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既是身份的说明,也是进行交际和商务活动的信息来源与手段。
名片的接递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①迎接客人时,若属初次见面,客方应首先主动递交名片;访问客人时,访问者应首先拿出名片给被访问者;如果对方首先拿出名片,另一方应回送自己的名片,若未带名片,应表示歉意并对对方所递名片表示谢意。
②如果是事先约好的访问,由于对方对情况大体了解,可以不必一进门就递出名片,可先作自我介绍,然后进行交谈。如果想用名片加深印象,发展关系,可在临别时顺手递交名片。如果自己在此地还需停留几天,就应事先在名片上写上投宿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以便对方日后联系。如果在有介绍人介绍的商谈场合,应在介绍人介绍后再递名片,或在会谈后再递交名片,并请对方多联系、多关照。
③如果是组团出国从事商务谈判,理想的方法是将各团员的姓名、职业、职务,甚至连同照片一起印在一张明信片般的纸片上,在见面寒暄后,由领队送给对方,以方便彼此了解和洽谈。
④如果是己方递交名片给对方,应恭敬地用双手或用右手递给对方,并说一些请对方关照之类的寒暄语。如果对方递交名片,己方应恭敬地用双手接过名片,并要认真看一看,必要时可说一些恭维话,然后放在名片夹里或上衣口袋里。切忌看也不看,随便塞在口袋里,随后又去询问对方姓名,这是极不礼貌的。
2。正式洽谈的礼节
(1)迎送的礼节
对应邀前来谈判者,在他们抵离时,均应安排相应身份人员前往迎送。迎送的具体内容包括:
①确定迎送规格
主要依据前来谈判人员的身份与目的,适当考虑双方关系。己方主要迎送人的身份和地位通常都应与他方主谈人对等,业务也应对口,一般以己方主谈人为宜。己方当事人因故不能前往,应由己方职位相当人士和当事人之副职助手出面。无论如何替代,均应向对方做出详尽解释。迎送人员应比对方抵达人员略少,为己方谈判班子的主要成员。若有发展双方关系或其他方面之需要,亦可破格迎送:安排较大的场面,出场更高身份的己方领导等。
准确掌握他方谈判班子乘坐的交通工具及其抵达时间,及早做好迎送车辆的准备。送行,己方人员可与他方人员同车而往;迎接,则应在对方乘坐的交通工具抵达之前到达迎接地点。迎送地点一般均为对方所乘的交通工具的停泊之地即车站、码头、机场。特殊情况下迎接时,亦可先派一般工作人员前往迎人,然后在己方场所或客方下榻之地专门举行迎接仪式。
②介绍
通常先将前来迎送的人员介绍给来客,介绍的顺序一般为先介绍职务高的,然后依次介绍职务较低的。若介绍者自己为在场人员中职务最高者,应将自己放在最后介绍。亦可先介绍年长者与女性,然后依次介
绍较年轻者与男性。互相介绍过程中,主动的一方如条件具备,应同时赠予对方自己的名片。赠予名片时,应持恭敬态度,双手递与对方,双手高度介于腰胸之间为宜。接受对方所赠名片,亦应持恭敬态度,双手接过,并仔细观看后,慎重地放入自己的衣服口袋或名片盒内。客人初来乍到,较为拘谨,主人应主动招呼和关心客人,为谈判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③陪车
应请客人坐在主人的右侧,并主动为客人打开其乘坐一侧的车门,如有译员,可坐在司机旁边。在特殊情况下,若己方负责人亲自开车,可邀对方负责人坐在自己身旁。
④食宿安排
迎接客人之后,应将其直接送至下榻处。在客方住宿落实后,应陪同客人进入其房间,检查一下客房设施是否完备,对客人起居有无不便,并主动征询客人的意见。若无须更换房间,则稍坐即应告辞。客人旅途疲劳加之准备谈判,应让其安静独处,休息思考。一般而论,在客人抵达当天,应为其设便宴接风。迎送人员在告辞时,应将接风之便宴时间安排告知客人,请其届时在客房内待我方人员前往引导,亦可委托其下榻处公关人员、服务人员前往引导。
