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两手空空的时候,不妨问一问:我真的一无所有吗?
美国船王丹尼尔o洛维洛从小就和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梦想自己能成为l名“船王”,但他是个穷光蛋,连买一条旧船的资金也没有,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借鸡生蛋”的办法。
他打算向银行贷款把一艘货船买下来,改装成油轮,因为载油比载货更有利可图。
银行的人看了看他那磨破的衬衫领子,问他有什么可做抵押。洛维洛将自己的打算告诉对方:他将把油轮租给一家石油公司。他每个月收到的租金,正好可每月分期还他要借的这笔’款。因此,他建议把租契交给银行,由银行向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这样就等于他在分期还款。
这种做法听起来有些荒唐,银行好像是不应该接受的。但实际上,这对银行还是相当保险的。
洛维洛本身的信用也许不是万无「失,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银行可以假定石油公司按月付钱没问题,
除非有预料不到的重大经济灾祸发生。退一步说,假如洛维洛把货轮改装成油轮的做法失败了,但只要那艘老油轮和那家石油公司继续存在,银行就不怕收不到钱。
结果,银行就这样把钱借给他了。
洛维洛用这笔钱买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改装成油轮租了出去,然后用这艘船作抵押,又借了一笔钱,再去买一艘船。
这种做法延续了几年。每当一笔债付清之后,洛维洛就成了某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去,而由他放入自己的口袋。
他的资金状况,他的信用程度,他的衬衫领子,都迅速改变了。
他没掏一分钱,便拥有了一支庞大的船队,并成为世界著名船王。
就像练武功一样,境界不高的人,再怎么练,武功也高不到哪儿去。那些目光短浅、极端自私的人不可能将此招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他们只管如何借到钱,从不考虑怎么还,往往是借东家,欠西家,到了该还钱时,又东躲西藏,推三阻四。其实,这不叫“借鸡生蛋”,而是杀鸡取卵,自绝财路。更有甚者,钱一到手,便来个“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种做法已属诈骗,更是等而下之,不足为论。
如果拿定主意要用此法,在正式运用之前,应先积累信誉。平时只要有合适理由,就去向银行或私人借钱,并保证到期归还。即使信誉已经很好,任何时候都能借到钱,做这种准备也没坏处。?
在借钱之前,要先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量力而行。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哪怕开始的起点不高,迟早也能做大。
万一生意遭受挫折,造成偿付困难,要尽量取得债主的同情和支持,重新商榷还款期限,并在还款期限内陆续偿还部分欠款,以安其心,并表示自己的诚意。要知道,信誉是你的财源,只要信誉还在,哪怕不名一文,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躲避债务将使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誉毁于一旦,那往往意味着彻底的失败。
点滴悟语:
“借鸡生蛋”的要点在一个“借”字,必须以信誉作保障。洛维洛之所以能借到钱,是因为他巧妙地利用了石油公司的信誉,并提出了合理的方法,使还钱有保障,并在借与还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树立自己的信誉。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信誉越好,借钱越容易,生意才能越做越大。
5。抓住信息,从信息中挖金子
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就是我们创业的基础。所以,捕捉信息,就是成功创业的点子之一。香港假发业之父刘文汉先生,就是因为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在生意场上大获成功。20世纪60年代中期,不满足于经营汽车零件的小商人刘文汉去美国旅行,考察美国的市场,同时也想学一学经商之道。有一天,他去克利富兰市的一家餐馆跟两位美国朋友共进午餐。美国人一边吃一边谈着各自的生意经,一位无意间提出“假发”两个字。刘文汉心中一动,脱口叫道:“假发?”美国商人又一次补充道:“假发,是的,我想购买13种不同颜色的假发。”
就是餐桌上这席普通的谈话使刘文汉开了窍。他充分利用自己敏捷的思维,很快就作出正确判断:假发中大有文章可做,这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商机。
回到香港,刘文汉立刻着手调查制造假发的原料来源。经过调查研究他发现,从印度和印尼输入入发,在香港制成各种发型的假发,其成本相当低廉,最贵的每个不超过11港元,而
一个假发的售价却高达数十美元。刘文汉喜出望外,立即决定在香港创办假发工厂。制造假发需要技术专家,刘文汉听说有个专门为演员制造假发的师傅,便不辞辛劳地去请这位师傅出山。但是,这位内行高手说,制造一个假发需要用三个月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刘文汉的思维并没有就此停下,他在头脑中飞快地将手工操作与机器操作联系起来,终于想出了办法。
刘文汉先是把那位内行师傅请来,又招来一批工价低廉的女工,精通机械之道的他立即着手改造出假发制造的操作机器,然后手把手地教那些工人们操作。就这样,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假发的工厂诞生了,各种颜色、式样的假发大批量生产出来。消息在市场上不胫而走,订货单像雪片般地飞到了刘文汉的工厂里。到了1970年,刘文汉的假发工厂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亿港元。
从刘文汉先生成功的经验来分析,如果不是仔细观察和分析研究,他就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当然,他的顽强意志、相机而断以及所具有的相关知识,也为他的成功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刘文汉成功的事例中,敏锐的洞察力起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如果是一般人,很可能很随意地放过这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大有潜力的信息,而刘文汉先生不仅捕捉到了它,而且还进行1了缜密的考虑,确定了自己经营的目标,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金娜娇,京都龙衣凤裙集团公司总经理,下辖9个实力雄厚的企业,总资产巳超过亿元。她的传奇人生在于她由一名曾经遁入空门、卧于青灯古佛之旁、皈依释家的尼姑而涉足商界。
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才使她能从中国传统古典中寻找到契机;又是她那种“打破沙锅”、孜孜追求的精神才使她抓住了一次又一次创业机遇。
1991年9月,金娜娇代表新街服装集团公司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在返往南昌的回程列车上,她获得了一条不可多得的信息。
在和同车厢乘客的闲聊中,金娜娇无意得知清朝末年一位员外的夫人有一身衣裙,分别用白色和天蓝色真丝缝制,白色上衣绣了100条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金龙,长裙上绣了100只色彩绚烂、展翅欲飞的凤凰,被称为“龙衣凤裙”。金娜娇听后欣喜若狂,一打听,得知员外夫人依然健在,那套龙衣凤裙仍珍藏在身边。虚心求教一番后,金娜娇得到了“员外夫人”的详细住址。
这个意外的消息对一般人而言,顶多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有谁会想到那件旧衣服还有多大的价值呢?知道那件“龙衣凤裙”的人肯定很多很多,但究竟为什么只有金娜娇才与之有缘呢?用上帝偏爱金娜娇来解释显然没有道理。重要的在于她“懂行”,在于她对服装的潜心研究,在于她对服装新品种的渴求,在于她能够立刻付诸行动。
金娜娇得到这条信息后心更明眼更亮了,她马上改变返程的主意,马不停蹄地找到那位年近百岁的员外夫人。作为时装专家,当金娜娇看到那套色泽艳丽、精工绣制的龙衣凤裙时,也被惊呆了。她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款式的服装大有潜力可挖。
于是,金娜娇来了个“海底捞月”,毫不犹豫地以5万元的?
高价买下这套稀世罕见的衣裙。机会抓到了一半,开端比较运气、比较顺利。
把机遇变为现实的关键在于开发出新式服装。回到厂里,她立即选取上等丝绸面料,聘请苏绣、湘绣工人,在那套龙衣凤裙的款式上融进现代时装的风韵。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一年,设计试制成当代的“龙衣凤裙
在广交会的时装展览会上,”龙衣凤裙“一炮打响,国内外客商潮水般涌来订货,订货额高达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