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政,却一丝不苟,认真到了极致。
常常处理到政务到深夜。
椒房殿,偏殿。
太子李承乾拜见李世民,李世民让其在旁坐下,良久后。
唐太宗李世民揉了揉眼睛,放下手中奏册,看向李承乾道:
“承乾啊,今日朝会上的府兵制度改定三策,想来并非是你独自完成的吧,是朝中哪位大臣从旁帮衬?”
“这等良才,为朕解决了大难题,理应赏赐。”
李承乾就等着这句话呢。
父皇的意思很明显,想知道自己背后的人是谁。
他背后的人,可‘多’着呢!
“启禀父皇,初策主要有太子宫庶子李安仁、李安静帮助。”
“另外,还有裴宣机、虞昶、王福祚、薛元超。。。”
李承乾一口气说了很多。
唐太宗李世民脸色顿了顿。
太子这是在和他开玩笑不成?
这些人,或多或少他都耳闻过。
裴宣机,其父裴世矩。
裴世矩为李纲故交,历任北齐朝北平王兵事、隋明帝朝任吏部尚书,隋炀帝朝任尚书左丞、武德朝任太子詹事,贞观朝任民部尚书,贞观元年去世。
虞昶,其父虞世南。
虞世南如今任著作郎,其兄虞世基,李纲故交,曾任隋朝重要官职,大业十四年,虞世基被宇文化及诛杀。
王福祚,其伯父王绩。
王绩,李纲门生,隋朝秘书省正字,如今拖疾在家。
薛元超,其祖薛道衡。
薛道衡,李纲故交,隋朝时期任淮南道行台尚书吏部郎,后被隋炀帝处死。
裴世矩之子裴宣机、虞世南之子虞昶、王绩之侄王福祚、薛道衡之孙薛元超。。。
李纲的两个孙儿,李安仁,李安静。。。
李承乾所列举的这些人,确实出身都很显贵,但目前在贞观朝或多或少担任的官职都不高,大部分因为他们的才学不行。
就他们,能提出困扰他多年的府兵制度改革方案?
大唐,何时如此人才济济了?
而且,这也太凑巧了吧,别人苦思多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偏偏是李纲的门生故吏子孙,有如此才学,凑在一起就解决这件事情了?
唐太宗并非愚蠢之辈,在位多年,其闻诸事,皆可洞若观火,他看了李承乾一眼。
自从那一日,李承乾于朝会上举荐李纲的两个孙儿担任太子宫庶子后。
他知道,许多李纲从前的门生故吏子孙,都选择加入太子府,担任李承乾府内幕僚。
对此,他并没有选择干预,他知道自己偏袒李泰,但也不能太明显了,允许魏王李泰大肆招揽幕僚,却不允许太子。
看来李承乾举荐李纲的两个孙儿,确实有很大效果,招揽了不少人才。
但如果说,这些家伙能提出朝会上李承乾所说的那三条建议,他是万万不信的。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都无法做到,就凭借这些家伙?
太子,在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