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是在大雍传承一百五十余年时,被契丹占领,那时的朝臣武将激愤,可苦于当时的皇帝是位平庸守成之君,迟迟下定不了决心派兵收复。
于是便遗留下了这一历史隐患,之后的皇帝亦有明君,但都是文治上佳,将大雍管理的极好,吏治清明,百姓富裕。
一直到了赵裕,他在登基之初便定了国号为建元。
更是有有收复失地,扫清世家的夙愿,并决定终其一生来完成。
写着信息的绢帛在朝臣中一一传看,大臣们也都思索着,该怎样处理这事。
赵裕见无人应声,就点了一位将臣“英国公,你来说说,这事该怎么处理”
英国公无声叹了口气,几步行走出列,拱手奏道“回禀皇上,微臣以为,如今我大雍兵盛民强,国力雄厚,正是收复失地的好时机啊,因此,微臣以为,该对契丹用兵”
赵裕听了英国公的见解,心里满意,又对着其他人道“诸臣也莫要沉默了,说一说你们的看法吧”
陆续几位将领也都站了出来,表明看法,契丹人,当打。
但也有些文臣反对“回禀皇上,微臣以为,契丹一族已在燕云十六州的地界盘踞已久,我大雍不该贸然出兵,而应徐徐图之,若是能不费一兵一卒的感化契丹,岂不更好?”
此话一出,好些将领对其怒目而视,你这么说,哪里还用打仗啊,你们书生一个个上去感化吧,当真是荒谬。
许是知道这位朝臣说的有些过火,文臣的领头人之一,宋阁老起身奏道“回禀皇上,微臣以为,我大雍正值海晏河清,全力革新之际,不应大动干戈,对契丹动兵啊,否则,若是战场上的结果不如人意,那我大雍的民生也将受到重大打击啊,还请皇上三思”
赵裕凝视宋阁老片刻后,沉声问道“宋卿啊,我大雍自那时起,已发展有百余年,如今兵强马壮,国富民殷,若此时不是好时机,那又该是何时?”
看着殿中的许多朝臣,面上仍带有犹豫思虑之色,赵裕忽地起身。
龙行虎步往前,走到龙椅前方,威严凛冽,眼带精光。
他大手一挥道“昔日秦国,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方得以统一六国,而我大雍,丢失燕云十六州至今也已历经六朝,是时候收复失地了,如若不然,我等又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听了赵裕的这番话,众朝臣也都清楚了皇上的雄才大志。
当今文治武功出色,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只要他下定决心的政事,那便是必行之事。
如今看来,武将一派,只怕是要起来了呀。
赵裕看着下面的臣子们,对他们之间的算计心知肚明。
但他自信,自已有能力压住群臣,操控群臣,驱使群臣。
因此他也放任他们算计斗争,甚至有时加一把火,偶尔把控一下大局,冷眼看着他们互相攻伐。
在返回平湖秋月殿的路上,赵裕坐在御辇上,面色温和带笑着,甚至有几分春风得意。
沿路的景色也雅致,他漫不经心的欣赏着,手中摩挲着碧玺十八子,盘算着此次出征需得多少花费,届时朝政又该如何稳定。
在路过百花园时,却见一位宫女正在莳花。
这宫女虽穿着规制的衣服,却将其进行略微的改动,显出腰线,身姿窈窕,更是故意凑近那花,摆了姿势轻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