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遗失的宝藏2安卓版本 > 第四章 沉睡海底的宝藏(第3页)

第四章 沉睡海底的宝藏(第3页)

靠近“圣玛格丽塔”号中心的地点,1980年5月25日,“卡斯第连”号的潜水员们碰到了一条“富矿带”:11块大金块,4块小金块,一个大金圆盘的一部分重50磅,5枚小埃斯库多金币,6块小银锭,两块古巴铜锭和581枚银币。7月8日可被称做为“金项链日”。当潜水员潘他·卡林在一块钢锭周围用手摸索时,突然一根大金链跃了出来,接着一根接一根,全附在一起缠成一个金团——共有15根之多。最大的一根有l49装饰链接。“维格罗娜”号泊在附近,不久又发现6块金块和一个金盘。

1981年深秋,“圣玛格丽塔”号出水的全部财宝证实,它们是撒在一条长4000英尺的航道上。单是黄金——56块、盘、条,重118磅。费西同他的水手们同时还发现l80米长的金链和56枚金币,这是在当今从西班牙船中打捞出数量最多的一次。但是,至今仍有大量的珍宝遗留在海底,等待人们寻找和打捞。

6。海底的“克洛斯维诺尔”珍宝

200多年以来,渴望得到“克洛斯维诺尔”号沉船上巨额财宝的人,始终没有停止过他们的海上探宝活动。因为这个传奇式的海难事故中所提到的财宝之多,实在太吸引人了,请看下列清单: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翡翠19箱,价值51。7万英镑;金锭,价值42万英镑;金币,71。7万英镑;白银1450锭。故事要追溯到1782年6月l5日。那天,有一艘三桅大帆船“克洛斯维诺尔”号离开锡兰(现在的斯里兰卡)港,鼓着满帆在烟波浩淼的印度洋上航行。船上有l50名乘客,还有上面所列贵重物品。8月4日,当航行到非洲东南角沿海时,一阵强劲的风暴把船吹向海岸。帆船在风、浪和潮水的共同作用下,迅猛地向着悬崖峭壁冲击。尽管船长采取了应急措施,终于无济于事,木船被撞得粉碎。134人仓皇跳入大海,挣扎着上了岸。不久,这艘千疮百孔的帆船,便带着巨额的财宝和几个未能上岸的水手,葬身海底。遇难地点距好望角约507海里。

一部分登岸的水手情况也不妙。岸边是荒无人烟的热带森林,生存是很困难的。他们为了战胜死神,分成3个小分队在山林中挣扎,用野菜充饥,希望能向好望角靠近,以求生计。但是,不幸得很,一些人死于野兽之口,另一些人又死于野菜中毒,到达好望角时,只剩下6个幸存者了。事后,他们把海难经过和丛林历险写成书,流传于世,引起轰动。但是,最使人们感兴趣的,却是那船上的巨额财宝,它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探宝者前往寻觅。

1787年,人们首次对沉船进行搜索和打捞,但因找不到沉船的确切位置,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1842年,一位船长与10位马来亚潜水员合作,在沉船海域寻找了10个月,终于发现了沉船残骸,并踏上了沉船甲板,但未能掀起沉重的货舱盖。他们向英国皇家海军求助,也由于当时潜水技术的落后而无能为力。过了不久,沉船渐渐被泥沙掩埋了。

到了l905年,一些水下探宝者组成“克洛斯维诺尔号打捞公司”,雇佣了一批打捞人员前去勘查,用钻机取样法找到了沉船,在钻取的泥芯中有250枚古钱币,并从船上层甲板上取下了l3门大炮,总算是有了不小的收获。但埋藏在深处的财宝,由于人不能长期潜入水下作业,因而无法寻得。

