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书学习,可以接触大量的成功人士的成功事迹,在你的心中树立榜样,激发起你面对社会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多读名人传记,以自勉自强;磨炼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把握自己命运、行为的能力。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琴棋书画,陶冶自己的情操,运用音乐来调节自身的情绪和行为。对较严重的精神空虚症可以采用音乐式的自我心理疗法。
心理烦恼需要自我调节
我们越来越觉得自己活得太累,整天都面临来自事业与家庭的压力,搞得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压力、焦虑、紧张、烦恼、恐惧,在今天这个浮躁时代无处不在。
有些快乐与烦恼非常易受外界环境左右,受此影响的人常常表现出喜怒无常,其实,这样的苦恼仍需自己解决。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认知评价系统如何对外界刺激应答和选择。
让我们读一则故事:
有位学者向南隐问禅学,南隐以茶相待,他将茶水倒入杯中,茶满了,但他还是继续倒,学者说:“禅师,茶已溢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您就像这茶杯一样,里面装满了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您若是不首先把您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您说禅,只有虚心才能容道。”
可见,如果你心中有自己的成见,认为人们不可能征服烦恼,那么,就听不见别人的箴言了。人一旦降临这个世界,便陷入动荡不定的境遇之中,悲哀、愤怒、忧虑、愧疚和烦恼可能会不间断地困扰着每个人,给人们的精神套上沉重的枷锁。面对现实的挑战,你能抵御消极情绪的袭击吗?你能征服烦恼吗?你能够主宰自己吗?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你相信: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你的认知评价系统。
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外界刺激的大小。刺激大,烦恼大;刺激小,烦恼小。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中间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你自己头脑的反应。例如,面对火车晚点这一不良刺激,有的人大发雷霆,急得团团转,焦躁上火;有的人到服务部买点东西吃,坦然等待;有的人坐在候车室给朋友发短信,充分利用时间。很明显,这三种不同的反应,绝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他们对同一刺激的不同态度决定的。火车晚点绝不会因为你大发雷霆而改变。可见,仅仅是环境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的选择。也就是说,事件本身没有压力,它们是否使我们感到紧张、有压力,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方法看待它们。玩玩滑道车,对一些人来说是痛苦,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令人快乐的刺激。如果你选择悲伤的事,浑身会充满凄凉的感觉;如果你选择恐惧的事,会感到毛骨悚然,浑身冒冷汗;如果你选择生病的事情来思考,自然会愁容满面;如果你选择令人喜悦的事情来思考,定会眉飞色舞;如果你毫无信心,失败会接踵而来……总之,我们必须运用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利。作为自己生活的“总统”,你每天、每个小时都可做出自由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能顶得住灾难和烦恼。
面对烦恼,如果不进行及时调节,就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运用下面方法即可以自我调节心理烦恼,走向健康生活。
其一,豁达法。这是指一个人应有宽阔的心胸,豁达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平时做到性格开朗、合群、坦诚、少私心、知足常乐、笑口常开,这样就很少有愁闷烦恼。
其二,松弛法。这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后或十分烦恼时,迅速离开现场,做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可做气功,训练放松,以意导气。逐渐入境,使全身放松,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
其三,节怒法。这是一种自我节制怒气的方法。主要靠高度的理智来克制怒气的爆发,可在心中默默背诵名言。
其四,平心法。这是保持自我心情平静的一种方法。可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如果你与世无争,不为名利、金钱、权势、色情所困扰,不贪不沾,看轻身外之物,同时又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使自己常常处于恬淡、怡悦的宁静心境之中。
其五,运用自悦法。这是一种自寻愉悦、自找乐趣的方法。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生活的乐趣。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学习之余,应常到公园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赏乡野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景。
其六,保持心闲法。通过闲心、闲意、闲情等意境,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活得太累,人生无非就是潇洒走一回。心情豁达,遇事想得开,何来烦恼?
