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恪清看着向洋的眼睛:“向书记,不做出大的转变,只能是延缓这家企业的衰败时间,很快轻汽公司也要陷入这个困境,轻汽公司做的还是燃油车,连补贴都没有。”
“要不是靠着汽车零部件销售,轻汽公司也早就亏损了。”
“做出改变当然不一定能成功,可不改变的结局早已经注定,我们只能拼一把。”
“这个方案是我在来的路上想到的,祝文渊等人还不知道,如果失败,我来承担主要责任。”
向洋掏出烟盒,递了一支给张恪清,自己也借着张恪清的打火机点燃,深吸一口:“恪清,你现在是市委书记,更是省委常委,不要总是将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
“这是郑城的具体政务,是祝文渊应该负责的事情,办法也应该他来想。”
“就算是你想到了办法,执行的也应该是他,负责的更应该是他,不是你。”
张恪清什么都好,有想法,有能力,也愿意承担责任,还绝不会贪腐,可就是太愿意将责任揽上身了。
之前为了推行负债率与债务率跟政绩挂钩,就以身入局,这次怎么还往身上揽责任?
一把手有担当是好事,可不能什么事都自己承担,那要其他人干什么?
祝文渊是市长,掌握了市长的权力,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怎么,你担心祝文渊不愿意?他巴不得有这个机会呢。”
“他不是一直想做出一些亮眼的成绩,不想让人说只是来捡功劳的吗?”
“你只要将这个想法透露给他,选择的权力也交给他就行了。”
“若是你们真的能在价格上有优势,那拿到更多的订单,谁也说不出什么。”
向洋也是在向张恪清传授为官之道,教他怎么驭下。
张恪清也在想,这次嵩山客车出了事,祝文渊确实一直没有退缩,也很主动的在想解决办法,看得出祝文渊确实是想做出一些成绩。
他这个办法虽然大胆,但也有成功的可能,最坏的结果就是让两家企业提前陷入更大的困境。
而不做出改变,这两家企业也一定会在祝文渊当市委书记的任上暴雷。
站在祝文渊的角度,当然是尽早做出改变最好。
而且这时候改变,还有张恪清跟着一起扛压力。
“向书记,感谢您的指点,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向洋弹了下烟灰:“恪清,这件事你也跟文忠同志说了吧?”
张恪清也没有隐瞒:“来您办公室的路上,跟他通了电话。”
向洋嗯了一声:“确实应该告诉他,你也转告文忠同志,我们以后保证省内的所有企业都不再钻漏洞,也一定会尽快将问题彻底解决,不给商务部惹麻烦。”
他这也是在告诉张恪清,让唐文忠帮个忙,派调查组来的时候,把他们南河排在后面,如此就能等到他们将一切隐患消除,不再有任何问题。
未来哪怕是有人听到了一些风声,也不会在意的,因为上面更在意的是结果,过程中即使有问题,他们南河也已经处理了相关的人员,上头还能说什么?
就像是省里出现贪腐,只要及时处理了,对他这个省委书记就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甚至处理的及时,还能得到表扬。
因为这种事很常见,他们只要比其他地方做得好就行了。
“对了,这次去国院工作了一个多月,有什么收获吗?”向洋随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