1921年,又有人组织“打捞公司”。由于发起人曾是一位陆上黄金采矿者,熟悉矿井隧道开凿方法,准备从岸边开凿隧道通往海底,再在船底打洞捞金。足足花了3个月时间,经过艰苦的凿岩作业,才在40米深处开凿了一条210米长的隧道,终点正好在沉船底下9米深处。当向上开凿时,还未接触船体,比较松软的海底沉积层塌陷了,海水涌进了隧道。曾有一名勇敢的潜水员进洞,摸到了木质船底,但潜水员因无法在水下久留而无法捞金。巨额开支没有得到补偿,结果“打捞公司”被迫破产。随着时间的流逝,隧道也塌崩堵塞,渐渐消失了痕迹,最后沉船位置也无人知晓了。

几十年过去了,一些人寻找海底沉宝的梦并没有破灭。随着打捞能力的提高,促使一些人还想重整旗鼓,似乎有不拿到沉宝誓不罢休的决心。然而,“克洛斯维诺尔”号现在究竟在哪里呢?它上面究竟有没有如此巨量的财宝?这些财宝是否已有人偷偷地捞走了呢?这对渴望寻宝的人们来说,仍然充满着谜。

7。“玛迪亚”号沉船上的艺术珍品

1907年,一位希腊的海绵打捞工人,在北非突尼斯东部的玛迪亚海的水深40米的海底,看到了像军舰大炮样子的沉积物。从此开始,潜水工人们又在附近海底发现了很多双耳陶瓶和青铜制品的碎片。打捞上来的文物向当时法属突尼斯的海军司令官杰·拜姆海军大将做了报告并将文物移交给官方,拜姆动员了潜水员进行调查。其结果证明被看成海底大炮的沉积物并不是大炮,而是希腊浮雕的大理石伊奥尼亚式圆柱。

这一发现在欧洲的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为20世纪初考古学调查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大的实习机会,并为其开始方法的摸索和实习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在法国海军的帮助下,突尼斯当局集中了希腊、意大利的一流潜水员,从1908年到1913年共进行5次调查。

对于距陆地6公里,海流非常急,而且水深40米的海底调查作业来说,技术上受到各种限制,而且沉船完全被埋在海底淤泥中,使发掘作业极为困难。沉船中,有最早报告说得像大炮的大理石圆柱,共6排约60根,还凌乱地散布着柱头、柱础以及其他大理石的建筑材料和雕像等。虽然打捞上来了双耳陶瓶等部分文物,但大部分遗物仍然留在了海底,调查没有最后完成。

当时的潜水技术和调查方法不能绘制出能将船体复原的实测图,也不能将船体打捞上来。尽管如此,潜水工人们仍然打捞出了各种文物,并在海底淤泥的清除过程中,搞清了下面厚约20厘米的木材堆积层和其分布范围,并确认了这是船的甲板,还了解到打捞上来的遗物是甲板上的货物。在甲板下的船舱里装满了大量的细小贵重品,在更下面的船舱中贮藏着很多大理石艺术品,其中主要有希腊雕刻家加尔凯顿(约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的刻有“波埃特斯”铭文的“海尔梅斯”青铜像和同样大小的“奔跑的萨尔丘斯洛斯”青铜像、大理石“阿弗洛迪式”半身像、牧神“波恩”的头像等。此外,还有烛台、家具等日用品和希腊阿提加工精美的酒杯。其中带有铭文的“海尔梅斯”像被认为是希腊时代著名的珍品。

这艘沉船据推测,是满载罗马从希腊掠夺的艺术品及其他货物的大型运输船,船从雅典的皮莱乌斯港出航,在驶往罗马的途中,向南漂流而沉没。该船长36米多,宽10米多,恐怕是无桨的椭圆形帆船。从当时的造船技术看,似乎是为了运送想象不到的沉重货物而设计的。其年代根据遗物的研究推定,在公元前2世纪末到公元前1世纪初。

随着对遗物的文化性质及船体构造的研究,玛迪亚沉船逐渐在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据有关专家考证,该船是公元前86年征服掠夺雅典的罗马执政官鲁希阿斯·斯鲁拉有组织地将掠夺品满载运回罗马,而在途中遇到暴风,漂流到玛迪亚海域沉没的货船。

