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巧变之功
大千世界,总有一些人很有本事,做什么事都易如反掌,让人佩服。然而,这些人本可以把自己的本事显露出来,但却常常掩藏自己的本事,为的就是避免给人造成威胁感。这种善用巧变之功,透露出一种灵活之计。
无论何人,只要心中有“精明善变”四字,便多多少少练就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与你相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你的意志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别人的掌控。如果你的喜怒哀乐表达失当,有时会招来无端之祸。因此,高明的成大事者一般都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被人窥破弱点,予人以可乘之机。
在《三国演义》里司马懿可以算得上是诸葛亮的真正对手。就历史本身而言,司马懿在权谋方面堪称第一流的大家。《晋书》评论司马懿说:“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搬治,武以棱威",“雄略内断,英猷外决”。南宋陈亮也说:“魏之得天下,非司马不得安也。”的确,他“受遗二主,佐命三朝”,对内对外都显示了他杰出的才华。他对权术随心所欲的运用令同代人咋舌;他的识人用人,他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也有很多的启示。
司马懿为人不仅多谋略,善于从全局的高度、长远的眼光考虑问题,而且行事乖巧,善权变,极其明显地展现出其机智的处世之道。司马懿
的谋略,说到底就是一句话:“精于计谋,深藏不露,以柔克刚。”他对计谋之道的运用达到了非常绝妙的境界,终其一生,不仅尽享荣华富贵,而且为子孙奠定基业。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性至柔,它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但滴水却可以穿石,可以穿透天底下最坚硬的事物。司马懿在精明谋事时,正是利用了这一谋略,用坚守拒战之计,“拖”死诸葛亮,韬晦示弱,一举打垮曹氏力量,终迁魏鼎。
据《三国演义》载,司马懿与诸葛亮交锋多次失败是输在斗智斗谋±:第九十五回载,诸葛亮智设空城计,吓退曹兵十五万大军。后来司马懿明白中计,仰天叹曰:“吾不如孔明!”第九十九回载,诸葛亮巧施退兵计,大破魏军。司马懿长叹:“孔明真有神出鬼没之计,吾不能及也!”第一百回载,诸葛亮妙用增灶计,唬得魏军不敢追击,蜀军顺利退兵,不折一人。司马懿仰天长叹:“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由此可见魏军的弱点,不在天时,不在地利,而在人谋,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司马懿心中是一清二楚的。这才是魏军坚壁小战的主要原因。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蜀军多次挑战,司马懿就是不出。诸葛亮拿他无奈,便采取激将法,派使者送大盒给叫马懿。司马懿当众打开一看,内有巾帼(妇女头巾)、妇人縞索之服和一封信。信中说:仲达(司马懿字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一决雌雄,乃甘窟守工巢,谨避刀剑,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而受之。倘耻心未混,犹自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毕,脸不红不白,乃佯笑说:“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命手下款待来使,绝口不谈军事,只假作漫不经心地随便询问诸葛亮饮食起居等日常琐事。使者回答:“丞相起得早,睡得晚,打二十军棍的处罚都要亲自处理。吃得也少,每天不过数升。”司马懿听了,回头对诸将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原来,司马懿正是在这漫不经心的随便问话之中,套出了极重要的情报:在他坚壁拒战的方针下,诸葛亮的身体已经快被拖垮了。这就坚定了他的决心:奉守小战,拖垮诸葛亮。使者回到蜀营,向诸葛亮汇报了此事。诸葛亮听罢,长叹声:“彼深知我也!”
诺葛亮对司马懿包藏的奸心又何尝不明白呢?只是无可奈何罢了!
但司马懿手下的将士却不明白个中奥妙,他们看见诸葛亮用巾帼女衣来侮辱司马懿,司马懿却受之不愧,心中皆有愤愤不平,岀言不逊:“公畏蜀如虎,首受侮辱。我等皆大国名将,安受蜀人如此之辱!请求亩战,一决雌雄!"司马懿见这帮鲁莽汉子如此气愤,心中未免好笑,思量与他们也说不清楚,就用更机智的办法将这球踢到皇帝那里,说道:“吾非不敢出战,而甘心受辱也。奈天子明诏,令坚守勿动。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心赴敌,如何?”众将皆允诺。司马懿乃上表曹睿请战。结果自然是不准。诸将无话可说了。诸葛亮得知此事,冷笑道:“此乃到司马懿安三军之法也,彼本无战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请战者者乎。”此乃司马懿因将士愤怒,故借曹睿之意,以制众人。诸葛亮这话倒是不错,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魏、蜀两军从二月对峙到八月,诸葛亮病死于军中,蜀军只得退兵汉中。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也以无功而告终了,引来后人无限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司马懿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他灵活应变,坚壁不战,以柔克刚,拖死了诸葛亮,不战而退敌人之兵。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欲求成功,必须求变,或者是用不变之变,不怕天下耻笑。当决战的时机还不成熟而对方咄咄逼人之时,要求变,求变,再求变。目前的求变负重是为了未来的胜利,暂时的退却和忍耐,并非懦夫的表现,而是意志坚定、目光远大的表现。
能力越高的人,越懂得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们将自己的本事掩藏起来,避免给人造成威胁感,善用巧变之功,处世灵活。
要学会变通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说:“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有些事情,你虽然用了很大的努力,但你迟早要发现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你所走的研究路线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抽身退出,去研究别的项目,寻找成功的机会。
牛顿早年就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失败之后,他很失望,但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研究中投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因摆脱了无谓的研究,在其他方面脱颖而出。
在人生的每个关键时刻,我们都要审慎地运用智慧,作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抛开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作正确抉择。每一次正确无误的抉择都将指引你走向成功。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毅力很坚强,但是由于不会进行新的尝试,因此无法成功。“条条大路通罗马”,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你感到行不通的话,就尝试另种方式吧。
有个非常干练的推销员,他的年薪有6位数字。很少有人知道他原来是历史系毕业的,在干推销员之前还教过书。这位成功的推销员回忆他前半生的道路时说:“事实上我是个很没趣味的老师。由于我的课很沉
闷,学生个个都坐不住,所以,我讲什么他们都听不进去。我之所以是没趣的老师,是因为我已厌烦了教书生涯,对此毫无兴趣可言,但这种厌烦感却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最后,校方终于解雇了我,理由是我与学生无法沟通。当时,我非常气愤,所以痛下决心,走出校园去闯一番事业。这样,我才找到推销员这份自己胜任并且感觉愉快的工作。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不被解聘,也就不会振作起来!基本上,我是很懒散的人,整天都得过且过的,校方的解聘正好惊醒了我的懒散之梦。因此,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当时被人家解雇了。要是没有这番挫折,我也不可能奋发图强,闯出今天这个局面。"
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但在有些事上,过度的坚持,会导致更大的浪费。若是我们违背自己的本质,不尊重自己的独特性,那么你怎么变成一个大富翁,艺术家,企业家,演说家,手艺超群的厨师,广受欢迎的年轻人?
