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即兴演讲电子书 > 第5章 引发共鸣有效地増强演讲效果(第3页)

第5章 引发共鸣有效地増强演讲效果(第3页)

此话一出,人人都在翘首以待听他的“成功真经”。

可见,有时候,如果演讲者能把自己的亲历亲闻运用到演讲中去,就会给听众以亲切、真实、可信之感,这样调动起听众的热情,也就自然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

“我是北京人,在北京长大。抗成期间我是北京的亡国奴。1942年我在男二中上学,每天放学后走到灯市口,听到日本洋行的喇叭筒里放的就是《何日君再来》!听到这支曲子,亲眼目睹日本军国主义者打我们中国人,一个巴掌一句‘八格牙路’,整个国家处于沦亡状态。当时我才11岁,父母还是比较高级的知识分子,经常半夜三更催我起床排队买豆渣,冬天冻得要命,跑到马路边上蹲着去,蹲几个小时才能买到一斤豆渣。偌大的北京城,处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铁蹄之下,老百姓成天吃混合面,还是配给的,可以说每天挣扎在饥饿线上。每次我走到路上,可以看到马路边老有死尸。用垃圾车拉死尸。北京人还起了个名,美其名曰‘倒卧’。这就使人想到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在大学生念起来像个顺口溜,可在那个时代就是生活的现实。今天,竟然还有人陶醉《何日君再来》,想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吧……”

这是演讲家李燕杰对自己在旧社会度过的少年时代的追溯,旨在劝导听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李燕杰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当时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并加入了自己发自肺腑的感触与慨叹,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源自于亲身经历的酸甜苦辣最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演讲中,演讲者应善于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触深切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注意在叙述过程中表达出当时的真实感受以及现在的所感所悟,这样更有利于听众对演讲者的观点报以更多的认同。

6。打动听众:演讲富有感染力

感动听众,使之随着演讲者喜怒爱憎的情感倾泻而心潮起伏,这种效果着实令人羡慕。为此,有的演讲者演讲时运用了许多有声的无声的抒情手段,甚至声泪俱下,不能说他不投入,但听众偏偏不为所动,为什么?因为他只是极力贴上情感的标签,而没有什么真情实感,这样的演讲,遭到冷遇不足为怪。演讲,只有发自肺腑的真情才能动人心弦,有多少真情就有多少感染力。因此,登台之前须反躬自问:自己的真情在哪里?

麦克阿瑟将军作为美国西点军校的老校友来此发表了题为“责『荣誉一国家”的著名演讲,他说:

“我的年事渐高,已近黄昏。我的过去已经消失了音调与色彩,它们已经随着往事的梦境模模糊糊地溜走了。这些回忆是非常美好的,是以泪水洗涤,以昨天的微笑抚慰的。我以渴望的耳朵徒然聆听着微弱的起床号声的迷人旋律,远处咚咚作响的鼓声。在我的梦境里,又听到辟啪的枪炮声,咯咯的步枪射击声,战场上古怪而悲伤的低语声。可是,在我记忆的黄昏,我总是来到西点,那里始终在我的耳边回响着:责任--荣誉--国家。”

麦克阿瑟将军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他在“黄昏”时节的“梦境”和“渴望”,曲曲传出对战斗岁月的眷恋和强烈的自豪感、荣誉感,充满深情地诉说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的特有感情,在人的心里引起了深深的震撼。诚然,这种情感是有“共性”的,但绝没有消融“个性”,恰恰相反,个人色彩十分明显。

感情是最富有“个人性”的,是无法模仿的,谁模仿谁都“不像”。有的演讲不能动人,就是因为他所表达的感情是“学”来的而不是他自己的,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凡是真情都有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也是演讲气势动力的源泉。没有演讲者的真挚情感的流动、跳跃和燃烧,演讲气势就无从谈起。演讲者只有用血、用泪、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呼喊、去敲击,才能叩开听众的心扉,产生側艮人心、震撼灵魂的演讲效应。所谓情真,就是真挚感情的抒发,不言词虚浮,不矫揉造作,保持说话人的自然本色,使人听后感到自然,乐于接受。情真还应表现在情感的深沉与丰富上。构成演讲气势的情感,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这样才能激起听众感情上的波澜,这就要求演讲者的情感必须具有凝聚性和交融性,善于浓缩和强化情感。当演讲进行到关键时刻或达到高潮时能立刻形成强有力的情感爆发力,给听众以强大理性情感的冲击,使其心灵受到震颤,就能使台上台下形成“情通理达”、交融和谐的演讲气势效应。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在1915年处理一次工业大罢工时,就是运用诚恳的演说,解决了与工人之间的矛盾。

