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战略讲究的是价值独特——优、特、专,即针对某些特定的市场、特定的场合、特定的群体进行局部创新。越是消费者在意的地方,越要远超竞争对手,让消费者清晰地看到你独特的模式、独到的价值,并用理性的语言跟消费者进行平等的沟通。
鉴于此,企业就应该意识到,再像从前那样围绕竞争去做经营,一味追求覆盖面广、大而全,是难有发展了。在总体市场占比和区域市场占比上,大众产品如果做不到第一,就会始终被人牵着鼻子走,难以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这片红海之中,竞争残酷,产品同质,利润微薄,模式雷同。更糟糕的是,企业做得越大,往往离用户越远,因为企业内部一直紧盯着竞争,无暇顾及用户。
从大众产品向小众产品转型,情况就不一样了。小众产品一直都在寻找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和用户价值,满足用户独特的需求,与用户的亲密度很高,许多创意和灵感都是从用户那里萌发的,依据目标用户的需求对产品进行优化和取舍,满足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始终在创造全新的用户体验,自然更容易被用户接纳和认同。
这一路径选择,其实就是从竞争转向需求,在寻求规模的同时不乏细致灵敏的思考;放弃对用户的说服,用共振感染用户;不试图改造用户,探寻用户潜藏的认知和需求。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服务于战略
在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上,谁决定谁、谁服从于谁,一直是企业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
哈佛教授、管理学大师钱德勒是最早对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进行研究的人之一,他在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研究了70多家公司的发展史,讨论了美国大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自身发展,并演绎出了美国现代公司及其管理架构产生和发展的普遍现象,最终提出了著名的钱德勒命题——结构跟随战略,即战略决定结构。
为什么是战略决定结构呢?有人曾经提出过质疑,认为应当是先有流程,后有结构,流程决定结构。这样的说法是否能够站住脚呢?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流程是什么。
所谓流程,就是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其核心目标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让用户满意。以制造业为例,从产品研发开始,到原料采购,再到生产、销售、配送等一系列环节,最终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系列活动就是一个大流程。
如果以流程为导向来设置组织结构,显然就是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组织为中心。这种业务流程管理,的确比传统的职能管理进步了很多,但我们不能因此夸大流程的功能。流程的目标是服务好用户,而服务用户的本质依然是为了公司的经营。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所有的管理活动最终还是为了经营战略。
流程会对结构产生影响,但无法决定结构,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与其说“流程决定结构”,倒不如说“设计结构时要充分考虑流程的因素”,这样更加贴切。每当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企业首先会调整组织结构,之后再更新相关的流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战略、流程和结构的关系归纳为——战略决定结构,流程影响结构。
那么,战略是如何决定结构的呢?
·战略的定位,直接决定组织结构的定位企业的发展战略定位,决定了所要进入的行业以及各项业务的组合。行业和业务特性不同,对组织结构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从事零售业和制造业,对应的组织结构肯定是不同的;哪怕都隶属于制造业,产品和业务组合不同,对组织结构的形式和要求也不一样,就像生产手机和生产服装,两者“相差”甚远;就算是相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其业务组合和结构也是不一样的。
同一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跟随不同阶段的战略来进行调整。我们以海尔为例,它过去主要生产家电,不做手机,也就没有对应手机业务的组织。后来,海尔集团看中了手机产业这块大蛋糕,决定进入手机生产和销售领域,就设立了与手机业务相匹配的组织结构。由此可见,海尔在组织结构上作出的改变,完全是为了适应战略的变化,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战略就没有办法实施。
·战略的目标,直接决定企业资源的配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了企业需要具备和发展哪些方面的资源。比如,有一家企业的销售收入目标从过去的10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它需要具备的能力和资源肯定不同。要发展到3000万元,可能需要通过增加员工、增设销售网点、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品牌推广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
不同的战略目标,对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分配是不一样的。很明显,对资源的不同配置,也会直接对应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中。比如,如果这家企业还是用原来实现1000万元销售收入的组织架构,期待实现3000万元销售收入的目标,难度是很大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企业的组织架构明明能够完成5000万元的目标,却用它来实现2000万元的目标,那会极大地浪费资源。
