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率领70余名奴隶逃出了角斗士学校,他们来到维苏威火山,扯起了起义的大旗。当年,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灾荒,破产的农民不计其数,怨声载道。所以消息传开后,附近地区的奴隶和农民都纷纷来投奔他。起义队伍一下子就发展到了1万多人,斯巴达克被推举为领袖。
由于斯巴达克的军队渐渐形成了燎原之势,罗马统治者们慌了手脚,急忙派克劳狄率3000人的强大军团包围起义军所在的维苏威火山,并封锁了下山的唯一一条路,企图逼死起义军。但具有非凡指挥才能的斯巴达克打败了罗马军队,并很快占领了亚平亨半岛南部的广大地区,随后又打败了另外两个前来镇压的军团。而这时,他的起义队伍也迅速扩展到了12万人。
不久,斯巴达克率领军队南下,逼近罗马城。元老院再度恐慌起来,立即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派出大名鼎鼎的奴隶主克拉苏(公元前115~前53年)前去镇压,斯巴达克没有被吓倒,他指挥义军巧妙地冲破了克拉苏的阻击,然后挥师南下,直奔西西里方向而去。但是,由于事先答应提供船只的海盗背信弃义,起义军无法渡过海峡登上西西里岛,被困在沿海一条狭小的地带上。这时,得意忘形的克拉苏以为全歼义军的好时机来了,下令修建了一条深沟,并用土垒起了一道“克拉苏防线”,企图将起义军包围在防线里,一网打尽。可是克拉苏做梦也没想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斯巴达克率领义军冷不防地成功突破了“克拉苏防线”,胜利即将在望,但就在这关键时刻,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裂,几万名高卢人和日耳曼人出走,而他们又被克拉苏全数歼灭,这极大地削弱了义军力量。此时,另一支由庞培率领的罗马军队也赶到了。起义军又一次陷入包围之中。
公元前71年春,双方在阿普晨亚进行了最后一次决战,战斗异常残酷,斯巴达克身先士卒,决心杀死克拉苏,但由于大腿受了重伤,只好在地上屈着一条腿继续战斗。在罗马军队的疯狂围攻下,6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约5000名斯巴达克起义军逃往北意大利,不幸在那里被庞培消灭;6000名俘虏被罗马人钉在从罗马城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但是,一些分散而没有统一领导的起义队伍在意大利许多地区仍然坚持战斗达10年之久。
帝国日落——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达到鼎盛,甚至把地中海都变成了帝国的内海。然而,到了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全面的社会、经济危机。奴隶制经济已无利可图,帝国经济日益衰退,奴隶起义风起云涌,帝国政治也陷入危机,王朝更替、帝王废立如同走马灯。大量外族人也开始侵入帝国。在这种背景下,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帝国首都迁往东方的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但这一措施也不能阻止罗马帝国的衰亡。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皇帝去世。他留下遗嘱,把帝国版图划分为东西两部,让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统治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拥有从黑海到亚得里亚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迷亚以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首都设在君士坦丁堡(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个国家后来又叫做拜占廷帝国,它一直存在到公元1453年。西罗马帝国的领土比东罗马帝国要大一些,包括现在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比利时、英国的大不列颠、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的西北、地中海的整个西部,以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的北部。首都仍设在罗马。两个帝国形成后,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命运。由于东部地区相对较为稳定,拜占廷以新的社会形态跨入中古时期,又存在了1000多年。而西罗马帝国受到日尔曼人的冲击,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就很快灭亡了。
