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过程。成功的人生都是在人遭遇压力和陷入困境的时候,能够正确调节自己的心态,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失败的人生就是因为不能正确调节自己的心态,被压力和困境打败。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我们要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采取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去应对生活中的难题。
调节自我封闭心理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
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可能产生。比如,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在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等。有封闭心态的人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于被动型,后者属于主动型。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到挫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这种人的突出特征就是有孤独感。
自我封闭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些挫折有关,因为挫折可引起个人的焦虑。当人们抗挫的能力较差时,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
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从儿童来讲,如果父母管教太严,或没有时间管教,儿童缺乏自信心,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青年时期,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该危机是指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即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策略不成功。如果青年人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愿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对中年人来讲,不能关心和爱护下一代,为下一代(还应包括整个家庭成员)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与他人来往,或者自我评价低而懒于与人交往。对老年人来讲,丧偶丧子的打击,很容易使他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纳自己,常常表现为十分恋家。
首先自我封闭心理的表现就是不愿结婚。其中大龄男人不成家,多是不愿意承担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大龄女人不出嫁,是在期待出现理想中的佳偶。他们或者回避现实,或者期望过高也因此自我封闭。
其次就是对社会产生恐惧。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那些性格内向者的身上。由于幼年时期受到过多的保护或欺辱,他们内心比较脆弱,缺乏自信心,他们最怕到公开场合去,在生人面前常显得束手无策。
再次就是这种人常常有自责心理。有些人因生活中曾经犯过一些“小错误”,自责自贬,就看不起自己,甚至辱骂讨厌摒弃自己,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最后就是这种人内心里存在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些人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的好坏,总是希望自己长相出众却又觉得自己长得丑。这种自我暗示,使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目光,最后干脆拒绝与人来往。
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便会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
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节,往往是具有很大难度的,需要自我意识的觉醒,需要人们具有成功意识。
第一,要乐于接受自己。学会将成功归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
第二,必须明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需要走向社会,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每个人都需要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交往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
第三,学会运用精神转移法来进行自我调节。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自我封闭就是过分关注自己,学习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本领就会提高自信心。同时,注意力就不会集中在自己身上,慢慢就会与他人正常接触。
自我封闭者要敢于正视现实,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和了解外人,扩大与外界的交往。这可以从最容易的事做起,逐步完成复杂的事物。
大学生要注意心理调节
新华社公布的一份统计数字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北京某著名高校对2000级新生的一项心理调查显示,34。9%的学生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数字与实际大体吻合。
照此算来,在大学生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中,已达到“三人行,必有一病”的程度。而生活在病人周围的人,又怎能不受影响?30%的比例相当于每个大学生都处在心理疾病的困扰之下,或者自身的,或者他人的。
李某是北京某大学的一名本科生。这位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就患了一种叫做抑郁症的心理疾病。虽然经过北京大学森田疗法病房的精心治疗,李某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快乐,如今已是北大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但他付出的代价却是漫长而痛苦的。小小的抑郁症在身上肆虐达两年时间而不懂得去寻找专业治疗!在这一过程中,和他同在大学学习的同学只知道让他用意志去战胜自己的虚弱和绝望,而没有一个人建议他去看医生。
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尚且如此,对中国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能够认识心理疾病,俨然成为一种极为奢侈的要求。
另有一种人,则是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病情。他们对心理疾病存在误解。“你有病!”在多数中国人看来,这似乎是一句带有很强攻击性的谩骂,尤其是此“病”指代心理疾病时。
事实上,在国外,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人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人人都需要心理医生。定期去拜访心理医生,将成为人们未来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室赵老师说:“心理疾病就像一个结,要趁未紧时赶快找会解的人来解,不要回避,也不要试图强行把它拉直,否则这个结会越拉越死。”
当你去看心理医生时,你应该明白:你的思想意识已经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你已经在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健康。
为什么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逐年上升呢?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这是追求“完美”付出的代价。追求完美是青春活力的大学生普遍具有的一种倾向。心理专家分析,许多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时,都满怀雄心。然而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周围出现了那么多优秀的同学,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渺小得足以感到自卑。尤其是那些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以前从来都是那么顺利,是周围人群中的佼佼者;现在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中心的时候,心理就会失衡,日积月累,心理疾病就出现了。
心灵美、纯洁、善良、有爱心、宽容;睿智、诚实、进取、谦虚、求知欲强;勤劳、可爱、童心未泯、充满好奇心;健康(适度精瘦的体型);有气质、有魅力、有修养、有内涵的美丽女孩;阳光般灿烂、充满活力、具感染力;有健康的性格、完善的人格、平衡的心态。这是一位女大学生为自己勾勒的理想画像。盲目追求“完美”,达不到时就失落、焦虑,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一大主因。
其次,大学生还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有拼命学习,在众多优秀的同学中保持先进的压力。有家人甚至是家乡父老给以太多关注造成的压力。有找工作寻出路的压力……负重而行,结果只能是:累了。
再次,情感问题。单纯的体力疲劳,人体可以调节,累了,就睡着了。感情问题就不简单了,正是这些感情问题让人累了也睡不着。因此,情感问题成为导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心理专家表示,在前来咨询的各种问题中,恋爱问题心理障碍占相当大的比重,与学习、人际问题不相上下。
最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但又没有完全成熟。心理上没有断奶,处在社会和家庭之间的过程还没有结束。这特殊的花样年华,导致了心理疾病的多发。
目前,全球每年在抑郁症医疗上的费用,总计约为600亿美元。专家指出,到2020年,世界范围内的抑郁症很可能会成为除心脏病外,给社会经济造成负担最大的一种疾病。心理咨询,无疑是预防抑郁症的一剂良方,对其他心理疾病也同样如此。
李某是一个幸运者,在最后的关头,他找到了医生,找到了一位他认为是全国一流的医生。经过治疗,他开始了新的生活。在医院的时候,他亲眼看见有一天晚上,送来了两位服安定自杀者,经抢救后脱险。“在这些事情的背后,游荡着多少抑郁的灵魂,他们未必都能像我一样幸运,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更令人痛惜的是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会杀死自己,而抑郁症是很容易治好的。”
改善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良状况,投资巨大,且需细水长流。而最为关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
那些有过心理疾病经历的同学,也要有意识地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向其他人和同学们宣传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的重要性。李某就是这样做的。他发起了一项名为“阳光工程”的活动,向同学们宣传有关治疗抑郁症的知识。他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教育别人,效果是很好的。”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事实上,像李某一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目光投向自身的心理健康。因为在这些大学生的眼中,一个人能够很自觉地去看心理医生至少意味着这个人的思想意识已经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每个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就可以使自己走向心理健康的道路。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
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就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运动项目。这会帮助你慢慢地改变孤僻、孤独、怪僻的性格,逐步适应与同伴、同事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