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后,众人闲适地品着茶,竹里馆内弥漫着悠然茶香,笑语晏晏。
观音婢的身影在其间轻快穿梭,怀中紧抱着那灵动的白狐,欢闹追逐着四处奔逃的鸡鸭鹅,清脆的叫声与银铃般的笑声交织一片,让这宁静的竹里馆满是生机。
不远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或坐或立,轻声闲聊着。
李世民的目光却不时飘向观音婢,眼中满是宠溺与关切,生怕她在嬉戏中有所闪失。
此时,李秀宁瞧见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拿起了弓箭,谈论起射箭的门道,便朝萧然递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那眼神中似藏着些期许与暗示。
萧然一时不明就里,面露疑惑。
李秀宁莞尔一笑,柔声说道:“世伯,早听闻您箭术超凡,曾有一箭双雕之神技,心向往之,今日可否让我们开开眼界?”
长孙晟闻此,爽朗大笑,抬手摆了摆,谦逊道:“些许虚名,不足挂齿!”
长孙晟目光敏锐,哪能瞧不出李秀宁的心思,这姑娘自已箭术不差,怕是为身旁这几个年轻人着想。
长孙晟起身,静姝拿来李秀宁的弓。
李秀宁递给长孙晟,“世伯,这是我的弓。”
长孙晟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好弓。
唐国公府的嫡长女用的肯定不能差了。
长孙晟拉了一下弓,看向萧然,语重心长的说道:“这射箭啊,首重心静,心若止水方能目注于靶,不被外物干扰。”
“持弓之手,需稳如磐石,臂力要匀,方能引弓满弦而不颤。”
“再者,目力要精准,预先测好风向风力,此为箭之所向的关键。”
说罢,长孙晟搭箭上弦,侧身引弓,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如炬,刹那间,弦响箭出,“嗖”的一声,利箭直飞不远处树杈上,稳稳钉入,箭羽轻颤,众人皆赞。
长孙晟转头看向萧然等人,眼中满是鼓励与期许,盼着他们能领悟这箭术之妙。
长孙晟面带和蔼的微笑,将手中的弓箭递向萧然,鼓励道:“逸尘,你来试试,让老夫瞧瞧。”
萧然恭敬地接过弓箭,摆好姿势,一箭射出,却偏离了树干。
萧然略显尴尬,用习惯了自已简易复合弓,李秀宁的弓有点不习惯。
长孙晟目光如炬,立刻指出:“逸尘,你的站姿不够稳,双脚间距略宽些,膝盖微微弯曲,这样能更好地借力。而且引弓时,手臂要再伸展一些,力量才能更顺畅地传导到箭上。”
说着,长孙晟亲自示范,萧然认真地模仿着,眼神专注而坚定。
李秀宁也拿起弓箭,身姿矫健地一箭射出,箭稳稳地扎在靶上,虽未正中红心,但也显露出不俗的箭术功底。长孙晟微笑着点头称赞:“三娘这箭术,在女子中已属难得,这拉弓的力度控制,若能根据目标的远近更精准地调整,箭的威力和准度都会更上一层楼。”
李秀宁点点头,“世伯,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