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之前的奶昔合胃口,又有灵动可爱的小白狐相伴嬉闹,观音婢的身体恢复得极为迅速。
她那娇小的身影在堂屋内欢快地穿梭着,笑声似银铃般清脆,与小白狐尽情嬉戏,满是童真与活力。
堂屋内,萧然、李秀宁、李世民几人围坐,专注聆听长孙晟讲述着草原上的奇闻轶事。
长孙晟目光深邃,言辞间尽是对那广袤草原的深刻洞察。
萧然听得入神,那些未曾被史书收录的秘辛,犹如一扇通往陌生世界的窗,令他心驰神往。
“妙啊!未曾想突厥部落竟是这般分化之态。”李世民双眸陡然一亮,仿若暗夜星辰,那瞬间的明悟之光在眼中闪烁,显然已洞悉长孙晟分化突厥之策的精妙所在。
长孙晟见状,微微颔首,眼中毫不掩饰对李世民的赏识之意。
此前与高氏的短暂交流,李世民的才情、睿智与果敢便已深深印刻在他心间,故而他极为赞成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多加往来,在他看来,与如此麒麟之才结交,实乃幸事。
李渊与长孙晟本就情谊深厚,门第相当,又志趣相投,往来之间情谊日笃。
“世伯,”萧然突然开口,打破了片刻的宁静,“突厥这些部落,内部分歧究竟有多大?缘何不能如中原那般构建国家体制?部落相较国家,在资源调配与整合上本就劣势尽显,毕竟部落所能动员之资源,实在难以与国家相抗衡。”
长孙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未料到萧然竟能抛出这般犀利且深刻的问题。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亦是神情一振,显然对此问题同样充满好奇。
长孙晟缓缓放下手中茶盏,杯中的茶水微微荡漾,似是他心中泛起的思绪涟漪。
“突厥内部政治结构松散无序,各部落皆具高度独立性,宛如一盘散沙,缺乏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核心,难以实现国家层面的深度政治融合与统一规划。”
“其经济模式单一且脆弱,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生存状态随自然环境飘摇不定,根本无法为国家机构的稳定运转提供坚实的财政根基与物资保障,完善的国家体系构建更是无从谈起。”
“再者,部落众多,文化形态各异,相互之间的差异犹如鸿沟,尚未达成深度的文化交融与共识,难以孕育出共同的国家文化认同,凝聚起向心力。”
他顿了顿,继而微笑道:“而最为关键者,大隋岂会坐视草原部落走向统一稳定?自是会从内部施展分化瓦解之策。”
“毕竟,一个强大且统一的游牧部落雄踞北方,对我中原而言,无疑是心腹大患。”
“朝廷持续施加军事威慑与政治干涉,令其发展之路荆棘丛生,难以向成熟国家形态迈进,只能在部落联盟的形式下苦苦挣扎,应对内忧外患。”
“不过,”李世民目光炯炯,似有深思,“若出现一位出类拔萃的首领,凭借非凡的军事才能,以武力强行推动大一统,亦非全无可能。毕竟游牧民族向以强者为尊,其首领需具备卓绝的武力与军事谋略方可。”
李世民所言,恰似后世的铁木真之崛起路径。
长孙晟微微摇头,神色笃定:“二郎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就当下而言,短期内绝无可能。现今朝廷在草原上威望犹存,影响力巨大,稍有风吹草动,便能及时察觉并加以遏制,绝不容许此类威胁萌芽。”
萧然心下暗自思忖,长孙晟之言确有其理。
思绪流转间,他不禁联想到铁木真统一草原之事,当时中原正值宋、金、西夏等政权割据混战,烽火连天,各方势力皆疲于内斗,自顾不暇,对北方草原更是鞭长莫及。
那自诩为宗主国的大宋,空有其名,连草原之边缘都难以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