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我军吃了大亏一样,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敌军十面埋伏,91团绝境求生
就在志愿军准备撤退的两天之前,李奇微和范佛里特就已经料定,志愿军到了强弩之末。
于是,他们给志愿军设下了三个巨大的包围圈。
黑色闪动箭头为联合国军的进攻路线
第一个包围圈:美10军派遣装甲部队,立刻穿插到麟蹄,切断东线志愿军第3、第9兵团的退路。
第二个包围圈:美9军派遣装甲部队,迅速穿插到华川,切断中线志愿军的退路。
第三个包围圏:美1军派遣装甲部队,火速穿插至铁原,切断所有志愿军的退路。
另外,范佛里特还特意强调,各装甲部队在穿插的过程中,不要管中国士兵的阻击,不要管路上是不是有地雷,必须火速前进,迅速到位。
而北撤的志愿战士们,根本没有料到美军会如此大胆的穿插,他们还在为打了胜仗而骄傲和自豪。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残酷、最无情的日子就这么来了。5月23日,志愿军开始全面撤退,恰巧的是,美军刚好在这一天,对我军发起了全面反击。
由于我军根本没有防备,仅仅一天,战线就被冲开了许多豁口。
5月24日,美10军的先遣队就已经冲到了麟蹄附近。如果美军拿下这里,第9兵团的退路,将会被完全切断,形势极其危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正在撤退的27军,突然发现了这股美军,军长彭德清立刻下令全军占领要地,阻止美军攻占麟蹄。经过两天的阻击,第9兵团的大部终于顺利逃了出去。
但是,上文中追击韩军300里,跑到下珍富里的第12军31师91团,却被彻底堵死在了敌人的包围圈中,更可怕的是,由于通讯手段落后,91团根本不知道,我军已经撤退了。
黑色为敌军,红色为我军,白色闪动区域为91团所在位置
师长赵兰田心急如焚,急忙派作战科副科长枫亭带了两名警卫员,前去通知91团撤退。
在异国他乡,穿越敌军重重防线,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还要找一支已经失联的部队。
但枫亭凭借顽强的毅力,竟然完成这个几乎不可完成任务,只是那两名警卫员,为了掩护他全部牺牲。
91团团长李长林听说要撤退后,首先是不可思议,因为这时,他正在策划下一步进攻计划。紧接着,他又惊出了一身冷汗,1000多名战友的性命,全都在他一念之间。
怎么撤?从哪里撤?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李长林是一位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勇将,尤其是在千里跃进大别山时,他还上演过一段传奇。
当时负责攻坚的3位团长全部牺牲,李长林临危受命继续战斗,以较小的代价,拿下了要地。但是,他却身受重伤,奄奄一息。战争结束后,他的战友们以为他已经牺牲,把他放在了棺材里准备下葬。但就在埋葬的前夕,他竟然奇迹般地从棺材里爬了出来。1950年,他因为战功卓著,还被授予了「全国战斗英雄」的称号。
数十年的战场经验,让李长林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的联合国军,大概是91团的10倍,他们肯定在91团的退路上埋伏了重兵,所以,绝对不能原路撤退,只有出奇才能制胜。
思来想去,李先林决定往南跑,没错,往敌人的后面跑,当年长征的时候,他们就这么跑过,现在也要让联合国军,享受一下当年国军的待遇。
当天晚上,李长林便带着91团,一头扎进了东南方向山林里,并从敌军防线的空隙里,顺利地穿越了过去。
黑色为敌军,红色为我军,白色闪动箭头为91团行军路线
联合国军发现扑了空,立刻调集了3个韩军师,对91团围追堵截。但在山地搞游击战,韩军在我军面前,只能是小学生。这三个师在山林里转悠了几天,不但没有捉住91团,还被91团俘虏了100多人。
更加奇葩的是,韩军在很多时候,其实已经找到了91团,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
原来李长林让91团尖刀排,穿着缴获来的韩军衣服在前面开路,还专门找了几个懂朝鲜语的士兵应付韩军的盘问。
也不知道是尖刀排战士们的表演天赋太高,还是韩军士兵太过糊涂蛋,91团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冲破了重重防线,来到了东海岸。
然后,他们又折而向北,爬高山、挖野菜,辗转了几百里,终于遇到朝鲜人民军。
黑色为敌军,红色为我军,白色闪动箭头为91团行军路线
李长林把100多名俘虏交给朝鲜人民军后,又带领91团在大山中艰难行军了6天6夜,这才找到了大部队,盘点一下人数,竟然未少一人。
31师师长赵兰田看见这群穿着像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