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枸杞现代综合栽培技术产生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由于包产到户,技术措施和配套措施不力、枸杞树龄老化、病虫害肆虐,异地枸杞市场竞争的挤压,中宁枸杞面临市场衰退、杞农因效益低下弃种等严峻问题。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保住祖先传给后人的这份珍贵遗产,就不能不下大气力,彻底改变新栽枸杞结果迟、成龄枸杞质量差和缺乏竞争力的现实,研究枸杞增产、增值、高产、高能的新途径,及配套新栽培技术,让枸杞种植户收入远远高于包产到户的农民,并以此保护和激励农民栽培种植枸杞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中宁枸杞的栽培管理和育种,由此在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努力下,走上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之路,促进了枸杞现代栽培技术的萌生和发展。
二、枸杞现代综合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拉开帷幕中宁县枸杞生产管理站,于1986年年底起草了《振兴中宁枸杞的方案》。要在现有枸杞园中选择和标记了大麻叶良种,作为扦插育苗的繁殖材料,以扦插育苗培育良种枸杞苗木。同时,引进新的优良品种,替代现有杂劣枸杞,优生优育,增加含金量,重新唤起杞农种植枸杞的信心。提升创新传统枸杞栽培技术,着眼于发展提高。中宁县枸杞生产管理站报请政府批复育苗和试验基地,给予资金支持。开始了长达10年的枸杞现代综合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一)枸杞的扦插育苗试验
从1986年开始,科技人员开始在中宁县东华乡东华六队一家枸杞种植者的枸杞地里,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扦插苗木栽后1~3年,亩产由12。5kg上升为62。1kg、118。6kg;与母树结果性状无变化单株占100%。这证明了枸杞扦插育苗的优势。
从1988年春天起,中宁在全县开始了正式的枸杞硬枝扦插育苗工作。
试验证实,枸杞无性硬枝扦插苗优于种子苗和根蘖苗,结果早、果实大、卖价高,栽植后,翌年就能收回成本,第三年就能获得比种植粮食作物5倍以上的纯利。
(二)幼龄枸杞早产丰产试验
枸杞苗木良种良法繁殖技术获得成功后,1992年,中宁枸杞生产管理站在长山头乡石喇叭村开展“幼龄枸杞早丰产、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枝条修剪、地膜覆盖、不同水肥管理”等试验。
枸杞专家胡忠庆在幼龄枸杞整形修剪技术上,突破传统经验,在枸杞生长季节对强壮枝进行短截修剪,培养了幼树的骨干枝,从而快速扩大了树冠。短截的强壮枝,15d左右新生多枝条,其主枝延长枝,能生长出2~3条结果枝,全部结果,提高了幼龄枸杞当年产量。
以加设主干支撑棍的方法,解决了树冠留枝量过大、主干弱的矛盾,快速提高了枸杞产量,枸杞产量逐年递增,到了第四年,枸杞亩产达到284。6kg。栽后1~4年优等品枸杞出等率,平均超过60%。
(三)选育枸杞新品种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宁枸杞园中虽然传统枸杞品种“大麻叶”比例低,但有些枸杞园内个别优势单株结果性状特别突出,与周围的其他枸杞树相比,果实既多又大。
根据这一现象,枸杞优良品种培育者在已选出的“大麻叶”良种中进一步初选出“大麻叶”优势单株。
对初选出的多株“大麻叶”优势单株,按照叶片厚薄、每眼芽叶片数、结果枝生长状况、枝条节间长短、着果距、每芽眼花蕾数、花的大小、果实形状、果实整齐度、抗逆性、抗病虫能力等性状再一次进行复选,选出结果性状更加显著的优势单株。
枸杞优良品种培育者经过对比试验,选出的新品系在早产、丰产、稳产、适应性、抗逆性、优质等方面,比原有“大麻叶”有显著的优势,暂定名为“大麻叶优系”。