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最直接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的侵入。公元408年,一支西哥特人在他们的首领阿拉列的率领下,侵入意大利北部,向罗马挺进。不久,西哥特人占领了罗马的港口奥斯提亚,断绝了罗马的粮食来源。罗马城内人口众多,立刻陷入饥荒,随后又爆发了瘟疫,死者众多。罗马元老院迫不得已派人去向阿拉列求和,献出黄金5000磅,白银30000磅,绸料4000匹,皮革3000张,东方胡椒3000磅,又提交一些贵族做人质,才换取西哥特人的解围,被允许到港口买粮。和平是短暂的。公元410年,阿拉列决定打进罗马城并向士兵们宣布:攻进罗马,可以任意抢劫三天。一个雷电交加的夏夜,城里的罗马奴隶为攻城者打开了城门,号称“永恒之城”的罗马陷落了。三天三夜的洗劫,四面八方的大火,使巍峨的殿宇、壮丽的宫室化成了焦土一片。西哥特人是贪图罗马的财富才进攻罗马的。他们并不打算长期占领这座城市,当然更没有管理整个帝国的思想准备。在入城的第六天,他们就放弃了罗马,向意大利南部推进,打算渡海远征西西里,再去非洲。但是阿拉列突然病死,使西哥特人远渡的计划没有实现。后来他们在西罗马帝国的西南———今天的西班牙北部,建立起西哥特王国。
这以后,在西罗马帝国广大的领土上,东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勃艮人、盎格鲁撒克逊人陆续建立起一个个“蛮族”小王国。西罗马帝国犹如高坝坍塌,陷入了土崩瓦解的境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废黜,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它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从此,欧洲进入封建社会。
三、历史难解之谜
罗马城是如何起源的
在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市政博物馆,收藏了一尊母狼哺育两个婴儿的青铜像。母狼四肢健壮,神态凶残,洋溢着野性的生命力。那颈部卷曲的毛,下垂的乳房和消瘦的腹部以及肋部都塑造得极为真实。母狼整体的神情警觉而威严,象征了罗马人坚毅冷峻的民族性格。在它的腹下,有两个可爱的男婴,正抬头吮吸着母狼的奶头。这尊铜像蕴含的是一段罗马建城的传说。
在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城的一个王子埃涅阿斯逃出特洛伊城后来到了意大利,并娶了当地国王拉丁努斯的女儿拉维尼来为妻。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在意大利中部一个名叫“拉丁姆”的地方建立了亚尔巴龙伽城,并成为了这里的国王,此后王位世代相传。
当国王努米托尔在位时,王室家族发生内讧。他的弟弟阿穆留斯篡夺了王位,并下令杀死努米托尔的儿子,还将努米托尔的女儿西尔维娅封为圣女。依据当时的规定,圣女是不能结婚的。阿穆留斯以为这样一来,就能断绝了他哥哥的后代,再也没有人向他复仇了。但后来西尔维娅却与战神玛尔斯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对阿穆留斯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消息,于是他下令把这对双胞胎婴儿投入台伯河溺死。
不料,河水却把婴儿篮子冲上岸边,搁浅在一棵无花果树旁。这时恰好有一只母狼到河边饮水,寻着婴儿的哭声而宋。这只母狼通人性,慈爱地低下头,用长长的舌头舔干了孩子的身体,又用自己的奶喂饱了他们。
后来,国王的一个牧人发现了这对孩子,把他俩带回去交给妻子抚养,并给他们取名,一个叫罗慕洛斯,一个叫勒莫斯。兄弟俩一天天地长大,他们从牧人那里知道了自己的不平凡身世,决心杀死篡位的阿穆留斯。
