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玲脸不红心不跳地撒谎:“娘,你不知道吗?阿川早就猜到了高考早晚都会恢复,所以这几年他一直拉着我复习,帮我开小灶呢!”她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林美娟的反应,心里有些紧张。
林美娟听了,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真的啊,还是我女婿聪明!那闺女,你就跟女婿好好复习吧,接下来这两个月你们也别去上工了。还有泽阳也抱过来,让他跟我和你爹睡,别打扰你们夫妻两个学习。”
这时,一旁的小贺泽阳听到这话后,立刻着急起来,大声说道:“不,我要跟妈妈一起睡!”他紧紧抱住苏玲的大腿,不肯放手,一副坚决不让人将他与妈妈分开的模样。
苏玲心疼地看着儿子,轻轻地揉了揉他的头,然后对林美娟说:“娘,要不这样吧,我把他白天送过来,晚上再接回去,您看怎么样?”她觉得这个办法既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又能让儿子不太抗拒。
林美娟思考了一下,点头表示同意:“行,那就这么办吧。”
于是,苏玲决定按照计划安排,白天将贺泽阳送到娘家,晚上再将他接回来,这样既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复习进度,也能照顾到贺泽阳的感受。
最后就跟商量好的那样,苏玲白天的时候将儿子送去娘家,而自己则跟丈夫好好的在家里面复习。
就连季茂林也跑了过来,跟两人一起在堂屋复习,顺便还可以时不时的请教贺钧川一些问题。
知青点的知青们得知苏玲这个村姑居然要和他们一同参加高考时,都十分诧异。
有人忍不住说道:“就她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村姑,她也想参加高考,简直是发疯了。”
然而,另一个知青则不以为然地回应道:“你操心别人干嘛?还是专心复习你自己的吧。”
不仅是苏玲,村里还有一大群曾上过初中的村民也像她一样开始了紧张的复习。
结果,地里干活的人明显减少了许多。不过,苏玲的大伯非常理解大家想要改变命运的决心,对那些前来请假的人全都批准了。
幸好这时秋收已接近尾声,否则这个假恐怕不会这么容易被批准。
当然,除了苏玲之外,苏玲的小哥也报名参加了这次的高考。
由于有工作在身,他只能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复习。
而他的妻子林月瑶也全力支持他,毫无怨言。此外,远在部队的三哥也争取到了去军校进修的名额,因此他不打算参加此次高考。
而且等这次进修结束之后,他就能升副团长了。
远在部队的三嫂在听到小姑子和小叔都要参加高考之后,还给他们兄妹俩寄了一套复习资料。
远在沪市的外公也给贺钧川和外孙媳妇寄了一套。
最后苏玲手上各式各样的复习资料和习题都有好几套,非常的齐全。
让苏玲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是非常的感动。
很快高考报名的这天,苏玲跟贺钧川终于从家里面出来了,在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去镇上报名的时候还遇到了村里的那些知青坐在牛车上。
来到镇上之后,两个人不敢耽搁径直去了报名点,此时报名点这里已经围了不少人,都是来报名的学生或知青。
很快就排到了苏玲跟贺钧川,两个人将自己的户口本和报名资料递上之后,工作人员递给两个人一张表格,让两个人填写。
等填完报名表并交了报名费之后,苏玲才松了一口气,跟贺钧川一起回了家。
在报完名之后,苏玲又跟贺钧川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苏玲总有一种梦回高三的感觉。
等到11月份的时候她又参加了一次初试。
这次初试把大部分没有基础的人都刷了下去,甚至其中还有两个知青。
分别是刘珊珊跟王艳。
王艳被筛选下去的时候一点都不意外,毕竟她对自己的水平有自知之明。
就自己前世那大字不识的样子,能自学到现在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她能有资格参加高考,都多亏了她这一世策划提前回到了家里,被塞去初中读了一年半,弄了一张初中毕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