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这样教孩子跳绳 > 第八章 尊重换个方式与孩子相处(第3页)

第八章 尊重换个方式与孩子相处(第3页)

许多父母认为,给孩子提出要求,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通常会使孩子表现得更好。但是“表现得好”,并不等于孩子真的好。虽然孩子会在表面上顺从父母,表面上笑得乐开了花,但是他们却一点儿也不开心,因为他们觉得不自由。

许多父母可能会说,当我责备孩子或者打了孩子之后,他会很快平静下来,然后表现得更好。但孩子表现得好,是由于害怕而顺从、服从,他们会慢慢丧失安全感和自信,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只是一味地满足父母的期望。

无论父母在要求孩子服从时是多么温柔与和善,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种后果,这种后果也许在当时不会很明显,但是若干年后,孩子会明显缺乏自信心与判断力,他们容易灰心丧气,甚至可能出现自残的现象。被要求服从父母的孩子,他们难以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相反,他们可能会封闭自己的内心,并且试图运用命令的方式要求他人服从。

俄国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曾经说:“充满激情的人,能做大事的人,具有强烈情感的人,有强烈意识和个性的人,小时候很少是顺从听话的。”因此,孩子的表面服从,不是教育成功的表现,而是教育失败的前兆。

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会让孩子产生羞辱感和被孤立感,他们感受不到尊重与爱,因此也不会给予他人尊重与爱。当父母运用温柔的命令时,孩子常会感到困惑,从而对自己的感觉产生怀疑,并且努力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样,父母也会因为孩子表面的表现而错误地认为,这种命令与要求是对孩子有益的行为,从而陷入家教误区而不自知。

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成长起来,为了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个性,父母们应该从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的误区中走出来,不要被孩子表面的表现所迷惑。要运用正确的家教方式,为孩子营造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

第一,父母要正确认识孩子的年龄特点,明白孩子的辨别能力往往就是在这种自主选择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要适当地让孩子“自作主张”,让孩子有发展独立意识、锻炼正确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比如在买文具、衣服时,父母都不妨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挑选,只要不违背铺张浪费的戒律,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买什么。

第二,有时候即使孩子“自作主张”出现了失误,父母也不要呵斥、指责和禁止他以后自己做主。先帮助孩子总结之所以失误的教训,然后加强教育。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帮孩子分析情况、给予一些建议,启发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在必要的时候为孩子把关。这样一步步的,孩子的自主能力就会提高,就不需要父母因担心而操过多的心了。

第三,父母要明白尊重是相互的。父母并充分理解、善于听取孩子的合理主张,也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尊重他人意见的好榜样,孩子也就自然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了。当父母和孩子搞好亲子关系,也就不存在父母“压制”孩子而孩子“反抗”父母的现象了,一切都将会被“爱”取而代之。

068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爱好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一般来讲,如果孩子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父母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培养。但是,有些家长望子成才心切,过早地、主观地按自己的愿望教育孩子,不闻不问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爱好兴趣,强制他违心地去学,结果大多是半途而废,或者效果不佳。因此,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家长要全面考虑衡量,多听听孩子的意见想法,多和孩子平等地讨论、交流、沟通,选择一个合适的、准确的培养方向。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认识和接受这个世界首先是从兴趣喜好开始的。所有新鲜的事物都会令孩子们产生好奇和不同认识,也许在父母看来可能是错误的,也很容易和父母的意愿产生矛盾,这时,父母就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解决和处理,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旭旭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今年已经上初一了。以前每逢假期,爸爸妈妈都是把他送到奶奶或者姥姥家,因为两人太忙没法儿给他做午饭。这个假期,妈妈觉得旭旭长大了,应该更独立一些,就在刚刚放假的几天,教旭旭做了几样简单的饭菜,让他自己在家时不至于饿着没有饭吃。

谁知道,原来只是为了能让旭旭简单地对付一顿饭,结果他却从中发现了很多的乐趣,竟然喜欢上了做饭。只要有时间,旭旭就会抢着为家里人做饭,追着妈妈爸爸学这个、学那个,甚至还把妈妈多少年以前买的一本菜谱拿出来,有事儿没事儿就研究一番,还真的按照菜谱上备料、动手操作。

起初,爸爸妈妈没有把这当一回事,只觉得是孩子一时兴起,吃了旭旭做的菜还都交口称赞。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旭旭的兴致有增无减,水平一天比一天高,劲头儿也一天比一天大,甚至对爸爸妈妈说:“没想到做菜这么有意思,我以后长大当个厨师也不错!”