阿穆留斯的统治非常残暴,两兄弟一发动起义,很快就聚集了大批人。他们最终杀死了阿穆留斯,把政权交还给了自己的外公。兄弟二人不想依靠外公,决定带领自己的人马建立一座新城市,而新城市的地点就是他们出生时被抛弃的地方——帕拉了山冈。
不幸的是,在新城建立之后,兄弟俩为了争夺统治权发生了激烈争执,哥哥杀死了弟弟,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为罗马。这件事据说发生在公元前753年的4月21日,古罗马人把这一天作为开国的纪念日。
为什么说“条条大道通罗马”
人们常用“条条大道通罗马”来比喻事物具备多种可能性。其实,这种比喻的说法并不是随意杜撰和臆造的,曾几何时,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条条大道通罗马的事实。
古罗马时代有着规模宏伟的交通运输网,各交通运输大道一般都以罗马城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四周围地区延伸。公元前312年,为适应版图扩展和势力延伸的需要,在监察官阿庇乌斯的主持下,罗马人修筑了第一条高水准的罗马式道路——阿庇乌斯路。这条大道从罗马南下直达意大利工业中心卡普亚,之后不久,罗马又修了一条北上的弗拉米乌斯路,直达亚得里亚海滨的北方重镇阿里米昂。再从这条北上大道延伸至波河流域,就可与法、德、瑞士、奥地利等地相联,通达之途更为广阔。
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展和势力的延伸,罗马人也将公路筑向了四面八方,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有四条大道建成,它们是奥莱莉娅大道,它以罗马为起点,向西北直达热那亚;弗拉米尼亚大道则向北至亚得里亚海岸,与埃米利亚大道接通;还有瓦莱里亚大道,它东向横穿了亚平宁半岛;最后一条称为拉丁大道,它沿东南方向走去,在卡普阿附近与罗马的第一条大道阿庇亚路接通。除了这四条干线外,还修有各条支线,通往帝国的东南西北。
公路随着罗马人的足迹在延伸。公元前145年一条通往希腊和小亚细亚,并与古波斯御道相连通的爱纳格提亚大道建成。征服北非名城迦太基后,罗马人又沿地中海南岸修筑了在高卢以里昂为中心,在不列颠以伦敦为中心的道路网,还在西班牙沿伊比利亚半岛周围修筑了环形大道。
有这么多的高水准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所以也就留下那句“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罗马人的公路随帝国的扩张而延伸,而总长达8万公里的罗马公路为罗马的征服以及罗马文明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到了中世纪,罗马的公路系统又为全欧洲所利用。
凯撒被刺之谜
恺撒成为罗马执政官之后,法律规定他坐在黄金象牙宝座上处理公务,他的画像同天神放在一起。他获得了无限期的独裁权力。
有些人看出,恺撒的权力愈来愈大,总有一天会戴上皇冠的。因此,他们组织子阴谋集团,决心除掉他。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的妻子卡尔普尔尼亚在睡梦中突然哭泣起来。恺撒急忙叫醒她,问她为什么哭。卡尔普尔尼亚说,她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恺撒被别人刺死了,尸体躺在她的怀里,而且还在流血。罗马人大多相信,梦是神灵的启示。因此,卡尔普尔尼亚哀求丈夫这一天千万不要去元老院,恺撒在妻子的一再哀求之下,准备派自己的亲信马克·安东尼去元老院通知取消会议。这时,居心叵测的布鲁图突然来访,他花言巧语劝说恺撒自己亲自去元老院宣布取消会议,恺撒被他的话打动了,于是亲自前往元老院。
恺撒单身赴会,没有带卫队来。当他刚刚在宝座上落座,一伙阴谋者立刻围拢在他身边,他们个个身藏短剑。这时,一个人跑到他面前,伸手抓住他的紫袍,仿佛有事要向他请求,原来这是动手的暗号。阴谋者们一拥而上,纷纷掏出短剑向恺撒猛刺。恺撒没带任何武器,他奋力夺下紫袍,进行反抗。他的腰部中了一剑。接着,一剑又刺进了他的大腿。他看见这一剑正是他最信任的布鲁图刺的,不由得惊呼:“啊,还有你,布鲁图!”他放弃了抵抗,颓然倒下,用紫袍蒙面,听任他的仇敌乱刺、乱砍。他一共被刺23处。其中3处是致命的。
恺撒被刺死之后,布鲁图作为凶手之一宣称:“我爱恺撒,但我更爱罗马!”可是出乎他意料,罗马没有一个平民对恺撒之死感到高兴。人们面对手持血淋淋的短剑的凶手表现出少有的冷漠与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