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在体制内做过多年秘书,跟着领导抠过无数篇稿子。可以说,公文初稿的润色,直接关系公文是否优秀。我将其总结为12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容出错。公文初稿完成后,对文章的修整也格外重要。我们通过对初稿的修整,才能把不统一的文字统一起来,把不一致的内容一致起来,文章才能最终完全褪去之前残留的、来自原始素材的五彩斑斓的杂色,变得严整一体,成为一篇合格的公文。公文定稿的过程,一般而言都是由肥到瘦的
书名:如何培养在政府机关的公文写作能力?
作者:佚名
来源:回答
我在体制内做过多年秘书,跟着领导抠过无数篇稿子。
可以说,公文初稿的润色,直接关系公文是否优秀。
我将其总结为12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容出错。
公文初稿完成后,对文章的修整也格外重要。
我们通过对初稿的修整,才能把不统一的文字统一起来,把不一致的内容一致起来,文章才能最终完全褪去之前残留的、来自原始素材的五彩斑斓的杂色,变得严整一体,成为一篇合格的公文。
公文定稿的过程,一般而言都是由肥到瘦的过程,是一个对初步堆起的材料进行整合、精炼的过程。
唐代诗人卢延让有个名句,叫「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把成就文字精品之道说得非常生动,要想写出好稿子,必须经历从初稿到终稿的艰辛与煎熬。
我在办公室改了几年稿子,我的领导是从大机关下来的,要求严,跟着他一字一句地抠稿子,因此也有了一些心得,润色一篇文章,以下几个环节是一定少不了的。
领导和上级如何在最短时间里判定一篇公文的质量和水准,是看结构?不是!是看标题?不是!是看起始段或结尾段?更不是!
我告诉你,是格式。格式不光会影响领导对一篇公文的认知,就连我们「材料狗」自己,写作状态也会受到格式影响。
我的习惯是,初稿一旦形成,马上调好格式,再进行润色,这或许是一种怪癖,但我总觉得只有看到三号仿宋字,才能进入公文的氛围,才能坐直身子,投入其中,一板一眼地扮演起领导来。
不少领导会用「干净」称赞一篇公文,说这篇文章行文干净,毫不拖泥带水。
「不拖泥带水」,实在是很难理解的一种抽象感觉。如果说改稿有什么四两拨千斤的绝技,能马上让一篇啰唆的文章清爽起来,那必定是无脑删去「的」和「了」等助词。
我改的稿子多了,认识到一件事:对于大部分稿子,「的」「了」普遍处于严重过剩状态,看都不看删去一半也不会影响文章理解。
大刀阔斧地删去「的」和「了」,就能迅速使文章呈现「干净」状态,更为精确、简练。这需要我们刻意为之,随时检视。
在正式公文里,「了」字用多了,会破坏文体风格,显得不够专业、严肃和简洁,感觉整篇文章漫不经心,口语色彩很浓,语言水平有问题。例如下面这段话:
17日下午14点,单位召开了今年第四季度工作计划会。李副主任主持了会议,就本单位上一个季度的工作做了总结,在为全体员工部署了下一个季度的工作任务的同时,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以上段落,五个「了」字全部都是冗词,全部可以去掉,并不影响原意。
相反,去掉之后文章变得铿锵有力,动词直接作用于名词,中间没有缓冲和停顿。
召开会议就是召开会议,做总结就是做总结,部署任务就是部署任务,没必要「了」来「了」去。感受一下删掉之后的效果:
17日下午14点,单位召开今年第四季度工作计划会。李副主任主持会议,就本单位上一个季度的工作做总结,在为全体员工部署下一个季度的工作任务的同时,指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了」之所以会让文字感觉拖沓,原因有两点:一是「了」严重口语化,不适合作为公文语言,而且凡是大规模使用「了」字的文章,文句本身一定存在表述不清的问题。
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