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己的前程,只晓得附和将军,蒙蔽了将军的双眼。
顾道初安静的坐在一旁,仿佛是局外人。
他内心清楚,自己能成为右支使,不全是他的才能和资历,准确的说是将军为林如海铺路。
他也了解自己的性格,自己是不敢反对将军的。
所以在节度府里,顾道初向来不会反驳林如海,更像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清安看向顾道初,没有打算放过他。
“顾公身为右支使,该做的事情还是要承担起来,不能只让林公出面。”
听到将军的话,顾道初委屈了。
不少老朋友联络他,一起来反对林如海,都被他拒绝,伤害了多少交情。
他认为自己不反对林如海,就是最大的支持,自己已经得罪了不少人。
看着顾道初的神情,唐清安哭笑不得。
林如海也笑着说道。
“顾公多次支持我,为我解决了很多的困难,新政的功劳,顾公不下于我。”
见状,唐清安也不再提此事。
顾道初本就不是坚定之人,要不然自己也不会提拔顾道初担任右支使。
此人的能力不是不行,但是性格有区别,有些事他可以做,有些事他做不了。
把人才放在能发挥他作用的职位上,是上位者的职责,唐清安不在勉强他。
“第四镇驻守琉球国,虽然有琉球国供应部分粮食,但是缺口仍然很大。”
唐清安看向林如海。
“日本方面的粮食,不能放在计划里面,万一其中有差池,金州和琉球之远,恐怕会误事。”
“济州岛的海贸即将进入高峰期,压仓粮会陆续抵达济州岛,对于这批粮食,就不用按照旧例送来金州入库,盘点后可直接供应第四镇。”
林如海提出了解决方法。
“甚好。”
唐清安笑道。
“第四镇还是需要谨慎些好。”
顾道初忍不住说道。
孤悬海外代表了金州管控力低下。
虽然派了镇使,稽查使等官职分权,但是实际上节制使的权利仍然巨大。
第四镇和其他三镇是不同的,顾道初对于第四镇,始终难以放下忧虑。
比起其他三位节制使,彭大海更像是土皇帝。
四万士兵都受其调度,一年两年还好,三年四年下来,士兵们就习惯了听从彭大海的命令。
按照日本目前的形势,很有可能达成将军的计划。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从来不是军司考虑的,那么彭大海不知道还要带领第四镇多少年。
眼前的将军不就是正好的例子么。
虽然第四镇形势不同,但是不得不防啊,顾道初小心的提醒。
别金江镇花费了高昂的代价,最后为旁人做了嫁衣。
顾道初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