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连在小事方面也犹疑不决,为难下决心而痛苦,害怕选择到错误的方案,那你就要记着:“犹疑不决几乎是你能犯的最坏的错误。”如果你选择一项看起来比较好的方案,有信心地宣布出来,并且全速实行,你所得到的结果,通常都比长期为难以下决定而痛苦要好得多。
某些决定,例如要不要改换工作,明显地需要多多考虑,而不应该草率决定。但是可以获得的事实情况一旦得到了,就可以下决定,然后就该停止徘徊于利弊之间,才能把全部精力用于实现这个决心。
至于小的决定——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到的各种寻常的决定——一般而言,是下得愈快愈好。如果你要拖延到“全部”异议都克服以后才下决定,你就永远不能做好事情。
行动愈快愈好
一位40多岁的中年大学讲师说:“论知识,我是精神贵族,论财富,我却是赤贫者。凭什么让我坐冷板凳挨穷?”
二位青年学生的对白:
“都什么年头了,我们还过得这般人模狗样,读书,读书,读个屁!再这样下去,我们穷得只剩下哲学名词了。”
“哲学名词有个鸟用,又不能当饭吃!当今是商品经济时代,我们学文史哲的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发财的份。我真傻,我为什么当初要选哲学这一专业,而且一错再错地读到今天。”
“我为什么只能抽劣质烟?我们又为什么身上只能穿着不入流的衣服?雀巢咖啡是什么滋味?KTV包厢又是什么情调?这些究竟是为什么?!”
…………
埋怨,埋怨,到处都是埋怨。
人们埋怨?文化滑坡”,人们埋怨“人心不古”,人们埋怨“官倒横行”,人们埋怨“为什么我不能发财”……
说实在的,世上确实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有很多值得埋怨的事。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来想想,世上根本不可能会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完美,抱怨社会,抱怨他人,如果我们一定要等世上所有条件都完美后才开始行动,那么只好永远等下去了。有的人为什么一辈子都干不了一件事情,原因正在于此。相反,有的人也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但他却起来行动,力求改变现状,而不是埋怨,结果行动者却成功了,而埋怨者依旧一事无成。
吉恩快40岁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份安定的会计工作,一个人住在芝加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结婚。他渴望爱情、友谊、甜蜜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以及种种相关的事。他有几次差点就要结婚了,有一次只差一天就结婚了。但是每一次临近婚期时,吉恩都因不满他的女朋友而作罢(那就是说,在犯下恐怖的错误之前还来得及补救)。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两年前吉恩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好女孩。她端庄大方、聪明漂亮又体贴。但是,吉恩还要证实这件事是否—卜全十美。有一个晚上当他们讨论婚姻大事时,未来的新娘突然说了几句坦白的话,吉恩听了有点懊恼。
为了确定他是否已经找到理想的对象,吉恩绞尽脑汁写了一份长达4页的婚约,要女友签字同意以后才结婚。这份文件又整齐,又漂亮,看起来冠冕堂皇,内容包括他所能想象到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其中有一部分是宗教方面的,里面提到上哪一个教堂、上教堂的次数、每一次奉献金的多少;另一部分与孩子有关,提到他们一共要生几个孩子、在什么时候生。
他把他们未来的朋友、他太太的职业、将来住哪里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等等,都不厌其烦地事先计划好了。在文件结尾又花了半页的篇幅详列女方必须戒除或必须养成的一些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化妆、娱乐等等。准新娘看完这份最后通牒,勃然大怒。她不但把它退回,又附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普通的婚约上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条,对任何人都适用,当然对我也适用。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当吉恩先生向人讲述这段奇遇时,还委屈地说:“你看,我只是写一份同意书而已,又有什么错?婚姻毕竟是终身大事,你不能不慎重其事啊!”
吉恩真是大错特错。他可能过分紧张,过度谨慎,但不论是婚姻,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不能过分吹毛求疵,以免你所订的每一种标准都偏高了。吉恩先生处理问题的做法,跟他对工作、积蓄、朋友的交情,甚至每一件事情都很相像。
成功的人物并不是在问题发生以前,先把它统统消除,而是一旦发生问题时,有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完美要求必须折衷一下,这样才不至于陷入行动以前永远等待的泥沼中。当然最好是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当我们决定一件大事时,心里一定会很矛盾,都会面对到底要不要做的困扰。下面的实例是一个年轻人的选择,没有抱怨,而是立即去做,他终于大有收获。
杰米先生是个普通的年轻人,大约20几岁,有太太和小孩,收入并不多。
他们全家住在一间小公寓里,夫妇两人都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新房子。他们希望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比较干净的环境、小孩有地方玩,同时也增添一份产业。
买房子的确很难,必须有钱支付分期付款的头款才行。有一天,当他签发下个月的房租支票时,突然很不耐烦,因为房租跟新房子每月的分期付款差不多。
杰米跟太太说:“下个礼拜我们去买一套新房子,你看怎样?”
“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她问,“开玩笑!我们哪有能力!可能连头款都付不起!”
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跟我们一样想买一套新房子的夫妇大约有几十万,其中只有一半能如愿以偿,一定是什么事情才使他们打消这个念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买一套房子。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凑钱,可是一定要想办法。”
下个礼拜他们真的找到一套俩人都喜欢的房子,朴素大方又实用,头款是1200美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凑够1200美元。他知道无法从银行借到这笔钱,因为这样会妨害他的信用,使他无法获得一项关于销售款项的抵押借款。
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为什么不直接找包销商谈谈,向他借私款呢?他真的这么去做。包销商起先很冷淡,由于杰米一再坚持,他终于同意了。他同意杰米把1200美元的借款按月偿还100美元,利息另外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