科罗拉多州煤铁公司的矿工为了要求改善待遇,进行了罢工,因为公司方面处置不善,这次罢工又演变成了流血的惨剧,劳资双方都走了极端。这次罢工,持续了两年之久,成为美国工业史上一次有名的大罢工。小洛克菲勒,最初使用军队来镇压的高压手段,酿成了流血惨剧,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罢工的时间延长下去,使自己的财产受到了更大的损失。后来,他改变方法,采用柔和的手段,把罢工的事情暂时置之不谈,他深入到工人当中,并亲自到工人家中进行慰问,使双方的情感慢慢地好转起来。以后,他叫工人们组织代表团,以便与合资方洽商和解。他看出了工人们已经对他稍稍释去了敌意,于是,便对罢工运动的代表们做了一次十分中肯的演说。就是这一次演说,解决了两年来的罢工风潮。

在演讲中,小洛克菲勒说:“在我有生之年,今天恐怕要算是一个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十分荣幸,因为能够和诸位认识,如果我们今天的聚会是在两个星期之前,那么,我站在这里就会是一个陌生人了;因为我对于诸位面孔的认识还只是极少数。我有机会到南煤区的各个帐篷里去看了一遍,和诸位代表都做了一次私人的个别谈话;我看过了诸位的家庭,会见了诸位的妻儿老幼,大家对我都十分客气,完全把我看作自己人一般。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见,我们已经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了。现在,我们不妨本着相互的友谊,共同来讨论一下我们大家的利益,这是使人感到十分高兴的。参加这个会的是厂方的职员和工人的代表,现在蒙诸位的厚爱,我才能在这里和诸位相见并努力化解一切矛盾,彼此成为好友,这种伟大的友谊,我是终生不会忘掉的。我们大家的事业和前途,从此更是展开了无限的光明。在我个人看来,今天虽然是代表着公司方面的董事会,可是,我和诸位并不站在对立的地位,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友谊的。我们彼此有关的生活问题,现在我很愿意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让我们一起从长计议,获得一个双方都能兼顾到的圆满的解决办法,因为,这是对大家有利的事……”

小洛克菲勒的讲话,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话语诚恳,弓I起了矿工广泛的共鸣,一下子就使自己摆脱了困境。

的确,这样坦诚真挚、推心置腹的演讲,演讲者与听众怎么能不心心相通呢?

言为心声。语言所负载的信息,除了理性信息之外,就是情感信息。这种情感信息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功能不仅是要诉诸人的理智,而且也要打动人的情感。精彩艺术性的演讲,不仅以理服人,还能以情动人。所以,演讲者演讲时一定要充满着自己的真情实感。

7。穿插故事:调动听众的情绪

很多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对故事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演讲中,要想调动听众情绪,牢牢吸引听众的心,演讲者不妨以故事来贯穿演讲的始终。

故事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它生动曲折的情节进程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深刻的启示力。如果我们在演讲时,能插入一些小故事,就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启发性。

演讲中,与其干瘪枯燥地高谈阔论,不如用精短简洁、生动感人的故事走进听众,启发大家思考。巧借故事,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听众的情绪,而且,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

一位商学院的教授给他的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做《焙热别人,温暖自己》的演讲时,没有通篇的大道理,他先叙事,展示了一个有矛盾有争议的广告。

央视新闻频道曾在黄金时段播出过一则旅游推介广告,广告词是:“南有三亚,北有伊春。”广告的一半时间是用来介绍三亚的,另一半是用来介绍伊春的。央视的广告费是用秒来计算的,这则广告需要巨额的广告费投入,但三亚市却不用出一分钱,只是坐享其成,因为这笔广告费是伊春市出的。当初,伊春市政府准备采用这则广告创意的时候,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认为伊春市是在花冤枉钱,竟然花钱为同为旅游城市的三亚打广告,这不是为三亚免费招揽旅游资源吗?然而,结果大出这些质疑者意料,此广告一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伊春观光,赴伊春旅游的人数呈几何形式增长,有旅游者说:“前些天看央视广告,伊春和三亚是放在一起播出的,我想,既然能和三亚这样有名的城市一起做广告,那一定相当不错,于是就来了!”有人说,商场如战场。但商场毕竟不是战场,商场不全是你死我活,在商战中,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相反,想自己的时候也想想别人,赞美自己的同时也不忘赞美别人,如此,将会双双获得人生的财富与幸福,焙热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这位教授的叙事就是矛盾展示,听众初听,实在犯迷糊,明明是为自己做广告,却把别人排行在前,且用大半篇幅为别人唱赞歌,岂不是吃里爬外。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赞别人也是赞自己,于是就有了“既然能和三亚这样有名的城市一起做广告,那一定相当不错,于是就来了”的美满。演讲者的叙事就是一个矛盾的完美展开与终结,其后的“焙热别人,也温暖自己”的观点理所当然,顺应人心。

