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 第6章 对孩子的不得体穿戴说不(第2页)

第6章 对孩子的不得体穿戴说不(第2页)

这天,蔓蔓照旧登上妈妈的高跟鞋,晃晃悠悠地在屋里走来走去,结果一不留神撞在餐桌上,来了个人仰马翻,鞋子飞到了一边。家人闻听哭声,忙跑过来,爸爸看到女儿跌倒在地,忙蹲身查看,结果发现女儿的脚踝有些异样,连忙把女儿送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女儿的脚骨折了。看到女儿痛苦的神情,妈妈悔恨不已,后悔当初不该纵容女儿穿高跟鞋,学大人样。

这个故事对于那些为女儿寻高跟鞋的妈妈们无疑是当头一棒。她们往往从成年人的心理出发,打扮孩子。对于不少儿童服装,尤其是女孩子的服装越来越趋向于成人化。有些家人对此表示不易为然,有的甚至还特意给孩子穿上露背裙、低胸装,认为这样既漂亮又有个性。其实,这不仅是家长的一种误区,更是对孩子的一种误导。

就拿今年只有7岁的丽丽来说,她的着装千变万化,是班上出了名的“小大人”。据说这都是她妈妈的“功劳”。为了将来把女儿培养成“大明星”,她的妈妈可谓是煞费苦心。

为了这一心愿,丽丽除了正常的文化学习外,还要上舞蹈课、声乐课,甚至还在妈妈的带动下,学习服装搭配,以及进行仪表仪容等训练。

一切为了孩子,丽丽的妈妈对这种投资从来就没有心疼过。对丽丽的着装更是用心良苦。为了让孩子出众,丽丽的妈妈不但热衷关注时尚流行趋势,甚至每天早起,为丽丽搭配当天的服装。除了学校要求穿校服的日子或体育课穿运动服外,丽丽可谓是每每盛装出场,就连学校里年轻爱美的老师们,每当面对丽丽时而端庄、时而华丽、又时而性感的着装都自叹不如。而丽丽更是因自己服装的变化,每天上演着“淑女”、“贵妇”,甚至“性感女郎”的不同角色。

???就这样,“小大人”丽丽和同学们越来越远。班里的好朋友也渐渐离她远去。因为大家看不惯她穿着大人式样的衣服,学着大人的模样在学校里招摇,更听不懂她那些关于服饰的话题。而丽丽虽然表面上故作镇静,不屑和这群“土包子”为伍,但每当看到同学们在操场上摸爬滚打、尽情玩耍时,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其实,成熟性感的装扮,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众多负面影响。美国心理协会在他们关于《小大人现状》的调查报告中就曾指出,“不适宜的性感服装等正在侵蚀孩子的童年,并使儿童遭受心理伤害。”

美国心理协会调查组负责人认为:在这个消费型社会中,不适宜的市场营销手段正在使儿童变得早熟。就五六岁儿童而言,迷你裙、低胸领和有闪光装饰片的领口,容易使他们形成错误的性别认同观和价值观。成人化的着装不但会造成孩子更注重表面,还会使他们产生拜金、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行为。

对此,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专家也表示:许多时候,给孩子穿什么对他们的性格形成会产生深远影响。服装过于成熟,会令孩子想尽办法让自己的举止符合穿着,并容易让他们产生优越感,导致他们在朋友圈中容易被孤立。

而导致当今孩子着装,行为过早成人化现象主要是由于大众媒体的误导、家长错误的成长观等原因造成的。作为当今的学校和家长更应该正确引导孩子成长,尽力排解一些社会行为对孩子的干扰,尽量给孩子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纯净空间。

力排干扰,铺设净土

现今社会里,信息飞速发展,传媒无孔不入地渗透于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从小就身处在这个空前发达的传媒社会里,自然会受其影响。成人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斥着孩子的视觉、听觉。成人世界铺天盖地的繁杂信息让孩子们无处可逃,而孩子们也从这些承载着成人行为方式的信息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被迫懵懵懂懂地接受着成人的风潮时尚,照猫画虎地学穿着成年人的服装。“顺理成章”地表现出与该年龄不相符的言行举止及着装打扮。而社会上那些过度包装、宣扬各种童星的现象,也在干扰着孩子的视觉,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接受成人化现象。

为此,作为孩子们“卫士”的家长,一旦看到孩子的衣着与她的年龄不符时,一定要正视这种社会现象,理解她们的心理,循循善诱。可以通过故事等形式,举例说明这是一种不恰当的行为以及它的危害,让她们切实体会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

例如:家长看到孩子偷偷穿着妈妈的吊带裙在镜子前摆着各种pose,千万不要立即上前斥责,而是神情镇定,和蔼地问她“宝宝,你为什么要穿妈妈的这件衣服啊?”也许这时,她会很天真地告诉你,她看到某人穿着很好看。这时,你可以告诉她“这样的衣服等你长大了穿才好看。你现在还小,妈妈还是觉得你穿小花连衣裙更漂亮。”或者“这是大人的衣服,妈妈觉得你穿并不漂亮。周围的小朋友谁会像你这样,把自己打扮成小老太婆呢?”之类的话,将她的注意力从这类衣服上转移,为孩子搭建一个适合他们着装理念的平台。

纠正观念,营造童真???