爸爸妈妈听了那可不是一般的生气,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要么喜欢看书,要么喜欢画画儿、音乐、踢球,怎么自己的孩子偏偏喜欢上了做饭?妈妈真后悔,当初干嘛想起来让旭旭学做饭,爸爸也一个劲儿地埋怨妈妈。于是,爸爸妈妈建立起了统一战线。为抑制旭旭这个“不良嗜好”,他们把他送到了奶奶家,把家里的菜谱没收了,严令禁止旭旭进厨房,并开始反反复复地向旭旭灌输:做厨师没有学历、没有地位,即使当个高级厨师也是伺候人的,多没出息!好好读书,以后上大学,才有好前途。

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这是很多父母在培育孩子方面常犯的一个错误。作为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尽快取得成功,就应该不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且当孩子没有兴趣、爱好时还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生活中往往不是这样,有的父母在孩子兴趣、爱好的选择上有较强的功利心,对一些与孩子考试、升学有关的,或者是感觉上高雅的,就积极支持、鼓励,甚至是逼迫孩子去学。而对于一些孩子真正喜欢,却不符合父母标准的就制止、否定。这些父母往往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不同的职业、人群划分为三六九等,并把这种观念灌输给孩子。作为父母要知道,孩子虽然小,但也是一个个体,他有自己选择兴趣爱好的权利。如果父母制止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孩子不是出于真正的喜欢,兴趣爱好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而过分抑制孩子,会使孩子渐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感觉空虚、无聊,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

父母把不正确的价值观和功利心带到孩子的兴趣爱好中,会使孩子觉得他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为父母做的,做起来会没有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孩子受到这种功利思想的影响,会变得爱慕虚荣、片面追求所谓的高雅时尚。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干预和对某些职业的否定性描述,会使孩子对自己的爱好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自己没有眼光、没有本事,从而否定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变得没有自信。

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兴趣、爱好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和期待,对人的一生都有积极作用。孩子选择兴趣爱好时,父母固然需要引导,但绝决不可以代替孩子。

第二,即使这种选择可能与父母的期望有差距,但只要是正当的而非不良嗜好,就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的创造力和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的专注、认真、持之以恒的习惯和意志品质也才可以得到锻炼。这些,对孩子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第三,当然,父母要对孩子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果孩子因为沉浸在某个兴趣爱好中,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父母应该给予一定的干预,教会孩子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但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不可简单粗暴地制止。

069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

——不要反对孩子“逞能”

几千年孔孟之道的浸染形成了我们中国含蓄、内敛、宽厚、谦卑的民族性格。然而,当代社会竞争十分激烈,要求人们面对机会能勇敢地说“我行”。因此,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培养孩子自我表现的勇气和习惯就成了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小明回到家,就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画,跑到妈妈跟前:“妈妈,快看我的画。”正在厨房忙着做饭的妈妈,向小明歪歪脑袋,嘴里说着:“好,不错!”小明感到妈妈应付的态度,不依不饶地说:“你根本就没看,妈妈,我给你放在茶几上,你好好看看。”说着,就过来拉妈妈的袖子。

妈妈被缠得没有办法,只好跟到客厅看了一眼,“噢,看见了。还行吧!”妈妈边说边往回走。小明穷追不舍地说:“妈妈,你仔细看看,这就是我那张在学校美术作品栏展览的画!在学校展览了一个多月了,今天老师换展品,我特地向老师要回来给你看的。”妈妈停住脚步,转过头,“什么展览的那张画?”小明有点不高兴了,“妈妈,我老早就告诉过你,让你去学校看展览,你说没工夫。我就给你带回来了,你怎么又忘了?”妈妈赔着笑脸说:“想起来了。”然后伸出脑袋又看了一下,“不错、不错!”

显然,小明并不满意妈妈这个“不错、不错”的评价,还不死心地又问:“不错在哪儿?你觉得哪儿画的最好?”已经又回到厨房忙碌的妈妈,不耐烦了,“你怎么那么麻烦,没完没了啊!没看见我忙着呢。不就是一张在学校展览的画吗,有什么了不起似的……”客厅里,小明把画揉成了一个团儿。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经常会要求父母听他唱歌、看他的作品,希望父母肯定自己的成绩,这对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创造力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有些父母却常常忽视孩子的需要,不理会孩子的这些信号,人为地弱化孩子的成绩,把孩子的特长不当回事儿,甚至讽刺、否定孩子的特长。这会使孩子感到失落、伤心,觉得父母根本就不重视自己,也会使孩子正常的表现欲望、成就意识受到压制,挫败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表演自己的特长,是增强他自信心的重量级砝码。人不可能涉猎每个领域,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是高手,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高人一头”,就只能集中资源和精力,把某一件事做好,在某一个方面比别人精通。一旦做好了这件事,人就实现了超越,就有了成就感,自我评价也随之提升,自信也就有了。

小红今年8岁,是个很自卑的小女孩,平时很少说话,对很熟悉的同学,也是如此。妈妈为了锻炼女儿与人交流的能力,经常鼓励女儿在公共场合说话。

一个周末,一个远房亲戚来家里做客。在客人来的前一天晚上,妈妈给小红讲了一个故事,并提醒她:“来的这个叔叔也喜欢听故事。明天你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呀!”

小红跃跃欲试,但又有点害怕。妈妈安慰她说:“这个叔叔待人很和气,他一定会非常喜欢听你讲故事……”

第二天,亲戚如约而至。吃完饭后,当全家人坐在一起喝茶时,妈妈说:“我们家的小红说,要给叔叔讲一个故事。”

由于准备充分,小红就很流利地讲完了那个故事,这个亲戚夸奖了小红的口才和能力,还给她买了期待已久的布娃娃。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为了锻炼小红的性格,妈妈尽可能地给女儿多提供这样的锻炼机会,慢慢的,她发现女儿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