当时,斯鲁拉是罗马共和时代的猛将,深得人民的拥护。他在凯旋罗马时经常带回众多的俘虏和战利品向民众夸耀,以求得狂热的欢迎。据说他在当时已获得很多的战利品,但为了掠夺,他又率领罗马军队进一步侵入了古希腊象征的雅典。他在那里下令拆毁奥林匹亚的一座神殿,将大理石建材和雕塑装上运输船队送往罗马。有的史学家说,他打算用这些战利品在罗马复原神殿,以作为他的胜利纪念碑装点城市。据说这一船队绕行到意大利半岛与西西里岛之间的墨西哥海峡时,突然遇到风暴,其中一艘向西南方向漂流至北非近海沉没,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安眠在海底厚厚的淤泥之下。估计至今仍有大批珍宝沉睡在海底等待打捞。

10.埃及艳后的海底沉城

埃及艳后克丽奥佩托拉七世与恺

埃及艳后即克丽奥佩托拉七世,又译克利欧佩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前30年8月12日)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是为保持国家免受罗马帝国吞并,曾色诱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马克·安东尼。

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尼罗河畔的妖妇”,是“尼罗河的花蛇”;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世界上所有诗人的情妇,是世界上所有狂欢者的女主人;罗马人对她痛恨不已,因为她差一点让罗马变成埃及的一个行省;埃及人称颂她是勇士,因为她为弱小的埃及赢得了22年的和平。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克丽奥佩特拉自杀身亡,据传说,克娄巴特拉是用一种叫角奎的毒蛇来自杀的。至于克娄巴特拉是用何种方式自杀的,至今尚无人能证明。随着克娄巴特拉女皇的死,埃及作为世界最强大帝国也成了历史。此后,虽然亚历山大城依然是埃及的首府,但是却受罗马帝国统治。传说1500年前,一场巨大的地震使亚历山大这座古城沉没于海水之中。

20世纪后期,为了重现亚历山大城的辉煌,海洋探险家弗兰克·戈迪奥和他的探险队开始了惊人的海底探险。1992年,戈迪奥和他的欧洲海洋考古学院得助于最先进的海底工具接近海底的物体。他们先进的海底工具不仅可以为海底工作特别设计声呐定位仪、全球定位系统,还可以测出水下磁场最微小的变化,正确判断埋藏的物体。在仔细梳理了Antirhodos岛的河床后,戈迪奥确信他们发现的石灰石海底建筑物就是史料记载的亚历山大古城。在一个淹没的半岛,他们还找到了一个同克娄巴特拉的府邸一样雄伟壮观的建筑。无疑,戈迪奥认为那是安东尼的避难所。虽然凭借先进的工具戈迪奥的探险队找出淤泥掩盖下的大宗物体,然而,他们发现的这座沉睡了千年的宝藏能见度非常的低,到处是污水、污物,潜水员除了看到几米外的地方外根本无法看得更远。后来,没有人可以对这里的海港做详尽的探察,因为埃及军队一直把这里的海港用作一级戒备的军事区。

后来,戈迪奥的探险队取得当地政府的允许,在发现公司的资助下再次得以钻到水下探个究竟。然而,这次的发现却和上次不一样。这次探险队发现,原来发现的所谓的安东尼府邸只是个无比巨大的暗礁。于是,戈迪奥不得不改变战略。他不再一味地依靠仪器来判断,而是开始依靠人来完成判定工作。很快,就有探险队员发现了一个古时的葡萄酒器和一个双耳细颈酒罐。在这些器皿的附近就是古码头,接着石头铺的古老路面也显现出来了。随后,

埃及艳后的海底沉城亚历山大城里的雕像、街道等都慢慢显现出来了。就这样,埃及克娄巴特拉女王和情人的爱巢、这座极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家古城获得重生。

在过去的几年里,戈迪奥和他的探险队发现了一大批令人惊叹的史前占物,尤其是雕像方面的收获甚丰。在海底,戈迪奥和他的探险队的发现主要有:两座狮身人面像,其中一座是克娄巴特拉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城市码头的木质遗迹;一座比真人还高的白色大理石全身像,它是神化了的托勒密皇帝;古埃及主掌生育和繁殖的女神伊希斯的雕像;一个巨大的黑花岗岩头像,它是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此外,还发现了一艘属于Antirhodos私人海港的沉船。后来,为保护文物,生动记录历史上传奇人物风姿的雕像又被送回沉静的海底。