2005年,宁夏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将“大麻叶优系”定名为宁杞4号。
由于宁杞4号具有好修剪、易管理、结果早的优点,中宁县很快出现了枸杞种植高潮,大批农户争先恐后大量种植枸杞,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枸杞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收。宁杞4号在中宁生产栽植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0%~70%。
三、探索成龄枸杞高产优质途径
幼龄枸杞早产高产技术研究,为成龄枸杞优质高产技术研究蹚开了路子,中宁县开始将研究力量,分成若干技术团队,对成龄枸杞的灌水技术、施肥技术、修剪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枸杞灌水技术试验
1994—1995年。多点多项灌水试验得出结论,在砂壤地和轻壤地,成龄枸杞保证优质高产的灌水次数为整个生育期灌水7~8次。其中采果前灌水1~2次、采果期灌水3次、采果后灌水3次,产量最高;老眼枝花果期和七寸枝花果期,落花落果仅占总花果量的1。4%。在灰壤土地,枸杞整个生育期灌水6~7次。
(二)枸杞合理施肥试验
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木本植物,一年的生长过程,枸杞果枝两次生长,开花、结果。老眼果、春七寸则连续不断。夏果之后秋七寸枝紧随其后,从长枝开花到果实成熟只有2~3个月。到底在什么时间给枸杞树施肥,枸杞产量最高,质量最优?调查发现,优质高产枸杞园的施肥氮磷钾总量要比通常试验园高40%以上。试验结论,全年施肥4次最好,基施1次,追肥3次。施肥应遵循枸杞生长规律,基肥满足老眼枝的开花结果和春七寸枝的生长结果,占全年总施肥量的40%。追肥全年需3次,第一次在老眼果成熟初期,既枸杞生长季节的6月上中旬,事关老眼枝成熟果实的大小,春七寸枝青果的多少和成熟果实的大小,施肥占总施肥量的30%。第二次追肥在老眼枝采果后20~25d,即枸杞生长季节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追肥以满足春七寸枝枝条梢部果实成熟所需营养,为秋七寸枝发枝提供能量。注意不能单一使用氮肥,要氮、磷、钾混合使用;果实成熟期也可补施微量元素肥料,施肥占总施肥量的20%左右。第三次追肥在9月中旬,满足秋七寸枝果实的成熟需要,以氮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10%左右。枸杞全年施肥,氮、磷和钾的比例以1∶0。7∶0。2最好。应以计划产量确定施肥总量,每生产100kg优质干枸杞,需要施纯氮25~35kg、五氧化二磷20~25kg、氧化钾7~10kg。按照目标产量施肥的创新研究成果,实现了枸杞施肥技术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为枸杞各个生长阶段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奠定了优质高产的基础。
(三)修剪技术试验
枸杞传统修剪技术是汰旧留新,每年在白露前后整形修剪,新发出的结果枝一般只能长30cm左右。结果枝形成时间短,开花,结青果,果实不能成熟。翌年才能转变为老眼枝,结果性能好。但如此一来,枸杞只采收老眼枝果实和春七寸枝果实,只有夏果产量没有秋果产量。这样的枸杞整形修剪技术带来的结果是枸杞采果期短,全年只能采夏果,采果期仅仅有6月中旬到8月上旬50d左右。
1993年,胡忠庆到田滩下乡,发现一户杞农,其枸杞树,不论是新长出的秋七寸果枝,还是强壮枝都开花繁多。遂协商在白露前后暂停修剪,初冬再进行整形修剪(休眠期修剪)。当年亩产秋果83kg,并且果实均匀,颜色红,销售价与夏果相近。翌年夏果没有减产,反而少量增产。经过几年观察和对比试验,改变传统修剪时间,由白露前后,改为秋果结束后到枸杞树落叶时。这项创新成果在中宁仅两年就遍地开花。将一年采果时间拉长到80~90d。枸杞结果时间长、采果时间长,产量自然提高。中宁枸杞采果期拉长到10月下旬,秋果产量占到全年产量的15%,全年增产25%。
