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众人此刻的注意力都在左相身上,没人看到四皇子的表情变化。倒是左相穆延春,一下就从人群之中找到了那个刺伤自己的罪魁祸首,竟是朝堂之上唯一一个能站在前三排的女官——应九阙!
重重的喘了口粗气,穆延春得承认自己是小看了这女人。谁能想到不过是个十几岁的丫头片子,竟然也能在关键时刻左右朝局呢?难道当真是上天庇佑姓景的不成?
“应九阙!”
穆延春恨不能亲手杀了应九阙,但在这关键时刻,他眼珠微微一转,竟是和颜悦色起来。
“应大人年纪尚小,大概不知道上一辈的恩怨。应该也不知道应将军是怎么死的吧?”
“穆延春,你要说什么?死到临头还想做挑拨之事,把他给我拿下。”
“陛下别急呀,虽说四皇子被救了出去,可我手底下还有这些一品大员的命,甚至还有几位兢兢业业的阁老,你难道想让几位阁老白白送命吗?”
穆延春知道自己是活不成了,但临死之前他不介意给景泰帝添些堵,尤其是这个近日来风头日盛的应九阙。他以前就不喜欢应重鸣,明明是个女人,非得掺和进男人之间,天下大事是一个女人能决定的了的吗?不安心待在内宅绣花,反而跑到战场上喊打喊杀,当真是自甘下贱。还有她的女儿,不愧是一脉相承,一如既往的叫人厌恶。
就算今日他死,也得把这朝堂搅得鸡犬不宁才是。应九阙倒是没什么,不过孤孤单单一个臣子罢了,但北疆那二十万军队可不是说着玩的。无论什么时候,自由掌握了真正的军事力量,才有资格搅弄风云。北疆那20万军队当初本就是联军,当初应重鸣留下来的娘子军,如今也不过区区几千人。但那娘子军里的每一个都身经百战,若是有应重鸣将军唯一的女儿哭诉,就算娘子军心中并无反意,身为皇帝,这个世上最多疑的人,难道会信吗?
这世上种种混乱,都是因为怀疑而起。尤其是景泰帝被自己这个多年臣子背叛,正是惶恐多疑的时候,他就不信这种时候,景泰帝还能相信应重鸣。人心隔肚皮呀!不管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任何人都无法真正窥探别人内心的想法。
这时候景泰帝顾及着那几个被控制住的老臣,虽说心中已经将穆延春判了死刑,但好歹没有命手下强攻。
“想来应大人真是不知道自己母亲的死因,想当初应重鸣将军文武双全,战场上杀敌如砍瓜切菜一般,更是闯下双子星的名号。像她那样的奇女子如果不是有人背后搞鬼,又怎么可能轻易被杀?应大人,你年少有为,不满二十就跻身朝堂,甚至入了内阁,你还是不要被人蒙蔽的好。”
“当初,20万联军齐聚北境,抵挡北疆蛮人军队,应重鸣将军自然也在其中。那场战争死伤无数,天地为之失色。可如果援军及时到达,应将军本来不用死,可偏偏因身后无人,应将军于战场之上奋勇杀敌,屡破敌军,但最终因力竭而死。应大人难道就不为之伤怀吗?当初,咱们这位陛下当真是机灵的紧,在其他各路起义军在北境齐聚的时候,他扭头就攻入京城,不仅攻下了这座千年古都,还最大程度避免了自己军队的伤亡。所以,明明他是起义军中势力最弱的一个,最后却是他登上皇位,坐拥天下。可怜那位英勇无双的应将军,一代奇女子,竟是就这么死在战场之上,没能迎来新的时代。应大人,你身为人女,怎能不为自己的母亲报仇?”
虽说大家都知道穆延春这个时候说这些话就是为了挑拨离间,但人就是这般,哪怕心里清楚知道不应该,可一旦有人说了,就会不由自主去想。
此刻,有不少人的目光都悄悄看向了应九阙。如此说来,应将军的死确实有陛下的缘故,也不知应大人会如何抉择,只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经此一事,哪怕陛下再怎么宠信应大人,此后也不会再重用她了。毕竟朝堂中有无数人才,不必非用一个有怨怪之意的人。
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情况下,九阙慢条斯理从柱子上跳下来,然后从众人特意分开的道路上走过,来到离陛下最近的地方,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粒。
“微臣不辱使命,四皇子已安然无恙。”
景泰帝微微抬手示意她起身。
九阙这才起身回头看向目的不纯的穆延春。
“我早知穆大人不是表面这般温柔可亲,但没想到这张皮子底下竟隐藏着这么一颗为非作歹且不安分的心。你于此刻说些当年之事,目的不就是为了挑拨我与陛下?但要让穆大人失望了,我虽说不像穆大人这般学富五车,但也知天地君亲师的道理。且不说当年之事与陛下并无关系,穆大人既然这么问了,我倒要反问一句,当初传假军情使我母亲判断失误误陷敌军之人,是不是你?”
朝堂之上不少臣子对当年之事其实知之不多。此刻听出这事儿似乎有反转,都忍不住抽了抽眼角,看来今日他们能听到十几年前更多的旧事了。
“如果不是这次去了北境,有尉迟大将军和林将军告诉我当年实情,想必我也会被你蒙蔽。穆大人不愧是在朝堂之中搅弄风云之人,临死之前还能想出这样的法子,离间君臣之情。但就算再多的花言巧语也掩盖不了你是个卑鄙无耻小人的事实!”
“当年,我国与草原对峙,草原灭我之心不死,你明明知道若北境那20万联军出了岔子,草原必将挥军南下,直入京城。一路上又会死伤多少无辜的平民百姓,但你依旧弃之不顾,只为了排除异己!当年我娘只是上书前朝末帝,想要改变当时举荐人才的法子,好为国朝带来更多不世出的人才,以解决当时倾颓之危。我娘一片丹心,从无半点私情。哪怕与你政见不合,也是为了天下百姓,你就算不同意,也不必痛下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