无疑,戈迪奥的发现为这座海底沉城提供了第一幅可视地图。然而,许多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城的雄伟并非几条街道、几座雕像,戈迪奥的发现只是冰山的一角罢了。

9。“黄金船队”沉宝

船队在维哥湾海战中被摧毁

菲利普五世

由于西班牙财政状况日渐窘困,国王菲利普五世1702年命令南美洲西班牙殖民政府把上缴和进贡的金银财宝用船火速送往西班牙塞维利亚。这样做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这是因为,横渡大洋运送这批价值几百亿法郎的财宝必然要有一支引人注目的部队,而当时西班牙和英国正处在交战之中。尽管如此,十七艘满载着从秘鲁和墨西哥掠夺来的金银珠宝的大帆船还是在1702年6月12日离开了哈瓦那,朝西班牙领海进发了。这就是西班牙历史上著名的“黄金船队”。

但“黄金船队”确在大西洋维哥湾被英国人击沉,从而留下探宝史上一大遗案。当时,一支由17艘大帆船组成的庞大船队遵命载着从南美洲掠夺的金银珠宝火速运回西班牙,其间将经过一段最危险的海域,在6月的一天,正当“黄金船队”驶到亚速尔群岛海面时,突然一支英、荷联合舰队拦住去路,面对由150艘战舰组成的英荷舰队,“黄金船队”决定驶向维哥湾暂时躲避一下。当时最简单的做法是立即把金银财宝从“黄金船队”上卸下来,改从陆路运往马德里。这样就不会出现多大问题了。可是当时西班牙当局规定,凡从南美运来的东西必须先到塞维利亚接受验收。因此,不能从“黄金船队”上卸下物品。不过在玛丽·德萨瓦皇后的特别命令下,国王和皇后的那部分金银珠宝还是卸了下来,从陆路运往马德里。

“黄金船队”在维哥湾平静地待了一个多月。10月21日,150艘英荷联合舰队在鲁克海军上将的指挥下,对维哥湾突然发起了攻击。3万名英荷大兵,在31l5门大炮掩护下,很快就消灭了港湾沿岸的守军,摧毁了炮台和障碍栅。据说,面对眼前的金银珠宝,英荷联军的战斗力骤然增强了10倍。不到几小时,西班牙军队就全线崩溃。“黄金船队”总司令贝拉斯科做出了一个绝望的决定,下令烧毁运载金银珠宝的大帆船。被焚烧的大帆船和其他被击中的战舰把维哥湾烧成一片火海。很快就控制了战场的英荷联军尽力想扑灭大火。他们救出并拖走了几艘大帆船,但是绝大部分帆船都已葬身大海。

第3天早上,英国潜水员就开始冒着风险潜入海底,捞回了一些战利品。但是,在西班牙地面突击队的炮火下,英荷联军不得不放弃打捞工作。

这批财宝究竟有多少?据被俘的西班牙海军上将恰孔估计:约有4000辆5000辆马车的黄金珠宝沉入了海底。尽管英国人多次冒险潜入海下,也仅捞上很少的战利品。于是,这批宝藏强烈吸引着无数寻宝者。从此,在近1000海里的海底,出现了一批批冒险家的身影,他们有的捞起已空空如也的沉船,有的却得到了纯绿宝石、紫水晶、珍珠、黑琥珀等珠宝翡翠,有的仍用现代化技术和工具继续寻觅。随着岁月推移,风浪海潮已使宝藏蒙上厚厚泥沙,众多传闻又使宝藏增添了几分神秘,无疑给冒险带来了太多的麻烦。

不幸的是那部分由陆路运往马德里的财宝,在途中有一部分被强盗抢走。这部分约l500辆马车的黄金,据说至今仍被埋藏在西班牙庞特维德拉山区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这显然又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梦想发财的人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