枸杞高产的关键之一是成龄枸杞,老眼枝、其短截枝和长放枝比例,以及老眼枝、春七枝和秋七寸的比例关系。1994—1996年,专项研究结果是,成龄枸杞冬季修剪后,每株老眼枝控制在120~150条、春七寸枝控制在180~220条、秋七寸枝150~180条,可实现老眼枝产量占全年产量的22%~25%、春七寸枝产量占全年产量的55%~60%、秋七寸枝产量占全年产量的15%~23%。枸杞产量最高,质量最好。这是枸杞栽培史上一次里程碑创新。枸杞品种更新之后,又一项根本性高产优质措施。
第三节宁夏枸杞的传播及各枸杞基地建设一、“西枸杞”(宁夏枸杞)与“津枸杞”(天津枸杞)宁夏枸杞作为物种,于1753年被正式命名收入世界植物志。明朝末期的清水河改道工程把清水河沿轿子山南麓向西引到泉眼山汇入黄河,清水河的泥沙又在舟塔地区淤积,舟塔一带的枸杞质地变好。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清水河在泉眼山芦草沟决口,舟塔乡大部分耕地被淹,凡是洪水淹过的茨园,翌年果实品质变好,产量增多。由于舟塔在宁安堡以西,人们称舟塔一带的枸杞为“西枸杞”。它其实就是宁安枸杞,或曰中宁枸杞。
1900年,宁夏枸杞种苗传入天津。天津郊县人对这一获利不菲的中药材感兴趣,先以中宁枸杞籽试种,效果不是很佳。改以商家带来的种苗扦插成活成圃,天津就有了枸杞种植。由于天津地区处于温带大陆季风区域,温度、相对湿度高于接近温带大陆气候的宁夏川区,所以成活变异的枸杞见果早,当年扦插当年就有产量。由于根蘖萌发力和串生能力强,是溪沟护坡、固岸的好树种,可用于美化庭院。枸杞4月份长出绿叶,5月份开出紫花,6月份始结红果,从开花到结红果,仅需40d,而且开花、结果的过程一直延续到深秋。每天或隔一天采收一次果实。绿叶、紫花、红果长年不败,美不胜收;枸杞树荫,夏季可边乘凉、边食果、边观景。
在天津,平地、沙地、坡地、河滩地、洼地等,均可种植枸杞,且成活率高,管理简单,产量大,收入高,有效益。很快传播开来。
这种枸杞源于中宁而有别于中宁,因此被称作“津枸杞”。
二、20世纪60年代,大集体时的枸杞传播1962年,宁夏枸杞技术人员秦国峰等人将中宁枸杞移植至宁夏灵武农场、南梁农场、简泉农场、巴浪潮农场、渠口农场、西湖农场、前进农场等农场,银川地区开始大面积栽培枸杞。到1971年,全区枸杞面积由1950年的213。3hm2发展到702。8hm2,年产量由1950年的13。39万kg发展到35。59万kg。以后渐次向其他农垦单位扩散,形成了围绕银川地区宁夏枸杞新布局。
到20世纪60年代,为发展中药药源,甘肃、青海、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河北等省(区)也纷纷派技术人员来宁夏引种枸杞。虽然限于天时地利,不大成功,但从此枸杞不再归宁夏独有,而逐渐形成了几大产区和若干分布。
到20世纪80年代末,枸杞种植加工出现了新局面,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打开。新兴的宁夏深加工业大量需要枸杞果品以满足深加工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中宁枸杞才广泛南移至同心、西海固的清水河流域,成了那里的品牌产业。
三、21世纪,枸杞向西北传播
植物地理学证据表明,枸杞种属的迁徙轨迹,是美洲—非洲—东亚;而中国的枸杞传播,近现代是中宁东向内蒙古、河北、天津,西进河西走廊、青海、新疆。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8—2017年的20年间,从中宁县提供到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北等省(区)的宁杞4号苗木达3亿株以上、宁夏农林科学院良种繁育基地和原州区良种繁育基地,则提供良种苗木2亿株以上。西北枸杞主产区近20年来发展枸杞所有的苗木,85%以上的枸杞良种苗木由宁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