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村子并不远,由于让蜜蜂进入草帽还需要不少时间,宋阳便先捧着那些割完蜂蜜后的子脾,招呼冯晓萱端着装有蜜蜂的东西一起回陈家兴家。
到了陈家兴的院子里,冯晓萱把蜂蜜放在屋里的桌子上,带着宋阳找到了藏在墙角木柴堆里的蜂桶。
蜂桶是由水青冈树锯成两半,再用工具掏空木头制成的。
能看得出,当初制作这个蜂桶用来养蜂时,做工十分用心。
由于放置时间较长,木桶的外面已经有些腐烂和变形,但并不影响它的正常使用。
宋阳也没闲着,找来柴刀,将蜂桶外面腐烂的部分修整了一番,刮掉里面残留的蜡渣,扫去灰尘后,用淡盐水简单清洗了一下,然后把它放在太阳下晾晒。
趁着这个空档,他让冯晓萱领着自己,去村子前面的竹林砍了一根竹子回来。劈开竹子并稍作修整后,等蜂桶晾干,他便照着蜂桶的形状,把那些子脾割小,用麻线绑好,架设在蜂桶内。
小心翼翼地将两半蜂桶合在一起,重新在屋角找了石头垫好,接着找来铁丝,把蜂桶紧紧箍住。
做好这一切准备后,他再次回到漆树旁,看到树洞里残留的蜂蜜差不多被采食完了,绝大部分蜜蜂也都爬进了草帽里。
他又仔细地在树洞里检查了一遍,确定里面没有小蜂团,而且蜂王应该也已经进入草帽后,便把砍下来的那块漆树木头,重新封在砍开的洞口上。
用泥巴把出现的缝隙封好,就连原来拳头大小的洞口也找了石头堵住,只留下一个大拇指大小的小洞。
这可是个不错的诱蜂洞,得好好利用起来。
虽然不确定以后这里再来的蜜蜂还会不会轮到自己来收,但看在这棵漆树很少有人敢动的份上,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再来收蜂。
事情处理完,宋阳提着装有蜜蜂的草帽回到陈家兴家。
他没有急着把蜜蜂放进蜂桶,而是将草帽倒扣在蜂桶的巢门口。
受到蜂桶内蜂蜡气味的吸引,再加上蜜蜂有结团向上爬的习性,草帽里的蜜蜂开始往蜂桶上爬。紧接着,有蜜蜂找到洞口,钻进了蜂桶里。没过一会儿,这只蜜蜂出来在巢门口边鼓动翅膀吸引同伴,随后越来越多的蜜蜂钻进了蜂桶。
随着鼓动翅膀招引同伴的蜜蜂越来越多,蜂群排成线似的往蜂桶里钻。
冯晓萱感到十分好奇,一直蹲在旁边看着宋阳操作,忍不住赞叹道:“这些蜜蜂怎么到了你手里就这么听话呢?”
“只要你了解它们的一些习性,就不觉得难了……快看,那只屁股长长的,就是蜂王,还是枣红色的,这种蜂王可好了!”
宋阳欣喜地看到蜂王跟着钻进了蜂桶,心里悬着的一丝担忧终于放下了。他指着蜂王介绍说:“这蜂王不会蜇人,主要负责产卵,很多时候,别看它是蜂王,其实是受小蜜蜂指挥的,就像现在,它就是被小蜜蜂引导着进蜂桶的。”
蜂王进入蜂桶后,剩下的蜜蜂也跟着蜂拥而入。
事情算是大功告成了。
至于蜂桶里作为蜂脾支架的竹片,宋阳也不打算现在就处理,就让它们留在里面,等以后割蜜的时候再慢慢清理。反正每年都需要适时更换旧蜂脾,这样才有利于蜂群的健康。
这一番忙碌下来,天色已经渐渐晚了。
陈家兴拿着一块野猪肉回来时,看到宋阳和冯晓萱蹲在蜂桶旁边,也凑过去瞧了瞧,奇怪地问道:“怎么一会儿工夫就弄来一窝蜜蜂养着了,从哪儿弄来的?”
“就是后面漆树里的那群!”冯晓萱回头回答道。
“你们竟敢去弄那群蜂,就不怕生疮吗?”
“这小子说以后打算去山里割漆,想先适应适应。”
冯晓萱半开玩笑地说着,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拔腿就跑。
这可把陈家兴弄得一头雾水:“她这是要去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宋阳摇了摇头。
女孩子的心思,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不一会儿,冯晓萱匆匆跑回来,手里拿着一把新鲜的韭菜:“快点,你不是说韭菜能预防生漆疮吗,赶紧擦擦,能不生疮还是别生疮的好。”
原来她把宋阳之前说的话记在了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