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寂寞的母亲怀着失落无奈的心情走进麦当劳,感受到了微笑和温情,消除了伤感,脸上浮现出久违了的微笑。在晚霞中,年轻的父母牵着一双儿女欢乐地走进麦当劳;礼貌的服务员迅速地准备好客人选择的食物;一家人坐在金黄色与橘红色交织的餐厅里,愉快地享受着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及可口的食物……
麦当劳通过大量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把温情传递给顾客,使顾客一看见金色拱门和可爱的麦当劳叔叔,就想到家,想到温情。
除了对外体现温情,麦当劳对自己的员工同样体现出了大家庭式的温情。麦当劳有个这样的习惯:经理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要直呼其名。在麦当劳,每一个员工都是平等的,从经理到员工都很注重沟通与合作。麦当劳还为员工庆祝生日,邀请其家属来餐厅参观、就餐,这大大增强了麦当劳的凝聚力以及团体协作意识。借助这些活动和举动,麦当劳将自己的企业管理理念灌输到员工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
俗话说:顾客就是上帝。只要“上帝"高兴了、满意了,企业自然也就有源源不断的赢利。麦当劳看清楚了这一商业规律,并且结合所在行业的特点归纳总结出了自己的企业管理理念——“更多微笑,更多温情”。麦当劳从这一理念中得到了实惠,麦当劳的员工也从企业管理理念中得到了实惠。
麦当劳的这一企业管理理念是每一个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企业应该借鉴的。
赢得客户就是赢得市场
在台塑集团,盛传着王永庆的一句话:客户就是市场。不掌握客户,就掌握不了市场。他还把“赢得客户就是赢得市场”作为企业重要的经营理念,要求员工拥有相应的工作态度。
王永庆针对企业的这一指导思想。提出了四个满足客户的必要条件:第一,价格公道,甚至压低价格。第二,品质要符合标准,而且要保持稳定。第三,交货要准时,一定要想办法防止交货误期。第四,服务必须周到。由于是站在公司和客户之间担任沟通桥梁,业务人员必须全盘了解客户的需求。
台塑集团的每一个员工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客户至上”的工作准则。我们常听人家说“顾客就是上帝”、“客户永远是对的”这类语言,但为什么客户一定至上呢?王永庆以付钱和收钱的有趣比喻来说明。他说:“付钱的时候一定是拿着钱的手在上面,收钱的一定是伸手在底下接。手在底下接是表示礼貌。绝对没有倒过来的,倒过来钱就拿不起来了
王永庆还对自己企业的员工这样讲:“产品通过业务人员转到消费大众手中,业务人员就是公司和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一定要站在公司和客户的中间,使买卖双方都居于平等的地位:
基于“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台塑在业务方面采取了以下三种措施:
第一,采取中央集权式的管理制度,由总公司全盘掌握客户的资料和业务动态,借此制订有效的指标,全面带动业务。第二,把客户的投诉当成宝。第三,开办了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招待所,让旅客感受一下台塑集团的产品品质和企业管理理念。
从企业经营理念和员工的工作态度来看,台塑始终把客户放在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创始人王永庆更是一个善于观察、思考的优秀领导者。他在经营米店时就总结出了使客户满意的立足点。并且,台塑还要求自己的员工在与客户打交道时一定要价格公道,品质合格,时间准确,服务周到。
事实上,许多企业家和企业都难以真正做到台塑集团这一点,但是台塑却宁可自己吃点亏,少赚点钱,也要尽全力满足顾客的要求。这是值得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员工都学习的优秀做法,台塑的这一企业管理理念是很值得推广的。
管理大师罗润之说过:“欧美有许多公司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太注重所谓市场,却忽略了要先了解客户。而只有了解了客户需求,才能使公司找到更正确的业务推进方法。”大师的话透露给我们一个真理: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的员工,在自已面对客户或者商业合作伙伴的时候,都要秉持客户至上的工作态度。员工在企业和客户中间要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要为公司和客户双方追求同等的利益,使双方居于平等地位,这样才能实现公司和客户的双赢。
保持灵活的工作态度
1950年,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塑胶厂。这是长江集团的雏形。
经过多年艰苦的用心经营,1957年末,该厂正式更名为长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在1972年11月1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后来,李嘉诚渐渐地将自己的经营范围扩大,涉足地产、能源、基建、零售等领域,逐渐将长江集团发展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大型国际化企业。
