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奏乐,乌萨斯武装力量进行曲!”传令官按标准程序向军乐队下了指令。掌旗官将军旗移到团队形的正前方,站位与军乐队平齐。在轻快的鼓点中,第七步兵师的师长单手挥起了他那柄镶金嵌钻的指挥刀,下达了攻击命令。

在传令官们的高声呼喊中,各团的掌旗官将手中的军旗举起,并向前倾斜;各部队主官随着阵阵军号和鼓点,发出“步兵营,前进!”“骑兵连,向前!”的口令,抽出腰间的指挥刀迈出第一步;各班排连长卖力地吆喝着号子,带着自己的士兵逐次排开,形成起伏的人浪,涌向敌方阵地。

持续不断的鼓点在乌萨斯炮兵们的掩护射击声中隐隐传来。紧接着,头戴护耳棉帽,身穿灰色军大衣的人潮从山坡后现身笔直地冲向前方,一排排仿佛无穷无尽。

成千上万人的部队需要机器般的密切协同才能战斗。机器一旦运转,就必须持续到底,直到迎来胜利或者失败。

当敌步兵师的巨大纵队翻过山岭,向着泰拉保民军防线右翼的畜牧场支撑点冲来时。盾卫们也在观察员的报警中冲出避弹所,奔赴各自的战斗位置。枪械、头盔、水壶等等各种硬物件相互摩擦磕碰,动力装甲发动机的低吟,电磁肌肉运动的轻微吱呀,在战壕中汇聚成为一种独特的声音,紧张的气氛迅速弥漫开来。

小小的畜牧场能被一个加强连塞得满满当当,实在不利于防守——这里能放的守军太少了。所以,只能由全泰拉保民军当前唯一装备动力装甲的连队,“盾卫”重装步兵连防守。再配属少量精锐分队。

敢揽这个瓷器活,是因为盾卫们有自己的金刚钻。整合运动的常规步兵是全部配置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通用机枪下班下排,迫击炮和重型火箭筒下连的徒步步兵。而盾卫的装备要求,是用一个班的火力压倒这样的一个步兵连。

全长超过普通人身高的刀剑链锯,12。7MM的“自卫”冲锋手枪,预定搭配盾牌单手使用的12。7MM大口径机枪,跟步枪一样双手持握的14。5MM和23MM“装甲步枪”,肩扛的自动装填120MM火箭筒和82MM无后坐力炮,背包化的自动榴弹发射器和60MM速射迫击炮,甚至能发射高速小型无人机和巡飞弹的微型垂发系统都能背包化……

正是这样的连队,才能让爱国者这个各种意义上的重量级人物只当个连长却毫无争议。凭借着对自己战士的绝对信心,博卓卡斯替甚至只命令一个排的盾卫战士进入战斗位置建立防御,应对汹涌而来的第七步兵师。

这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情,不过“不愉快”的根源有些出人意料:

“敌人打头的也是盾卫!”

随着通信频道里的窃窃私语,爱国者也从潜望镜里看清了第七步兵师那进行阅兵式一般的队形。他们的最前列,是一群全身披挂盔甲,手握盾牌的高大战士——

“正常,在我们叛离时,乌萨斯的标准步兵团编制里都有一个盾卫连队。”爱国者平静地说,“他们的装备跟我们换装动力装甲以前的盔甲一模一样。”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些乌萨斯盾卫,然后下令:“开始吧!”

现在,一切全看双方的连长、排长、班长、和大头兵们了。

在1091年2月23日上午0835时,泰拉人民保卫军“盾卫”重装步兵连打响了第一次反围剿里库尔斯克防御战役的第一枪。

“观赏”一支线列步兵的战斗实际上是很有趣的。不同于外行眼中两方都站在原地对射直到一方死完,战场机动和队形转换是线列步兵作战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纵队便于部队机动和冲锋、横队便于发扬火力、方阵用来对抗骑兵和多方向围攻,能否在恰当的位置和时机转换队形,是考验一名步兵指挥官的主要标准。

可是现在,这一切都丧失了意义。

加强给畜牧场的盾卫的所谓“精锐分队”,包括整整十个机枪组。他们在畜牧场反复加固过的建筑里建立阵地,或者干脆在墙上掏出射孔,组成高低结合远近覆盖的火力网。那些怎么看怎么像PKM的通用机枪发出类似撕列布帛的密集扫射声,向着成排涌来的乌萨斯士兵开火。

披坚执锐的乌萨斯盾卫们被子弹的强劲冲击力撞翻,有些倒霉的被子弹打穿了盔甲薄弱处,有些运气好的甚至还能没有大碍勉强爬起。而后面只有一条步枪和布质军服的步枪兵开始像多米诺骨牌般倒下。

每分钟700发的射速让机枪的射击声连成一片,无法区分。7。62MM机枪弹的瓢泼大雨洒向猝不及防的乌萨斯人。喷吐着火舌的枪口指向哪里,死神收割灵魂的镰刀就向哪里挥下。保民军机枪手一个点射打过去,5、6条性命便就此终结;保民军机枪手们横移枪身,一个乌萨斯步兵连便就此完蛋……

在畜牧场更北侧的北岭防线顶部,12。7MM重机枪们发出威严有力的缓慢轰鸣,82MM迫击炮不大的闷响持续不断。而冲向畜牧场的第七步兵师纵队前端便立刻多出一条条残肢断臂组成的空白,被林立的尘柱笼罩。

在如此猛烈的火力笼罩下,第七步兵师先头团的推进立刻停滞下来。

作为应答,后续的三个步兵团中已经有两个展开成横队,在军官们的喝令声中展开齐射,然后转入自由射击。

激烈的交战开始了。

PS:

今日笑话:

“数量上的优势应该看作是基本原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应该首先和尽量争取的。”

这是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的军事定理,军事历史上有数不胜数的例证。但最黑色幽默的一点是,这句话出自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猿首和许多德三将领都不认同这本书,可正是这帮身为后辈却不认同克劳塞维茨的家伙,用自己论证了克劳塞维茨的正确——以完败者的身份。

顺带一提,对于某些复读毛子人海胜之不武的群体而言,这句话也挺那啥的——“你是对德军祖师爷的意见有什么意见吗?”

第三十五章访客

“数量居劣势之军,可以采取更多地使用自动武器或更加迅速地发扬火力的方式压倒数量居优势之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