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 第11章 宣德朝两位皇后(第1页)

第11章 宣德朝两位皇后(第1页)

宣德朝皇后在经过影视剧渲染后,其中孙氏各位也是极为熟悉,但大家也都明白,在此之前还有一位皇后,胡皇后。

。。。

据《明史·列传第一·后妃》中对胡皇后的官方正统记载:

胡氏,胡皇后,胡善祥,济宁人,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个女儿。

【明朝选妃多在民间筛选平民女子,防止外戚干政,胡善祥属于小官宦子女,比较符合要求。】

胡善祥本人性格清淡端庄、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在宫中的表现也较为出色,太子妃认为她机灵且知进退,好用且能掌控,得到了太子妃的认可支持。

于永乐十五年,被选为皇太孙妃,不久成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后,被立为皇后。

当时孙贵妃受宣宗恩宠,胡皇后没有儿子,又经常生病。

宣德三年春,宣宗无故命皇后上表辞去皇后之位,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封贵妃为皇后。

之后张太后怜悯贤淑的胡皇后,常常召她住在清宁宫,内廷朝宴,让她位居孙后之上,这也使孙后为此常常闷闷不乐,心怀怨气。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驾崩,胡皇后痛哭不已,一年之后也去世了,被用嫔御礼葬于金山。

胡皇后无过被废,天下人闻知,都同情她。宣宗后来也为此后悔,曾自我解嘲道“此朕少年时所做的事”。

天顺六年,孙太后去世,钱皇后对英宗说“胡皇后贤淑而无罪,被废为仙师。

她死后,人们害怕孙太后,对她的殓葬都不成礼”,因此劝英宗恢复她的位号。

英宗为此事询问大学士李贤,李贤表示赞同,并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然臣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

天顺七年闰七月,英宗为她上尊谥号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并营造陵墓,但不附祭于庙。

总体来说胡皇后性格清淡端庄,被说为“规讽无媚顺态势”,展现出一个传统的贤淑皇后的形象,但她未能得到明宣宗的足够认可,最终被废。

她的被废引发了当时朝野上下的惋惜之情,也被后世视为一位悲剧式的人物,有学者认为“胡皇后的无故被废标志着明代后权的衰微与皇后生存环境的恶化”。

。。。

胡氏辞去皇后之位,孙氏便被立为皇后。

《明史·列传第一·后妃一》对孝恭章皇后孙氏的官方正统记载:

孝恭章皇后孙氏,邹平人。父忠,永城县主簿也,诚孝皇后母彭城伯夫人【即张皇后之母】,故永城人,时时入禁中,言忠有贤女,遂得入宫,方十余岁,成祖命诚孝后育之。

永乐十五年,朱棣为朱瞻基选妃,立胡善祥为正妃,而孙氏居侧室为皇太孙嫔。

朱瞻基继位后,封胡善祥为皇后,封孙氏为贵妃。

宣德二年,孙氏生下了明宣宗的长子朱祁镇,宣宗越发宠爱她,并逼无子的胡善祥上表逊位。

宣德三年,明宣宗朱瞻基以胡皇后无子为由,命其自愿辞去皇后之位,孙氏得以转正被册立为皇后。

宣德十年,朱瞻基驾崩,皇太子朱祁镇年仅九岁,张太后扶持朱祁镇坐上了皇位,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孙太后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化解了危机。

景泰八年,石亨等将领密谋发动夺门政变,复立明英宗,他们先秘密告知孙太后,得到了孙太后的同意。

天顺六年,孙氏崩逝,享年六十二岁,全谥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与明宣宗合葬于景陵,祔太庙。

其清朝编撰的《明史》记载着一件有争议的事情。

“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

也就是说,孙氏没有子嗣,从宫女那里抱去一位孩子为自己的子嗣,便是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

但也有观点认为,当时张太后依然在世,孙氏当时只是一个贵妃,根本无法做到只手遮天,瞒过所有人抱来一个孩子,所以朱祁镇应该是她亲生。

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认为“贵妃孙氏,皇祖太宗选嫔于朕。十有余年,德义之茂,冠于后宫”。

但也有一些人对她评价不佳,认为她导致胡善祥无过被废,且在土木堡之变后,无原则地偏袒儿子朱祁镇,支持石亨等野心家发动“夺门之变”。

不过古时发生的事,我们后人也只能依据一些流传下来的记载评判,真实情况却无从得知。

喜欢明朝写作素材大全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