在演讲中穿插故事,可以活跃现场气氛,吸引听众注意力。恰当地穿插一个小故事,不仅能使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还会为演讲增添不少亮色。所以,那些老练成熟的演讲家,往往都是对穿插法运用自如的行家。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穿插些什么,也知道什么地方必须穿插什么,以此来增强演讲的效果。

解海龙是希望工程的发起者之一,有一次他到北京21齿己学校去演讲。这是一所“贵族学校”,学生大都从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来。还没等他开讲,台下孩子们便叽叽喳喳地响成一片,像个麻雀窝。解海龙见情形不妙,大声喊了几句,仍然不见孩子们安静下来。于是,他招呼过来一个老师,将灯光关掉,礼堂便突然漆黑一片,随之也安静了下来。这时候,解海龙啪的一声打开了幻灯机,银幕上顿时出现了那张有名的“大眼睛”照片。同学们正聚精会神之际,解海龙突然提问道:“同学们,你们家里有没有照相机啊?”下面齐声回答:“有!”解海龙又问:“你们会不会照相?”部分同学又一齐回答:“会!”这时解海龙便指着下面的一位同学问:“请你说说看,照相有什么样的意义?”那同学起身回答说:“留着做个纪念呀。”解海龙说:“好!作为留念--那就请大家看看,老师给这些山里孩子们拍的留念照片吧!”然后,他每放映一张照片,就介绍一个有关失学儿童的故事,这样一来,既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又营造出一种与演讲内容相适应的肃然气氛,使同学们很快进入“规定情景”之中,激发了他们对贫困学生的关注和同情心。

解海龙就是这样利用讲述照片来历的故事,制造出一种严肃安静的气氛,与听众形成情绪上的互动和共鸣。

在演讲中,演讲者使用穿插法,其作用除了要使事理说得更为形象、深刻外,还能调节会场的气氛,增加听众的兴趣,从而获得最佳的演讲效果。

8。巧用道具:令演讲更加形象

演讲以讲为主,但也离不开表演的成分。我们知道,演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演讲者、听众以及环境。一般而言,在演讲中,这三个要素在演讲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分别是:看占75%,听占13%,闻、尝、触等占12%。由此可知,在一次演讲中,视觉效果不容忽视,如果演讲者在声情并茂的表达时,能够利用一些辅助道具,可以增加演讲效果。

1938年秋天,冯玉祥将军到湖南益阳县城,向大家发表演讲,鼓励抗日。他援引《世说新语》中孔融所说的“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的典故,运用实物进行演示。他左手握着一株小树,将一个草编的鸟窝放在树枝的枝丫间,鸟窝里有几个鸟蛋。他用小树比作国家,用鸟窝比作家庭,用鸟蛋比作个人,用握着小树的那只手比作捍卫国家的人。他说:“先有国家,然后才有家,才有个人的生命……我们的祖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都要用自己的双手保卫她,那就是起来抗日。如果不抗日--”说到这里,他手一松,树倒了,窝摔了,蛋碎了。

这里冯玉祥以树、鸟窝、鸟蛋等实物向听众展示,真切生动,增强了说服力。

‘从上面这个演讲中可以看出,演讲不仅是“讲”,还要“演”。演讲者借助一些辅助道具可以体现演讲者所述内容的真实感,增加说服力;可以强调演说内容,帮助听众了解并接受观点;可以吸引听众注意力,加深印象,久而不忘。

一位演讲者在一场《人生需要能量》中,开始就展示了两部手机。

大家好,在演讲的开始我先向大家“炫富”一下,这是我们家在同年同月同日一起买的两部同款手机,应该算当下最好的了,我们现在打开看看。(打开后)嗯,不错,画面清晰、质量上乘。但就是如此好的一部手机,如果失去了电池(边说边拔电池),就不能工作了。这就好比我们人,各项活动都需要电池的能量来维持,电池每天都在释放能量,因此需要不断充电。一部电话电池弱,人们可能就会失去联络,难打进电话了;而一个人如果没有及时为自己充电,那么就会在能量释放之后,不再具有连通外界的能力,变得与社会脱节……

《人生需要能量》这个主题很好讲,能讲的方式也很多。如何能达到出奇制胜还是需要考究的。在这里,演讲者形象地借用两部手机,然后卸去电池,告诉我们电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能量的重要性,以此揭示主题。演讲一旦开始,用贴近生活的道具展示来比喻演讲者演讲的喻义,就能让人感觉很奇特,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