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破由奢”,勤俭的美德在福建人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自尊要强的福建人大多是勤俭起家,四海为家打天下。他们勤劳务实、艰苦奋斗、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依靠智慧的胆量加勤劳的双手和自主独行的精神闯荡天下、赢得天下。
1。靠人不如靠己
福建人没有给别人“打工”的习惯,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当老板才会有出头之日,哪怕他们身上只有几百元,他们也要做老板,在福建,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生意。
福建人的精明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那种精打细算是每一个福建人的共同特征。做大买卖也好,小买卖也罢,他们都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是他们率先致富的原因。
福州每年有好几万下岗职工,但下岗的福州人从来不找政府。一方面,是因为福州的市场发育较早,各种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了一部分人。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福州人自主意识强,从来就没有找政府的习惯。福州人说:“自己的事情,干嘛找政府,找市长不如找市场。”
在福州人的脑子里,从来没有遇到困难就去寻求别人帮助的依赖思想,他们总是认为要想创造幸福,不能靠别人,只有依靠自己。
福建商人杨孙西就是其中的典范。
杨孙西生于福建省石狮市,20年代,杨孙西的父亲杨子炯就背井离乡,远渡菲律宾谋生。杨老先生胼手胝足,克俭耐劳,善于积蓄资本,善于捕捉商机。在芸芸的旅外侨胞中脱颖而出,建立起自己的“远大贸易公司”。初时以营销美加面粉为主,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旺。后来也做起了证券交易,成为菲律宾最早的15家证券公司中业绩最亮丽的一家,并且成为菲律宾颇有影响力的侨领。
当时杨孙西的家庭很殷实,但是,并没有影响他的求知欲,他勤于探索,善于思考。酷爱文学艺术,为他日后的成功埋下深深的伏笔。1959年,杨孙西的父亲突然在菲律宾去世了。顶梁大柱折断,菲律宾生意马上一落千丈,家境也随着发生巨大的变化。
虽然家境的突变逆转,使全家悲痛欲绝,难以接受,但是,杨孙西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在困境中沉着应变,他愈发觉察到美好的人生理想,要有坚实经济基础支持才能实现,立志要自力更生。因此,1960年,杨孙西冷静果断地中途辍学,从此翻开了其半工半读的另一页人生历程。
杨孙西选择到一家针织制衣公司出任一个普通的管理人员。凭着勤快、聪明、刻苦学习,他很快就熟悉掌握了公司的主要业务。凭着他那“每个雇员一定要把所负担的工作100%地当成自己的事业来拼搏”的认真负责、敬业乐业的精神,他迅速地得到老板的赏识、器重,不到两年,就晋升为厂务主任。他除了积极在厂里学习现场技术之外,还利用晚上时间到香港工业学院完成3年的纺织技术课程。
香港的经济发展历史证明了杨孙西入行的选择是正确的。随着世界市场的拓展,制衣业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成为香港一个重要产业,它的出口值一度占全香港出口总值的6成,而杨孙西服务的公司在此迅速壮大。
1968日年,杨孙西被厂方委以重任,两度派往德国选购机械设备,学习新技术和企业管理。返港后,他负责与受聘的两位德国专家共同工作建成当时全港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全自动横编针织机生产线。刻苦的学习、努力的锻炼、辛劳的付出,换来娴熟精巧的全套技术本领,以高学历入职的杨孙西也因此成为闻名香港针织制衣界的“文武全才”。同时杨孙西产生了自立门户的念头。
1969年4月,香港九龙官塘区的鸿图道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香港国际针织制衣厂”招牌,经过一番缜密的计划筹备,杨孙西凭着在行业中的声望、品德和客户的鼓励、支持,邀请到各工序的精英和有上进心的员工,筹集了60万元资金,开始了自己当老板的新征程。
鸿鹄之志容易有,万仞巅峰不易登。没有近十年打工生涯积累的经验与资金,没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没有卧薪尝胆式的意志与毅力,就没有这轻松的”旗开得胜”,杨孙西实实在在地迈出了他成功的第一步。此后,杨孙西独具慧眼,果断地决定拓展以梭织布为原料做时装的另一个不同类别的服装行业,藉以弥补单一羊毛衫生产的不足。因此,1973年4月成立了“香江国际有限公司”,业务发展得很好。在杨孙西的带领下,吞江国际集团在香港制衣业中,招牌字号很响亮。
有了针织制衣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厚实资本,杨孙西带领集团公司不断地开拓,把目光移向制衣业以外,向房地产等行业渗透。
中国的市场是庞大的,而且是同根同种同习俗的祖国市场,这对国家乡土观念极强的杨孙西博土来说,无疑是特别具有吸引力的。
1980年,踩着中国开放的东风,杨孙西在广州建立针织制衣业务的首家来料加工点,取得经验、站稳脚跟后,又迅速地向内陆省份推进。至今,吞江国际集团已经在广东、福建、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江西等省、市建立了经营各种业务的公司,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职位。
1988年初,杨孙西与王为谦、施子清、李群华等多位著名的旅港乡贤侨领合作成立运通世纪集团有限公司,与泉州当地政府合作进行投资巨大的420亩成片土地开发,成功地建成了效益良好、占地8万平方米的多功能”泉秀花园”住宅小区和接近完成开发建设的、占地20万平方米的成洲工业城、宝洲花园安居房小区。而后,又与旅港乡亲卢文端、许荣茂等人合作,投巨资在石狮永宁开发占地6000亩的“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
纵观杨孙西的创业历程:自强不息、一丝不苟的敬业乐业精神,任劳任怨、持之以恒的体能毅力付出,渊深广博、深入扎实的科技市场知识,加上审慎的冷静的分析筹划,真诚良好的信用合作关系,是杨孙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
2。艰苦创业,白手起家
福建人敢走天下,全球的许多地方都有做生意的福建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福建人都十分注重节俭,在他们的饭菜里只有盐,最多就是加一点酱油,奢侈一点的有点味精和老酒,在他们的传统骨子里就是这样的。
财富是什么?在福建商人看来,财富就是,要什么有什么,这样的财富究竟靠什么来赚取呢?只要你有创富的野心,并且勤劳肯吃苦,总能富起来。
贫困并不可怕,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想成为富人的决心和勇气。福州资源贫乏,生存环境恶劣,福商深刻地感受到贫穷的切肤之痛,使他们产生赚钱的勇气和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福建模式”是贫穷逼出来的。
福商如今所拥有的财富,都是他们历经磨难、勤俭持家所换来的。提及福商的艰苦创业精神,江泽民曾有过十分中肯的评价。他说:“世界上的人都知道福州人会做生意。沿海靠山,赋予他们这种开放的精神、冒险的精神,但最主要的是福州人能吃苦。”确实如此。正由于福商相信勤劳才会有饭吃,他们走南闯北为人理发、美容,他们卖皮包,擦皮鞋,售眼镜,卖衣服。但凡能糊口的职业,几乎都有福商的身影。他们靠生意吃饭,却绝不像有些人那样动辄行乞、求人施舍。他们有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传统,有不等不靠、依靠自己双手加智慧的胆量和自主独行的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意识和负重品格,构成了福商致富的秘诀。
贫穷不是天生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胸无斗志,怕苦畏难的人,受穷是必然的。福建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们面对贫困,从来不会灰心丧气,放弃努力,而是积极地想方设法行动起来,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
自古以来就有“穷则变,变则通”穷并不可怕,怕就怕那些面对贫穷而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的人,福建人明白,只有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改变贫困的现状。
提起艰苦创业,白手起家,首先就会想到台湾首富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