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之中,罗、游二人对胡英怀赴京取得的成果极为振奋,尤其是辽饷自留一项,足以帮广东练出一支规模巨大的强兵来。
到那时候,华兴人必会俯首称臣。
与此同时,三人将重点转移到下一步举措上来,毕竟华兴就在眼前,若是任由其大肆扩张,日后必成两广大患。
招抚归招抚,该有的遏制手段,也得一并用上。
用胡英怀的话来说,就是软硬兼施,将华兴势力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在这方面,罗志盛认为招抚是核心,在没拿到宝物之前,最好别过分刺激华兴人,省得横生枝节,拖延谈判进程。
皇上要的是宝物,这事绝不能办砸了,否则别说限制华兴了,丢官罢职都是轻的。
游登辅则有些不以为然,直言招抚当然重要,但若是不加限制地迎合华兴人,日后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华兴做大吧?
一定要双管齐下,让他们看到我等决心,才能迎来长治久安。
面对华兴种种作为,游登辅认为不仅要管,还要大管特管,直到将其压服为止。
罗治盛则是一脸苦色,表示管起来不难,难的是谁来承担后果,华兴人可不是吃素的,真要反抗起来,咱们未必占理。
就凭下面那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货色,非得反天不可。
说来说去,明面上规则人家都会遵守,问题是咱大燕朝,是靠朝廷法度,就能维持运行的吗?。。。。。。
争论到最后,胡英怀摆摆手,说出自身看法。
既然要软硬兼施,那就得拿出具体策略来,绝不能任由下面胡乱施策,也不能放任华兴肆意扩张。
罗治盛负责招抚,肯定要和缓一些,细细与华兴商议定居、发展之策,红红脸可以,但不能彻底与华兴闹掰。
还有就是尽快再去一趟三亚,与华兴首领敲定献宝一事,并告诫其不可肆意扩张,引来纷争不断,以致影响招抚定居大计。
游登辅在廉州掌军,面对的局面确实险恶,适当采取些强硬措施,遏制华兴发展,也是正理。
因此,在海陵岛、濠镜等不好下手的地方,可以多就和就和华兴诉求,只要他们愿意撒钱,咱们没必要事事针锋相对。
做生意嘛,对广东各路商户,也是一桩好事。
真要强行压制,反而会生出事端,两头都不讨好。
但在龙门港、安铺港等地,则要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强硬手段,将瑶人、僮人南下出海的势头打压下去。
像这样的好兵苗子,咱们自用尚且不足,岂能白白便宜华兴?
说到具体手段,胡英怀指出三条,要求游登辅务必达成目标。
一是龙门港方面,完全禁海不现实,倒是可以派一部兵马入驻,再适当捣捣乱,进一步增大港内交易成本,持续给华兴放血。
他们不是有钱嘛,那就让海商们趁机涨涨价,顺便帮咱们把军队养起来。
二是安铺港方面,绝不能让华兴轻松做大,该出手时就出手,先把那个安铺镇荡平再说。
在胡英怀看来,廉江(九洲江)上游俱是山区,真要把那里的瑶人、僮人放出来,非得天下大乱不可。
还有一桩算计,就是要摸摸华兴人的底牌。
海盗败了,安南军队也败了,燕朝军队行不行?胡英怀虽有所迟疑,但也想尝试一番,才好作出判断。
正面对打或许有些冒险,但派兵收拾个破码头、破商铺,应该没啥问题吧?而且还是占理的事。
胡英怀指示游登辅,在铲除安铺镇的同时,最好能跟华兴军队打一仗,看看其军力,是否真如传说中那般恐怖。
另外就是北部山区,虽然属于石城县辖地,但事急从权,该进兵的时候,绝不能有半分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