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三月时间,就能累积足够的资金购买一套住所——即便是在北京城市内部三环之内。对于当下这个时代而言,这种速成购房的方式无疑令人感到惊讶不已。
面对这般景象,李先生心头泛起波澜,快速穿上衣物退出了宿舍空间。彼时与刘国章老师事先已约好,今晚上前往他家作客,对这位知识渊博的刘老师他充满了尊敬之心。
毕竟在这个时代,能够勇敢果断地放弃稳定高收入的职业,迎着生命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毅然投身到历史浪潮之中,需要的是无比坚定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勇气。
如果内心的力量不足,那么这种选择几乎不可想象。
他跨上两辆自行车合用的小推车,趁天还没有完全变暗的时候,李爱国前往附近的供销店购买了两瓶老版的汾酒,再绕到糕饼店,买了一些粗糙但却令人回味的小点心。
在五道营小街巷的深处,有一处坐落在古色古香建筑区的房子——刘国璋家的居所就坐落在这里。这个胡同不仅见证了明清的繁荣痕迹,还保存着那种充满人文风情的韵味,街道狭窄但井然
有序,店铺林立而种类齐全。
这座四面环绕着院墙的小院落中住着的是刘家,从房檐和屋脊的装饰细节推测,大概这座宅第已经存在了不止百年,并可能是刘氏家族传下的家传之物。
敲击了门扉,开门映入眼帘的是身穿灰色中山装的一位中年女士,她的仪态端庄而不失女性的细腻感性。她留着齐眉且干练利落的发型,额头上虽然有几缕岁月沉淀后的皱纹,但她依然透着年轻时那种明亮生动的魅力,定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儿。
在这次拜访之前,李爱国已经做足了功课,深入了解刘家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其中就包括了眼前这位的名号:方世兰。
方世兰来自一个特殊的家庭背景,解放前是大商人之后。尽管如此,因为对先进文明追求的热情,她同样加入了那历史大潮之中。在战争的洗礼之下,方世兰与刘国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的爱情之花如同战火中的坚果一样珍贵且不易被外界干涉的因素所撼动。
解放之后,因为其家族曾牵涉的复杂情况,一些前任的领导曾试图说服刘国璋寻找另一个“门当户对”的伴侣,但这建议并未被采纳。刘国璋坚定地选择了与对方结合,并在成为伴侣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他的仕途遭受了不少波折和牵制。
否则,以刘国璋解放前为官一方的成就,或许此时的他在事业上的地位远不会停留在如此平凡的位置之上。
见到这位突然到来的访客,原本冷淡或疑虑的目光瞬间转变为了热情的笑容:“同志您好啊,这都来了?刘老头刚才还在嘀咕,等你好久了呢。”
话锋如此一转,使得方世兰立刻展现出主人应有的姿态,将李爱国热情地引到了院子里。
院落之内整洁而又别致,青石铺路,角落种满了绿意盎然的核桃树,檐角下摆着几个装饰雅趣的花盆,鲜艳欲滴的花卉点缀其间,使得这个看似平常的住宅充满了生活的诗意。
方世兰走到正房前呼唤了一声:“老刘,这位李爱国同志到了,别让人家站这儿等久了。”
紧接着,门帘内侧传来刘国璋的回应:“快快进来吧。”他穿着深棕色老款式睡衣,褪去了过去工作中的一丝官气,添了一份平易近人之感。
看到此景象,李爱国笑着上前问候,“老师,好久不见,您现在这样真让人有种新气象的感觉呢。”
听到老师的肯定话语,刘国璋点点头示意让其进房交谈。“咱俩先聊聊天再说吧,我看看你们带来的东西。”他轻笑了一下,并不直接提及相关物品的价值或贵重程度,而是保持一种开放、轻松的态度。
房内的布置相比起周围的大众住户,更显得讲究与细致。无论是家具的选用、颜色的搭配,还是摆设物件的独特选择,都显露出了一种超越普通生活层面的文化品位和个人审美的独特性。这样的变化不仅反映出居住者品味的独特性,更在不经意间传达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坚持。
一间布置温馨的家庭客厅:木制柔软沙发置于中心地带,四周地面镶嵌了光滑的水磨石,墙面挂着三至四个精致的相框。八层架子上面放着一台小巧精致的收音机,靠近墙角的位置安置了一台缝纫机,上面覆盖了一层印有**图案的白色**桌布。
刘国章并没有在沙发上驻足,反而轻手轻脚地走进了邻间空间。
敞开式的房间里,书籍满满地堆在四处,书桌上摆放着文具、书本与几排未整理完毕的专业书籍,显然这是一个藏有知识与秘密的研究室或书房,充满浓郁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