迎接为谈判礼节序幕,事关谈判氛围之情状。利益对抗较剧烈的双方,可能因为迎接之周到得当,为谈判准备好恰当氛围及情感基础,会化解双方矛盾,促进谈判的成功。利益较为协调的双方,也完全可能因迎接不热情、不得当,致使双方情绪对立,谈判氛围恶化,使谈判无功而返。英美俗谚“第一次印象也就是最后的印象”,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迎接安排热情周到,就完全可以制造出关于谈判的良好“第一印象气欢送则为谈判礼节的闭幕,关系到双方的信任、信用、协议的贯彻维护、继续合作与继续谈判等,亦是为之奠定感情基础的环节,所以万万不可
礼仪叫才)
认为谈判已结束或中断,便随随便便应付,迎送均应善始善终,不可虎头蛇尾。
(2)会谈的礼节
会谈即谈判的正式过程,是谈判的实质性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其礼节直接影响谈判的进程与成效,因此尤为重要。会谈的礼节主要包括握手、会谈氛围的把握与控制等内容,其基本要求是:
①握手
谈判开始,客方到场时,己方人员应主动与其握手,但一次谈判结束,主方则禁忌主动握手,因为此时主动握手等于催促对方赶快离开。离别之际应将握手的主动权让予客方,其寓意为”再见“和对接待表示感谢。
在异性谈判人员之间,男性一般不宜主动向女性伸手,但女性应主动向男性伸手。若对方为西方国家女性,则应注意其伸手的高低:若对方伸手较高(一般以其肩部上下)则可用右手轻握其手背,低头轻吻之或象征性地比画一下。若女性仅仅点头示意,则男性也以点头回礼。双方握手的时间,一般以5秒为宜,如果双方较熟悉或关系较密切,可适当延长。但无论如何握手时间不能过短,彼此两手一经接触即刻松开,表明此举纯为客套应酬,没有加深交往的愿望,往往被对方认为缺乏谈判诚意。握手时应面对面注视,友好地注视对方的面部表情及眼神活动。
侧身握手,不论侧的角度如何,都为一种不重视对方的非礼行为。与地位相等的人握手,应不卑不亢;与地位较低者握手,应热情友好的表示谢意时,要稍微躬腰;与长者握手,则要伴之以鞠躬。
②入场
即进入谈判场所或谈判会场。原则上应主方礼让,客先主后。若客方坚持并行入场,则更佳,预示谈判开场即持积极的合作姿态。双方负责人员并行入场即可,其他人员可自由地尾随其后进入。若为严肃重要130
的涉外谈判,则应双方人员一一对应,对等列队并行入场。切忌己方人员先自入场,在场内等待对方人员之到来,这会被看作傲视对方,毫无谈判诚意,且被怀疑在谈判场所做了什么手脚。若抢先入场则更为失礼行为,一开始就破坏了谈判气氛。
③会谈氛围的把握与控制
此处的会谈,即具体的交谈、谈判。这是谈判的实质性环节,能否取得成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谈判的氛围,而对此进行把握与控制,则依赖于交谈时的礼节。当然,遵从交谈礼节未必一定会使谈判成功,但至少可以留有余地,为以后再谈创造条件。交谈的礼节首先要时间与内容适度,初谈持谨慎姿态,切忌鲁莽。
谈判初始,说话过多,可能会使对方认为言过其实,故意炫耀;说话过少,又可能会使对方觉得缺乏诚意,探己虚实;过于坦率,有时难免伤害对方自尊心;过于委婉,又会给对方造成油滑、做作的印象。所以应恰当地掌握各自所占用的时间,不能向任何一方倾斜,表情应自然、热情、和气、大方,要使用礼貌用语。
第二,尊重和谅解对方。每个谈判人员均希望对方理解自己的观点。理解、赞同不仅可以促进感情上的相互接近,还是取得对方尊重、信任并突破谈判观点的前提。因此,好为人师、班门弄斧、强加于人、唯我独尊等说话方式为谈判的大忌。尊重与谅解对方还需要相互平等地、对等地听、说,不能一方独尊。自己讲完了即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当对方发言时,应认真倾听,并用目光或其他动作鼓励。
第三,在适当的时候采用适当的方式肯定对方。若对方观点与己方一致或相接近时,或对方的要求属我方谈判计划中可作让步的问题,我方应抓住机会,肯定这些共同点和想法。同时,还应及时补充、延伸双方一致的论点,引导、鼓励对方畅所欲言,使谈判逼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