·战略的策略,直接决定企业组织职能的重点企业的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直接决定要赋予企业什么样的职能要求,相应地体现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比如,现阶段的策略是研发,那么组织结构的设计就要突显研发的职能;反过来,如果某产品不太受欢迎,要在一年时间内停产,那么组织结构的设计就要削减这方面的职能。总而言之,战略的重点是什么,组织结构的工作重点就要放在什么地方,要调整各部门与职务的重要程度,以及各管理职务和部门之间的关系。
·战略直接决定企业的管控模式和决策系统如果企业规模较大,属于集团化的母子公司,那么母公司的管控模式和决策系统,就要依据子公司在集团的战略地位高低、总部资源与下属企业的关联程度强弱、子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决定。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理解,为什么是战略决定组织架构。一个内贸企业是不会设立外贸部的,而代工企业也不会成立研发部,零售企业更不会设立生产部,因为组织架构都是追随战略而设定的,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支撑企业战略落地;如果企业的某一战略没有承载的部门,就会导致结构残缺。所以,在设置组织架构时,一定要以战略为导向。
何去何从:组织结构的变革趋势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组织结构上都采用了金字塔式,这种结构源自管理幅度理论。
管理幅度理论认为,一个管理者的时间、精力、知识、能力、经验都是有限的,所能够管理的下属也是有限的。通常来说,基层管理者可以有效管理的下属在15~20人,中层管理者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10人,高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7人。当一个组织的人数增加后,受有效管理幅度的限制,就必须增加管理层。
这种组织结构很符合官本位的传统,层级分明,强调各司其职。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部门不断增加,管理层也在增加,管理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明显。毕竟,层次越多,沟通效率越低,沟通成本越高,还可能出现信息失真、决策错误、扯皮推诿的现象,当组织变得僵化后,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变得迟钝。
这也不是说,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一定要被摒弃,任何一种结构都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管理者不能再故步自封,要打开思维和眼界,看到组织结构的变革趋势。换而言之,你可以选择暂时不变,但你一定要看到变革的方向,为将来的改变做好准备。
·扁平化——减少组织结构中的管理层,提高沟通效率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通过减少管理层级,降低内部摩擦和协调的成本,来提升效率。
20世纪80年代,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说过这样一番话:“穿了六件毛衣后,你就感受不到外界气温的变化。”他在这里的比喻,说的是通用电气复杂的组织体系,这让他十分不满。在他看来,管理层级太多,企业就跟穿上了多件毛衣一样,让企业高层无法准确及时地了解一线市场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在韦尔奇的推动下,通用电气的管理层级从24个缩减到6个,原来的60个部门缩减成12个,管理人员从2100人缩减为1000人。
·流程化——以用户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不再强调职能
流程化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一切都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淡化部门与职能的作用。任何职能都只是流程中的一个输入口或环节,所有的活动都为输出产品或服务,以追求用户利益最大化。
·网状化——去中心化,淡化上下级界限,向外无限开放延伸
网状化组织结构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Google,它采用的是小团队管理的模式,公司内部有许多“项目经理”,但他们的“项目”全靠自己来找。Google内部出现需要解决的计划或难题时,大多会组织出一个个工作小组,由他们分头负责那些专项任务,因此公司内部存在不少“双重领导”,所以Google的组织结构图看起来不那么清晰明了。
除了Google以外,美国的Facebook和韩国的KaoKaoTalk也是采用网状化的组织结构。它们也是互联网公司或科技公司,这些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比较高,这也是实现网状化运行的强大支撑。
·无边界化——取消组织的垂直纵向边界、水平横向边界和外部边界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企业要有效地运营,就必须保证组织的灵活性和非结构化。无边界组织结构恰恰符合这一要求,它取消了组织的垂直纵向边界(运用跨层级团队和参与式决策使层级结构扁平化)、水平横向边界(管理者通过跨职能团队、围绕工作流程开展工作,淡化了职能的作用)和外部边界(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
除了上述四种组织结构发展趋势外,还有虚拟组织、团队组织等。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管理层级扁平化、打破部门界限、下放决策权、依赖网络进行沟通、强调协同性,等等。事实也证明,这些创新性的组织结构彰显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竞争与合作是未来企业关系的突出特点,而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这些都需要创新组织结构来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