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郑地有两个人争论谁的岁数最大。两人开始争论的时候。还说了一些具体的年岁,互争高下,争到后来,就简直成了无稽之谈。为了战胜对方,他们不惜吹牛皮,说大话。一个说:“我与尧帝同年。”另一个说:“我与黄帝的哥哥同年。”两个人争得口沫横飞,面红耳赤,甚至摩拳擦掌,无法了结,最后只好告到官府。官府审案时告诉他们:“这个问题很简单,谁不争了,谁就算赢了。”这下,他们谁都不愿再争下去了。
后来人们就以“郑人争年”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没有根据,又没有意义。
知己知彼
《孙子·谋攻》中涉及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代齐国有一个有名的军
事家名叫孙武,人们尊称他为孙子。孙子对军事和各种战争的情势都很有研究,并写成兵法十三篇,名为《孙子》。他在军事上虽有独特的见解,但在齐国并未得到重视,于是他带着《孙子》到吴国,把自己的著作献给了吴王。吴王读完《孙子》之后,认为此书写得不错,便叫孙武表演给他看。表演后,吴王认为孙武真有军事天才,便拜他为将军。
在《孙子》一书中,他讲了打仗的各方面的问题。在《谋攻》篇中,着重讲了如何进攻才能取胜这个中心问题。他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作出结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要取得战争的胜利,既要深入了解自己这方面的情况。也要深入了解敌人方面的情况,并加以分析比较,确定战略方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每战必胜。)
后来人们引用“知己知彼”(亦作“知彼知己”)来表示既要了解自己的情况,也要了解别人的情况。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有个州官名田登,十分专横暴戾。他的名字也要人避讳,不许那里的百姓说“登”,连跟“登”同音的字也不能说。凡是触犯的人,轻则**,重则杀头。那么“点灯”的“灯”又该怎么说呢?不得已只得用与“灯”有关的词“火”来代替,把“点灯”改作“放火”。有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城里有钱有势的人照例要“点灯”。田登不得已只好假惺惺地允许老百姓进城“观灯”。但他绝不允许老百姓说“观灯”,为此叫手下的人写了一张布告,贴在大街上。布告上说:“本州依照习惯放火三日。”老百姓看了布告非常气愤地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真是岂有此理!”
后来人们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来形容反动统治者们专制蛮横,只许他们为所欲为,而不给人民一点儿自由。
指鹿为马
《史记·秦始皇本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秦始皇刚死的时候,宦官赵高不愿让始皇的长子扶苏继承皇位,要拥立始皇的第二个儿子胡亥继承帝位。为此,赵高对始皇之死,严守机密,并假传圣旨: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之后,他才宣布始皇已经死去,拥立胡亥继承皇位,这就是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便拜赵高为相。
赵高作了丞相之后,就想造反篡位,但又怕臣子们不附和他,所以就想先试一下自己的威信。有一天,赵高趁文武百官朝见秦二世的时候,特地叫人牵一只鹿献给秦二世,并当着群臣指着鹿说:“这是马。”二世笑了一笑说:“丞相弄错了吧!你把鹿说成马了。”赵高没有理他,又故意高声问大臣们:“这到底是马还是鹿?”群臣有的畏惧不敢言,有的直言为鹿,有的为了讨好赵高就歪曲事实跟着说是马。说实话的人后来被赵高暗杀了。
后来人们把赵高的行为叫做“指鹿为马”,用来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趾高气扬
《左传·桓公十三年》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代,楚武王之子莫敖屈瑕带兵打败绞国之后,又去攻打罗国。他认为这次必然又要打胜仗,因而神气十足,走路都把脚举得高高的。大夫鬥伯比送莫敖出征,回来时对他的马夫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意思是:莫敖一定会失败,因为他走路把脚抬得很高,这说明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心情骄傲,意志不坚了。)由于屈瑕麻痹大意,骄傲轻敌,因而遭到罗国和戎**队的夹击,最后楚军大败,屈瑕也上吊自杀了。
后来人们把“举趾高,心不固”说成“趾高气杨”,用来形容骄傲自满、得意洋洋的样子。用于贬义。
置若罔闻
《红楼梦》第十六回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贾政寿辰那天。宁荣二府的人丁都来祝寿,热闹非常。正在这时,那夏太监骑马来到贾府,直至正厅下马,满脸笑容,走至厅上,南面而立,肃然说道:“奉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连茶也没喝,便乘马去了。
贾政等连忙整装入朝。入朝后才知道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喜讯传来,宁荣二府上下内外,莫不欢天喜地,惟有宝玉,“置若罔闻”(意思是:好象没有听到这个喜讯一样)。且喜贾琏与黛玉要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日就可到家了,宝玉听了,方略有些喜意。
好容易等到第二天中午,贾琏才把黛玉接到贾府里来。宝玉端详了一番黛玉,觉得她比以前越发出落得超逸了。宝玉便将北静王所赠蕶苓香串珍重地取出来,转送黛玉。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说着便扔还宝玉,宝玉只得收回,暂且无话。
贾琏见过众人之后,便回自家房中,问及别后家中诸事,又谢凤姐的辛苦。凤姐说:“我呀,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作针了’。……你是知道的,咱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
’的抱怨,……”
后来人们引用“置若罔闻”(置:搁,放开。若:好象。罔:没有)来形容听到了不予理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