。
司马光诚恳地聆听了韩克的倾诉之后,教了他一个办法。韩克听了很高兴,可是转念一想,家丑已被外人所知,心中顿有焦虑之念。
然而过了很久,韩克都未听到朝中大臣的议论及有关此事的影射之言,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在后悔惭愧之余,韩克更加信服了司马光,成了朝中司马集团的重要人物。
司马光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就很好地保守了秘密,不但帮了朋友的忙,还保守了朋友的秘密,最后使朋友为之信服,两人的关系由此又前进了一步。
曾几何时,人们把个人隐私当做“见不得人的事”,尤其朋友之间,若有什么尚未公开,就不够义气,就是没有诚意,以至于只有达到了“同吃、同住、同行、同生死”,才算够得上哥儿们,算得上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朋友之间亲如兄弟,无话不说,无事不公开,实际上并不尽然。首先,那些“亲密无间”、“融为一体”的朋友,已经失去了自我,而这当然决非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寄托在朋友身上,最终还要从朋友身上找回来的,因为自己毕竟是自己,朋友是不可能完全替代的。此外,再亲密无间的朋友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毕竟会有矛盾存在,所以朋友间一旦出现不合,那么越亲密就可能彼此伤害得越深。因为亲密的朋友之间“知根知底”,朋友“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不“清理门户”,就难除“心腹大患”。因此,朋友之间若出现内讧,那首先清理的,往往是曾经最亲密的朋友,而这与互相不尊重隐私权有直接的关系。
如今,关于钱的问题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敏感了。朋友之间,再亲密无间也不能让钱也亲密无间。西方人,朋友之间一般不问收入,除非对方主动告诉你。因为个人收入纯属隐私,不仅要尊重,而且要充分保护。一个人如果不想让朋友知道他的收入,自有其理由。有时候,朋友知道了反而对朋友有害。对于财产,如果认为“你的就是我的”,不这样,好像就不够朋友,那么,虽然也可能亲密一时,但最终一定会为钱而散,为钱而伤,为钱而亡,我们周围这样的事,隋发生的还少吗?
要想同朋友搞好关系,让朋友帮助你,就应当像尊重朋友的性隐私权一样尊重他的财产隐私权。决不能习惯性贸然地问朋友“有多少钱?”更不能有意无意地算朋友的经济账,并要求“拿来”或“他用”。
3.保持适度距离
亲密并非无间,注意把握友谊的度。友情就像弹簧一样,保持适度的距离,适度的拉伸和压缩,才会使之保持永久的弹性美。
人际关系的密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距离产生美”,不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百分之百。要懂得运用距离效应。
有节制有理智的交往才是正确的交友态度,朋友之间不能毫无顾忌。正如安全的地方,人的思想总是松弛的一样,在与好友交往时,你可能只注意到了你们亲密的关系在不断成长,每天在一起无话不谈。对外人你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之间没有秘密可言。”但是,毫无间隙的距离,往往会对你造成伤害。
张平和刘心两人在上大学时是好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的铁哥们儿。毕业后两人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大大咧咧的张平却依旧像以前那样,总是随意闯进刘心的房间,乱翻东西,躺在沙发上看足球赛,一看就是大半夜就像是自己屋一样。这一切都让刘心感到厌烦,但因为是老朋友了,刘心一直保留着对张平的忍耐。而张平也没意识到这样相处的危险,照样我行我素。有一天,刘心的妈妈突然生病住院,刘心赶回家取钱时,才发现柜子里居然是空的。这时张平来了,刘心看见张平身上穿着自己女朋友买的毛衣,心里又添了一股气,“柜子里的钱哪儿去了?”张平一点也没发现刘心脸色不对,懒洋洋地说:“女朋友过生日,我还没发工资,就拿你的钱请她吃顿大餐,买了条项链钱就没了!”刘心冷冷地看着他:“你凭什么不经同意就拿我的钱!”结果那天两人大吵了一通,彻底闹僵了,两个好到可以穿一裤子的铁哥们儿从此中断了联系。
张平错就错在对朋友太随便,要知道两个人即使关系再好,也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人,也有彼此不同的家庭生活,彼此之间还是要保持合适的距离互相尊重为好。
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度,如果你越过了这个度,非但不能增进彼此的友谊,反而会伤害双方,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因为毫无间隙的距离,往往会降低彼此之间的尊重,反而会破坏彼此的友谊。
那么,与朋友相交,怎样才算是合适的距离呢?要避免哪些伤害朋友感情的做法呢?
不要拿爱情的标准来衡量友谊
你不要希望你的朋友像妻子一样专属于你,爱情是越专一就越甜蜜,友谊则不一样。我们生活在大干世界里,友谊本来就是很多人的事,朋友多了苦恼会少,朋友少了苦恼会多。你应该看到这一点。你是这样,你的朋友也是这样。
健全的和不健全的友谊之间有一条细微的几乎模糊不清的界限。有些人往往无法区分健全的和非健全的友谊,过分地依赖朋友。要知道朋友并非父母,他们没有指导和保护你的义务,他们能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代替。
人说夫妻要相敬如宾,如此自然可以琴瑟和谐。作为朋友更要要“相敬如宾”、“保持距离”。
想要控制朋友的想法是愚蠢的
朋友间的友谊,需要两个人的共同维护、共同认可。有些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总喜欢对朋友指手画脚,不管朋友的想法如何,都要求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从不顾及朋友的面子和感情。虽然你可能是为朋友的利益着想,但你的态度会让朋友不乐意接受。作为朋友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是被某种心理上的压力所迫、被控制去做某事的,他就感觉很不舒服、很不愉快,一旦有一天他无法忍受,你们的友谊有可能中断。
朋友之情应浓淡相宜
处理好与朋友之间的距离,是一门处世的学问。与朋友相处该淡则淡、该浓则浓,这才是交友的真谛。
何谓“浓淡相宜”?简单的说,就是不要太过亲密,一天到晚在一起。“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尊重对方,这“礼”便是防止对方碰撞而产生伤害的“海绵”。
好友亲密要有度
有个人家里出了一点麻烦,可他并不想让别人介入这件事。有个朋友到他家,感觉气氛不对头,于是就不断问:“怎么回事?你家出什么事了?”这种“无微不至”地关怀,让人不堪忍受!搞得朋友很厌烦。
朋友相交,重要的是双方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和遇到困难时的互相帮助,而不是了解一些没有必要的东西。过密的关系一旦破裂,好友势必会成冤家仇敌。而现实生活中,牢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以密友相称的人为了证明和朋友关系的亲密,把当众指责朋友、揭露朋友短处看做是一种证明的手段,往往导致友人的不满。“朋友的形象是你们共同的旗帜,不论关系多么亲密,请你不要砍伐它。”
有些人自以为朋友和自己心心相印,说什么他都不会计较,就对他当面诉说你对他本人的不满。也许你的朋友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大度,则很有可能记恨在心,而伺机暗中布设圈套陷害你。因此,你在坦言之前,最好是认真思考一下这样做的后果,看对方是否能够接受,是否会产生逆反心理,是否感到你的行为过于轻率,是否会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友谊。当你发现对方心胸比较狭窄的时候,必须认真考虑对方有没有实施报复行为的可能性。
距离并不是情感的隔阂,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让友谊获得新鲜的空气。交友时,要把握好交往过程中主客体间的空间距离、心里距离,要考虑到双方彼此间的关系、客观环境的因素,给对方一定的空间。
4.精心建档,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