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军出了箕关之后,兵分五路。
赵云的骑兵仿佛一阵飓风在河内刮过,前去追击韩猛和淳于琼。
潘凤和齐周率军杀向了怀县。
蒋奇带领一万兵马前去攻占安邑。
而于禁和公孙续亲自率领的大军则要渡过黄河。
袁绍在洛阳一带的兵马,基本都集结在河内,因为,他要防范的就是并州的镇北军。
而现在,王匡只剩下两万兵马。
在镇北军的大军杀出箕关的一刹那间,王匡和袁谭马上明白上当了。
可是韩猛、淳于琼的兵马已经来不及回撤,因为幽州铁骑的速度太快了,他只能希望韩猛和淳于琼进入朝歌城中,躲过骑兵的追杀。
公孙续和于禁的兵马要从孟津和小平津渡黄河,若能在半渡之时追杀,肯定会大获全胜。
王匡刚刚产生了这个想法,斥候送来消息,潘凤齐周率领两万兵马,已经杀向了怀县。
他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如果冒然出城,很可能会陷入重围,公孙续除了骑兵之外,出动了六万兵马,谁知道这是不是又一个计谋?
他不敢出兵,那么,河内、河东、河南、弘农等地基本就没有什么兵马了,公孙续和于禁可以安稳的渡过黄河。
到了黄河渡口,公孙续命令郭嘉、戏忠、杨丑等人,前去搜集船只。
黄河之上没有水军,因此没有战船,要渡河一般用的都是商船和渔船。
现在天气逐渐变冷,黄河的水慢慢进入枯水期,水流平缓,只要是船只,都可以安全的渡河。
而就在这时,司马防主动来帮忙,不但搜集来了一些船只,征集了许多船夫,而且还献上了一些粮食。
公孙续当然会照单全收了。
乱世之中,世家都会做不同的选择,袁绍占领河内的时候,司马家肯定也支持了。
诸侯和世家是互相依存关系,黄巾之乱之所以败的非常快,就是因为没有任何世家支持。
现在的天下,实际上是天子和世家共治,天子不行了,世家就会考虑换一个,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朝代不停的在更替,世家也不停的在更换淘汰,起起伏伏,兴衰不断。
想要让世家永远不败,家主就一定要有眼光。
有了司马家族的相助,公孙续渡黄河快了很多。
洛阳城虽然被董卓抢劫了一次,又烧毁了许多宫殿,但先后经过孙坚和王匡的修缮,现在虽然很萧瑟,但并不完全破败,依旧有一些生机。
故土难离,以前被董卓强制搬走的世家大族,在董卓死后,又陆续搬了回来,只是客商少了很多,无法与往日的繁华相比。
公孙续的大军来到洛阳城外,扎下了营寨。
镇北军杀出箕关的时候,洛阳令就已经逃走了,不过一些官员还在,他们战战兢兢的出城迎接。
洛阳城很大,现在城里的人口并不多,因此,公孙续的两万兵马全部驻扎在城里。
留下的这些官员自然都是很支持公孙续的,而以前何进的大将军府,他们早已派人打扫和整理过,牌匾也换成了镇北将军府。
公孙续任命李历为洛阳令,夏侯兰、杨丑为洛阳都尉,戏忠暂时为司隶校尉,与郭嘉一起做好洛阳城的治安以及防卫。
同时传令,让甄家、糜家、鲁家、陈家等派商队前来洛阳,对曾经帝都进行彻底修缮。
镇北将军府的官员,也陆续前来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