在竞争型社会和独生子女时代这一特定背景下,再加之社会大肆宣扬一些诸如“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似是而非的教育观念,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观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把孩子当作工具,烙上了急功近利的印记。无意间使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被迫提前进入成人的世界,对孩子的心里造成伤害。

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审美来为孩子选择衣服。有些家长之所以让孩子穿得像成年人那样精致,就是“为了孩子带出去比较有面子”。

正是由于很多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造成了孩子不得当的着衣行为。使他们无形中丧失了童真、童趣,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大人”。

???因此,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着装“成人化”这一问题,我们更应该反省自己,不要过于注重孩子的打扮,更好地呵护宝宝们的童真。给他们选一些符合年龄、心里以及生理特点,可爱、宽松的衣服,让他们更加接近自然,接近生活,营造属于他们的童话世界。

3.不拘小节的“邋遢大王”

熙熙攘攘的幼儿园门口,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自从儿子上了幼儿园,工作繁忙的小敏还是第一次来幼儿园接儿子,平日里都是爷爷奶奶接送。

在急切的等待中,幼儿园的大门终于开了。小敏随着涌动的人群,向门内张望,急切地寻找着儿子的踪迹。

“妈妈——”,一声熟悉的叫喊,从幼儿园门口传了出来。小敏喜出望外的向喊声处望去,只见一个满身污垢,脏兮兮的小男孩冲着她怀里扑了过来。当儿子搂住她的一刹那,小敏才从惊恐中缓过神来。她看着儿子不整的衣衫,破了洞的裤子,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儿子的老师走了过来,“你就是涛涛的妈妈吧?见到你可真不容易啊!”小敏赶忙与老师打招呼。

寒暄过后,老师很认真地对小敏说:“我很早就想跟你谈谈涛涛的事情。是这样,涛涛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虽然有些淘气,但很惹人喜爱。他什么都好,可就是平时有点邋里邋遢的。虽说男孩子不一定要刻意注重穿着打扮,但孩子总不能老穿着破了洞的衣裤吧?我知道你们工作都很忙,但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啊!——”

老师的一番话,让小敏顿觉脸上发热。告别老师后,小敏看着身边邋遢的儿子,心中窝了一股无名火。回到家,她拽着儿子硬要给他洗澡换衣服,可儿子偏偏不肯,小敏狠狠地在儿子的屁股上打了两巴掌。儿子的嚎哭,引来了家人,大家在得知原因后却都责怪小敏不该胡乱打孩子,都说,“小孩子每天都摸爬滚打的,穿了好衣服也会脏。尤其是男孩子,更没有必要天天衣冠楚楚的,还是自然最好。”弄得小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孩子常常衣衫不整、邋里邋遢,这显然是家长的失误。生活中,每一位家长对待孩子的着装问题的看法都各有不同。而一些男孩的家长常常认为:男孩子小时候淘气,常常在外边玩土玩泥,即使给他好衣服穿,也一样会弄脏、弄坏,简直就是浪费。索性让他就一件毁,实在没法要了就扔。再说,男孩子又不是女孩子,穿那么好看有什么用,着装不必太在意。

的确男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不太注重仪表。但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无论男女衣着整洁得体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或者出席重要的活动时,更要穿着整洁得当。这不但是对公众的尊重,也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对于孩子来说,穿戴虽不提倡奢华、标新立异,但一定要干净得体,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育启迪,寓教于乐

80年代,有一部名叫《邋遢大王奇遇记》的动画片,曾轰动一时,深受大家的喜爱。故事讲述了一个号称“邋遢大王”,平日里衣衫不整,不讲卫生、不拘小节的小男孩,由于邋遢,沦落到与老鼠为伍,最终在磨难中幡然醒悟,从此不再邋遢的故事。

这部动画片对于那些平日里不太爱清洁,衣着邋遢的孩子来说,可谓是最好的教材。家长们可以利用类似的故事和事例,教育启迪孩子,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更衣,可以利用周围小朋友以及老师对他的评价,告诫他这种不良行为的危害,以便养成他们从小讲卫生、勤更衣的好习惯。

???例如,父母面对衣着邋遢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你看过《邋遢大王奇遇记》没有,如果你再这样,就会变成那里面的小邋遢。”或者“昨天你们老师和小朋友都说你的衣服实在难看,不适合上幼儿园穿。”、“你看,小朋友们的衣着都很整洁,没人穿成你这样。”等等。唤起他自觉更换衣物的意愿。

言传身教,从我做起

为了让孩子衣着整洁得体,首先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就不太注重着装,整日里邋里邋遢、不修边幅,那你怎么能奢望孩子的着装得体呢?因此,作为爸爸妈妈,平日里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装着,不要因为不经意的懒惰,给孩子造成错误的定位。尤其对于男孩子来说,爸爸的着装和生活习惯,更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爸爸一定要改变自身的一些懒散习惯,天天以整洁得体的着装,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男孩子从小树立“男子汉也需要衣着整洁得体”的观念。

坚持原则,绝不妥协

???如果面对满身污垢,却依然坚持不换衣服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即使他发脾气、耍赖,也决不妥协。千万不要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软,一定要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对他这种不讲卫生和修养的行为非常不满意。其实孩子的观察力很强,他总能从你的眼神和行动上,窥探出你的意愿。

例如,如果孩子不注意着装礼仪,甚至参加小朋友的生日派对,也还坚持穿着身上那件有洞的衣服。你就可以佯装生气的样子告诉他,“如果你穿着脏衣服去派对,那么很多小朋友会因为你是个脏小孩,而不愿意和你一起玩。”之类的话,让他自行转变的行为。

再有,家长不要用工作忙当借口,平日里要勤给宝宝洗换衣服,勤于教育,逐渐养成他健康、得体的着衣观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