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汉代的四百五十亩地,而是现代时期的土地计算方式……
若是换成汉亩的话,这已经是足足一千五百亩左右的极大规模土地了!
就算是比起整个皖城的旧城区,这一千五百亩土地,也不是一个小数字,甚至相当于旧城区接近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积。
而这样巨大的面积预算之下,张彦能够做到的事情,自然也就变得更多了起来。
……
首先,便是教学楼,张彦大手一挥,便定下了七座。
其中的三座作为基础教育和综合性教育的场所,而剩下的四座,则分别对应张彦计划中的“文”、“史”、“理”、“工”四大学院共计十来个学科,大家一个学院一座,谁也不用羡慕谁的。
这种在图纸中高达三层的建筑,在张彦引入水泥和钢筋作为修建材料之后,直接向上提升了百分之六十,变成了五层不说,每一层的空间,都比原本的木质楼层更加明亮,干爽。
而除了这七座大楼外,张彦还额外预留了五座同样规格教学楼面积的土地……
是的,除了“文”、“史”、“理”、“工”之外,张彦还打算在后面名声打响之后,加设“法学”、“哲学”、“农学”、“经济学”和“医学”五大门类,共计九个学院,基本遍布东汉未来能够涉及到的所有行业,以及所有需求。
等到了那时,他甚至可以学习那些玄幻小说中的做法,将九个学院分为上中下三个类型:
其中文学、理学、哲学为“上三院”,医学、法学、史学为“中三院”,工学、农学、经济学为下三院。
一想到未来的庐江国立中央大学名满天下,桃李盈门的景象,张彦就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
PS:第二章~
第八章高等人才教育的通道
什么?
你说这样过度人为割裂专业,会进一步导致社会分层,并使得士人独占鳌头?
……
不不不,完全不会。
……
要知道,张彦这上中下三院,并非指代的社会地位的上下割裂,更不是知识重要性的贵贱与否。
真正区别这上中下三院的,只是各自需要学习的知识量不同,进而导致的修习时间不同罢了。
以上三院为例,文、理、哲这三个门类,不管是哪一条路,都不是寻常人能够通过短暂的学习就融会贯通的。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李白、王安石那样的文学天赋极强的大咖来了,想要在这条路上闯出点名堂,也要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的努力才行。
这样知识驳杂、课时又极度繁重的学科,张彦打算将学制定位为五年。
任何学子,必须在庐江的学宫修习五年之后,才有资格进行毕业考试,通过后即得到由学宫官方及庐江市政府……额,是庐江郡政府联合颁发的学士称号。
而这,才是他们被称为上三院的原因。
……
相比之下,医学、法学、史学这三个学类虽然也是课业繁重,但在目前东汉的整体形式来说,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其实比上三院的人要少上不少。
整个华夏就算从炎黄时代开始算,截止东汉,才几千年的时光?
没有那些繁杂的外国史,也没有那些纷乱又节奏极快的民国史……以现在的历史跨度而言,这三个学类,只需要四年的进修,就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加以应用。
再多待在学校一年,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