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更准确的判断。任何状态下都能够产出——这才是高手和普通选手最大的区别
另一个常见的不去行动的理由是「我现在状态不好」——没有干劲、心情不佳、身心疲惫、情绪萎靡……这些都可以成为此刻、下一刻、下下刻不去行动的理由。
问题是什么时候才能有好状态呢?好状态一定会来吗?明天一定跟今天不一样吗?
「状态好了才能行动」——这是非专业人士才有的迷思。
人不是因为有高能量感才行动的,而是因为行动才有高能量感的。
那些常年保持大量产出的高手,他们真的是得益于永远处在最佳状态吗?他们每时每刻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热爱工作吗?
当然不是。相反,即便最老练的作家也有写不出文字的时候,最高产的学者也有遇见瓶颈的时候,最有创造力的画家也有创意枯竭的时候。
一个专业从事者和业余爱好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专业人士在任何状态下都能产出——不管今天有没有灵感、心情好不好、想不想坐到办公桌前,都会按时按点完成任务。
而业余爱好者需要依靠灵感的垂青、好状态的垂青、好心情的垂青,这些都是极为不稳定的、可以自己定义的因素。
无数各行各业的高手都在反复告诫我们:不要依赖「想干活的状态」才去干活,而要培养任何时候都能产出的能力:
·作家StevenPressfield说所有艺术家毕生都要跟自己的内心阻力战斗下去,一件事情对你越重要,你就越会觉得得内心阻力大,但这不应该影响你去工作;
·漫画家ScottAdam说人应该建立一个每天都为之奋斗的「系统」,无论状态好坏、短期目标是否达成都要花时间去每天磨练自己的技能;
·高产教授PaulSilvia告诫我们,不管自己当天想不想写论文、有多不愿意工作,只要制定了写作计划就要按时按点做到办公桌前,就像跟人约好了要准时赴约一样。
·村上春树说,今天不想去跑步才去跑步,这才是跑步的意义……
任何领域内的成事者都要依靠持续的、有规律的、不间断的产出。
不管是一份工作文书还是一个创业项目,一个公众号文章还是一篇博客,不间断的、雷打不动的产出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做成事情并非只依靠老天赏饭、偶尔状态好,而是一种可以通过稳定性来达成的目标。
在普通选手抱怨自己状态太差无法干活时,高手会告诉自己「我的产出跟我此刻的感受无关」(feelingsarenotrelevant)。他们日行20里,风雨无阻。
而正是这些具体的行动才能带动一个人一次次不断地冲破舒适区域、习得新技能、维持能量感。
内心戏即便惊涛拍岸,如果不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上也毫无意义——他人为什么有义务去欣赏你内心的波澜呢?宇宙自有其运转规律,世间万物都以自己为世界中心,而真正能对世界向前推进产生实际贡献的行为才会被奖励。
宇宙管你要的是结果,世界管你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不是你内心的波澜。
归根结底,是你脚下走了多远,而不是你内心风浪有多大,决定了你的价值。怎样知道自己在「大脑空转」还是在「行动」?
要体察到自己在大脑空转有一个好办法,就是:
问自己现在的思考或挣扎能不能外化、量化、以及成果化。
如果你在行动和产出,你花时间所做的事情是可以量化、可以写进简历、可以用于正式场合自我介绍的;内耗和大脑空转的活动则无法外化、量化或成果化。
比如,一个人在描述自己的时候可以说「我发表了3篇SSCI文章」,但无法说「我忧虑过1000个小时」;你可以将「985学校博士毕业」写进自己简历,但你无法将「内心激烈挣扎8年」写进简历;你可以将「成功组织2次校级演出」写进简历,但你无法将「反复纠结2个月、与他人斗气30天」写进简历。
很多时候我们沉浸在事情本身,忘了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那些我们身处其中以为天大的事情,好多都是因为我们的「小我」(ego)感受到了情绪上的威胁,它试图通过内耗争抢回一种虚妄的权力感(senseofpower)和控制感(senseofcontrol),试图感觉好受一点。
但事后回想,这些内耗不会对我们的个人事业或生活进展产生任何有价值的贡献,你会发现别人的评价、你当时在乎的一时输赢、你拼命想证明自己的那些瞬间,其实都没办法留在你个人的履历或功劳簿上。
于是你应该思考以下问题以分清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应该花时间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