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解释了起来。
“咱街道当初也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前几年,小王因为孩子的事情,专门寻过易中海两口子,做两口子的思想工作,让他们领养几个孩子,孩子改姓易,名字由易中海两口子帮忙起,到时候算易家的香火。
一大妈刚开始说的好好的,同意领养。
易中海也没有反对意见。
过了一晚上,易中海突然反对领养孩子,一大妈因为家里不主事,老爷们不让领养孩子,她也不能说什么。
王建设脸上泛起了几分诡异的笑容,跟同人文中描述的一模一样,聋老太太做通了易中海的思想工作,说服了易中海,易中海听了聋老太太的话,这才一反常态不同意领养孩子。
个个都是缺德户。
易中海为了养老,事事偏袒贾家,连累的闫家都受到了牵连,贾张氏还因为易中海的故意纵容被枪毙。
聋老太太为了不让孩子分走易中海两口子在她身上的精力和物力,规劝易中海两口子不要领养孩子。
换做别人,王建设没准会登门做做工作。
易中海和五保户,算逑了吧,一句话,他们不配有孩子。
回到办公室,抓起电话,拨了几个号码出去。
现在的电话,是那种转盘拨号的电话,按着一个数字转一圈,松开手指头,拨号转盘在反弹回原位。
王红梅也不是一点成绩都没有,最起码给王建设留的这几个电话号码是真实有效的。
电话打给了轧钢厂工会一把手,就工坊投亲女同志与轧钢厂未婚男青年进行联谊的事情,定了时间,王建设好登门拜访,商谈一些细节。
工会一把手下午刚好没事,与王建设说好时间,不见不散,王建设挂断了电话。
从办公室出来。
街道办的会计,跑到了王建设的跟前,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账簿,虽然没说话,但是瞧对方的脸色,分明就是有事。
“刘姐,出啥事了?该不是王红梅在职期间,贪腐了吧?”
大家伙的目光,汇集到了会记的身上。
自从戳破95号四合院先进文明荣誉的真相后,街道的这些人,都在自我反思,不想被王红梅给无端的牵连了。
会记刘慧娟就是持着这种想法,查了一天一宿的账,最终发现了端倪。
账面上少了一笔入账。
街道有自已的房产,这些房产租赁给了很多无房者,按月、按季度、按年限缴纳房租,街道也有自已的附属产业,给一些家庭困难者派发一些挣钱的活,钱和物,都涉及到会记。
“王主任,你看。"
刘慧娟可不会因为王建设喊了她一个姐的称呼就得意忘形,那是年纪小的人对年纪大的人一种礼貌式的称呼。
手指在了一个地方。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是95号四合院房租的事情。
聋老太太、易中海、贾家三家人,自作聪明的把房子的产权挂靠到了街道,需要按时定月的缴纳房租。
从54年1月开始,易、贾两家人的房租就一直没有缴纳,没有双方的签字,也没有财务的印章。
也就是说,贾家和易家等于白住了六年房子。
聋老太太是五保户,房租这块不涉及缴费问题。
瞌睡遇到了枕头,正愁没有给钱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买营养品,易家和贾家的房租事件曝光了。
“刘姐,你统计一下多少数字,我五点回来,到时候咱在详谈,我现在要去轧钢厂跟轧钢厂的工会谈联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