每一个人对境遇的看法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需要、希望和价值观,也有着不同的优点。若是我们违背自己的本质,不尊重自己的独特性,那么不管我们怎样努力,我们永远和顺境无缘。
你的本质和你的成功是分不开的。许多人牺牲了自己的本质,去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就是他们不能成功的原因。应该做老师的人做了企业家,应该做企业家的人却跑去当老师,应该做管理员的跑去做推销员,做管理员的却是那些应该做律师的人,做律师的应该做医生,当医生的却应该自己创业做老板。假如你不清楚自己的本质,不明白自己的需要,那么你很可能作出和你的需要完全相反的选择。
人生选择方向后,要学会检验。适时调整,才能选择正确方向,要用冷静的开阔的胸怀面对每一个关键的选择。
遇事要冷静,以不变应万变
人生一世,不如意的事情总是如影随形,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失败,如何面对,关键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只有冷静面对,有的放矢,才能成为真心英雄。如果整天忧愁、痛苦、烦恼、大发雷霆,只能导致心情更加恶劣和不冷静,结果只能是深陷于灰暗的阴影中。
古人形容将帅风度时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心态历练到这种境界,才能处变不惊,机智地处理各种复杂局面。这样,你的人生才能无往而不胜,才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大,成为强者。
《菜根谭》中说:“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只有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社会,才不会随波逐流,被物欲所迷失,为荣利所缠缚。“权贵龙骤,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个有名的泼妇,常常大吵大闹,弄得他很狼狈。有一次,他忍受不了妻子的吵闹,就走出家门。他刚走到楼门口,妻子一盆水从楼上泼了下来,把他浇得全身都湿透了。如果这种情况放在平常人身上,定会气得七窍生烟,心情恶劣极了。苏格拉底仍是声色不变,只是幽默地说了一句:“电闪雷鸣之后,总是要下场瓢泼大雨的。”
用微笑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处处享受阳光。苏格拉底的辉煌成就,不是他冷静性格带来的必然结果吗?冷静的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
眼前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能以最快的速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新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新的决策,并立即付诸实施。他们在任何情况下心态都非常好,既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也不会在逆境面前忧心如焚、食不甘味。
香港恒生银行于1965年曾经遭遇过毁灭性的打击。当年2月,在银行口,市民天天排着长队,纷纷前来提取他们的存款。与此同时,有关恒生银行的各种不利传言到处传播,更使得人心惶惶,提款风波日益扩大化。
总经理何善衡处变不惊,派出银行的大批职员去向市民解释、劝说,以定市民的情绪。他还别出心裁地在银行大堂堆起一大堆钞票,以向世人表明银行有充的资金来应付眼前的危机。同时,他四处奔走、多方求援,以筹措更多的资金,力保银行的局势。但即使这样,挤提的风波仍是一浪高过一浪,银行时刻面临着破产的风险。何善衡不得不作出了痛苦的决定,把银行的大多数股权转让给汇丰银行。在汇丰银行的强力支持下,挤提风波终告平息。
何善衡把银行从生死边缘挽救回来,为日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冷静的性格、良好的心态,任意蛮干,只图一时痛快,结果只能是断送自己的前程。不计得失、忍辱负重,冷静地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才能迎来光辉的明天。
在商场上,没有冷静心态的商人绝对不会是成功的商人,心浮气躁、头脑发热、盲目投资,都会招致极其严重的失败。要冷静、有耐心,要像气功大师那样,做到心静如水,耐得住寂寞,等来更大的商机。
香港首富李嘉诚成立了一家卫星电视公司,他把卫视的经营大权交给了儿子李泽楷,来试试儿子的经营才能。卫视经营是相当不容易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许多人都担心李泽楷会赔得血本无归。甚至还有人别有用心地预言,李泽楷办卫视,至少要亏损30亿元。李泽楷在人们的猜疑声中走马上任。他在自己的办公室安装了一面电视墙,24台电视同时打开,使他能够把当时的所有电视节目都一览无余。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察和充分考虑后,他为公司确定了一个购片的原则:花小钱,买好片。
公司的职员们对此很不理解。李泽楷解释说,只要放弃当前最热门的影片,专门选购那些质量上乘但已经过时的旧片来播放,就能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职员们对此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他的部署去做了。那些旧片虽已过时,但却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播放纪录,有不少观众对它们很感兴趣,愿意重温历史。更重要的是,他还特别重视那些虽在国外红极一时但在香港电视台却从未播放过的旧片,以极低的价格买进后在卫视台播岀,立刻吸引了不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