在长江集团发展的历中,优秀的内部管理理念是长江集团驰骋商场的坚实后盾。李嘉诚重视企业管理,灵活地利用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创建了一整套独特而又典型的企业管理理念。其中就包括提倡灵活管理。
回顾长江集团创始人李嘉诚的成长过程,他小时候就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那时候,他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他仍然饱览群书。在这些传统的管理理念中,他学到了许多的知识,更领悟到了许多中国传统的做人道理。教师出身的父亲将儒学奉为做人做事的准则。小时候的李嘉诚从父亲那里受益匪浅:“贫穷志不移”,“做人须有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许多儒家的思想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悄悄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儒家思想,重在修身,儒家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这五个字,成为李嘉诚日后做人、处世以及经商过程中主要的指导思想,更影响着长江集团一直以来的发展。
李嘉诚明白,管理这么一家国际化的大企业,不可能自己样样事情都亲力亲为;要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在自己的公司有归属感,安心工作。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你。李嘉诚对员工和客户向来以仁爱为先,讲义气,讲诚信,做生意以和为贵,讲究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些都体现着李嘉诚身上的儒商气质。
1941年,李嘉诚全家迁至香港。面对香港与内地不同的社会环境,李嘉诚逐渐认识到在企业经营中儒家的一部分思想可以用,但并不是全部可用。要立足香港,李嘉诚采取了灵活的经营态度,吸取了许多儒家没有的东西,如西方特有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融会中西文化优点,重视西方制度化管理模式与中国哲学思想的兼容;既讲科学,又重感情。西方的科学化管理可以应付急速的经济转变,但没有人情味,在业绩不太好时会大规模裁员。这样会使员工没有安全感。长江集团融合了中西文化的优点,以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保护员工的干劲和热忱,打造富有人情味的企业文化。
李嘉诚提倡灵活变通的企业管理理念,在港学港,学做港人。长江集团和它的员工灵活的工作态度,使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在无形中给企业和员工不断注入生命力。
从目前长江集团的发展和实力来看,香港特殊的本土文化、工作风格,加上西方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准则,对今日的李嘉诚、长江集团以及长江集团里的所有员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想要成功的企业,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复杂问题。要想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需要灵活的工作态度。李嘉诚以及长江集团的发展经验,向我们证明了“变则通,通则久”这个道理,这同样适用于当今企业。
质量第一,客户至上
上海大众成立于1985年3月,是一家大型的中德合资的轿
车生产企业。它的总部设在上海西北郊安亭国际汽车城,占地面积321。8万平方米,注册资金63亿元,现有员工15000多人。上海大众的实力十分雄厚,八年蝉联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榜首,连续三次被《财富》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外商投资企业”并两次荣登榜首。从这些成绩来看,上海大众的发展正处于稳定的上升之中。追根溯源,优秀的企业管理理念正是其不断成功的一个重大秘诀。
上海大众公司始终坚持在自己的经营中奉行“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企业管理理念,并且把这种企业管理理念落实到了企业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这样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企业带来了许多实惠。所以,上海大众也越来越重视这一企业管理理念,针对其实行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例如,在质量上,上海大众始终坚持“不接受不合格的产品、不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不放行不合格的产品”的准则,及时预防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缺陷,保证“零缺陷”目标的实现。上海大众生产出的每一辆轿车,几乎都能够轻松通过IS09001-2000版国际标准以及VDA6。1标准。这大大提升了企业在顾客心中的形象,也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