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陷入良久的寂静之中。
文武百官们虽然极力控制自己的神情面色,但还是不由自主的感到惊讶、意外,纷纷忍不住看向位列于朝堂中心的太子李承乾。
夭寿!太子这胆子也太大了。
谏言也就谏言吧,搬出如此多的历史典故,引经据典,这就有些过分了。
其实,陛下也仅仅是修建一座宫殿而已,贞观朝目前国库还算充足,修建宫殿远远不会严重到如此地步,太子殿下引经据典,又是秦皇汉武,又是隋炀帝的,这不就是在暗骂陛下昏庸么?
秦始皇、汉武帝,也算做出了许多的功绩,但他们向来都是大权独握,基本上不会听臣子的谏言,至于修建宫殿之类的,他们岂能会如同陛下这般,咨询臣子的意见?
陛下仅仅修建一座‘飞山宫’而已,就好大喜功,大兴土木了?
一座宫殿,会导致民怨沸腾,国势日衰,劳民伤财,天下大乱,社稷倾覆?
太子所说的话,确实有些严重了。
魏王李泰在旁神色不动,却看了个热闹,心中不由得窃喜,大哥李承乾这是刚得意了两日,就开始骄横了,父皇仅仅是修建一座飞山宫而已,大哥将其比喻成暴君秦始皇的阿房宫。
就简直就是在骂父皇了,父皇岂能不怒?
原本他还担心呢,他认为太子李承乾出列,会如同他般,赞扬父皇,这样势必会让父皇对于太子也增加一些好感。
但现在看来,他的想法完全是多余了,自己这个对手,前些时日处处压制自己,完全是运气罢了,其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文武百官们,皆心神微震,他们能够明显看出来,陛下为了修建这飞山宫,做出了一些努力,特意选在今天这个日子,新年第一次朝会上提出,就是想让所有的臣子们同意,特别是魏征也同意此事。
而太子说出如此之话,陛下可能真的要动怒了。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微微低下了头,默不作声,魏征说出这一席话,陛下都有可能生气,更何况是太子了。
现在只希望,魏征这个老东西不要这个时候站出来火上浇油,不然麻烦就真的大了,陛下必然震怒!
但,谁知道魏征是什么想法呢,他已经将自己彻底认为是一个谏臣了,他才不管陛下是否生气震怒,只要他觉得不妥,就出来谏言。
并且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事情,据说长孙皇后身体恢复了不少,甚至已经能独立正常活动了,这就代表着魏征敢于继续谏言了。
有长孙皇后在,魏征不用担心自己因谏言,从而导致陛下震怒,当场将他罢免官职或者杀掉!
唐太宗李世民脸色渐渐不好看了起来,他凝视着下方的李承乾。
好啊,好啊。
他这个老子,修建个宫殿,当儿子的先反对了?
从他继位到现在,才修建了几座?
不过是一座宫殿而已,太子李承乾却说他修建这座宫殿,很有可能祸国殃民,甚至容易成为亡国之君!
岂有此理!!
唐太宗李世民刚想说什么,但见此时,侍中魏征面容肃然,淡声道:
“臣认为,太子殿下所言有理!”
“若陛下修建宫殿,势必加重百姓负担,宫殿的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目前我贞观朝,虽历经高祖皇帝武德一朝治理,但国家依旧刚从隋末的战乱中恢复,人口数量尚未完全恢复到较高水平;此时征调百姓参与宫殿建设,会使许多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和生产活动,去从事繁重的建筑工作,这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用产量下降,还会让百姓家庭的收入减少,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历史上,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等大型建筑工程,就曾大量征调民夫,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动荡,陛下难道不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吗?”
魏征面色严肃,毫无惧意,若是以往他今日也就简单说两句。
但他了解到了一个情况。
长孙皇后的身体恢复了。
有这样一个贤明的皇后,能劝得动的皇后,他还怕什么?
他必须继续尽自己身为忠臣的本分!
同时,他也清楚,无论自己的话说的如何难听,陛下也绝对不会杀了他,‘君听臣谏’这出戏码演了这么多年了,他和陛下心中都清楚,为何要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