面对财富,需要自我心理调节
在经济生活里,财富对每一个人都会产生强烈的诱惑。正是这种诱惑使得人们去努力奋斗,去创造财富。但是,有些人在财富面前失去了正确的心态,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攫取财富;有的人不顾一切抢劫财富;有的人坑蒙拐骗,发不义之财。这些人都不能正确面对财富,泯灭了人性,误入了歧途。正确的心态应该是靠自己的思想和智慧,靠自己的付出和劳动去创造财富。
我们现在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很多人口袋里有钱了,然而总觉得没有过去贫穷时过得快乐。这除了社会的因素外,面对财富,我们个人的心理没有调整好,还不适应这个经济时代是主要的原因。面对财富,人们容易产生以下病态心理:
有钱会觉得不安全。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治安还不规范,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太多。
有钱了还想更有钱。人的这种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有了这种心态,人就不会快乐。
嫉妒别人比自己还有钱。嫉妒是人性的弱点。本来你可以快乐地享受自己的财富,一旦嫉妒别人,你的快乐就消失了。
捂紧口袋不敢露富,装穷,是小农意识的表现。
在财富面前,一旦有了上面的种种思想就会陷入痛苦之中,品尝不到富有的快乐。
面对财富,人应该保持一种平常心态,有一点现代意识,积极地创造财富,快乐地享受财富,尽己所能,知足常乐。
面对财富,应该做到:
第一,注意安全而不必过分担忧。有了财富,人就容易担心会有人危害自己的生命,因为还有很多的人过着贫穷的生活。如果你的财富是通过正常渠道赚来的,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你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第二,通过正当渠道赚钱,不取不义之财。很早的时候,美国南部的一个地方用木柴取暖。有一个樵夫给人供应劈柴。有一次,他卖给一家人的木柴没有劈开,买木柴的人要求他把木柴劈小一点,他不愿意。买木柴的人只好自己动手,没想到,一根木柴里面劈出了一个铁皮包着一卷钞票,一共是2250美元。这位主人吃惊之后,没有想着把这笔钱占为己有,而是找到那位不肯劈柴的樵夫,追查这笔财富的主人,要把这笔钱还给它真正的主人。这才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自己劳动取得的财富,拿了会心里不安的。
第三,不做守财奴,积极消费,享受财富的快乐。赚钱就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消费是财富的价值的实现。如果不消费,就不会享受生活的快乐,就会变成一个守财奴。生活开支,如同炒菜放盐。作为一名天才商人,盖茨深深地懂得花钱应像炒菜放盐一样恰到好处。大家肯定都知道盐的妙用,放少了,菜淡而无味;多了,则苦咸难咽。哪怕只是很少的几元钱甚至几分钱,盖茨也要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个人,只有当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第四,遗产分配,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钞票堆中长大的富家子弟,很容易养成挥金如土、虚度时日的不良习气。基于金钱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盖茨同当今许多巨富一样遵循“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则,宁愿将钱捐给社会,也不愿多给一分钱让孩子挥霍。盖茨和他的妻子近几年的捐款高达十亿美元,而对自己的孩子则十分“吝啬”。盖茨曾宣布:“我不会给我的继承人很多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
第五,树立现代投资观念,让钱流动起来,变死钱为活钱。如组合投资,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普通美国人一样,盖茨也在进行分散风险的投资。在他微软公司股票以外的个人资产中,投向美国政府和各大公司的债券、私人公司、其他股票及商品和房地产上。
第六,委托专家,不为理财劳神费力。术业有专攻,千里马虽然能日行千里,但耕地犁田却不如老黄牛。盖茨虽然是顶尖级电脑奇才,但在理财的具体操作方面难免“技不如人”。为此,他聘请年轻的理财专家劳森作为他的投资经理。除了5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组合外,劳森还是盖茨捐资成立的两个基金的投资管理人。经过劳森的打理,这两个基金的每年捐税已经超过了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中的后几家公司的净收入。
财富是现代生活的标志。生活在现代,就要有现代的观念。面对财富,不必遮遮掩掩,想拥有财富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正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才能推动社会的经济向前发展。
财富是劳动的结果。靠劳动致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劳动的定义不仅是体力劳动,而且包括脑力劳动,特别是当代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脑力劳动。高科技知识和智慧的应用是现代人致富的主要途径。想致富,就要学习。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让自己“色”些,运用色彩来调节心情
经常失眠?
让蓝色帮你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