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让小太监宣贾珞登城之后,泰和帝冷哼一声:“你这些都无法回答,就要将他们遣返原籍?若真有戎狄细作,岂不是放虎归山?”
这是根本,却无人看到。
文武群臣凛然。
泰和帝政变登基,一直都是圣心难测,喜怒不形于色。
这一点与太上皇极其相似。
所以,当初宣政帝多次召当年还是边王的泰和帝入宫,始终抓不到泰和帝的把柄,最终却被泰和帝宫变软禁,最终驾崩。。。
不少文臣暗中使眼色,本是戎狄贼酋献俘礼,本是彰显大正国威,提升百姓对于大正朝廷信心与敬畏的时候,被解救的奴隶,偏偏跟着入城。
皇帝,岂能不怒?
如今泰和帝都已经是极力忍耐,怕是早已经怒火中烧。
贾珞立下大功归来,一时间风头无两,让武官集团借此机会,将原本以文抑武政策的平衡彻底打破。
所以,文臣绝对是要打压贾珞的,这自然是以内阁首辅袁琼为首,立即抓住机会:“陛下,贾珞恃功自傲,此举有损大正国威,有损朝廷威仪,此乃重罪。”
恃功自傲!
这一个词,可以说极重。
自古以来,只有一手遮天的朝中权臣,才会有的心态,这一个词,可以说就可以让贾珞万劫不复。
有了这个罪名,那就是与蓄意谋反相差不多。
“陛下,这些奴隶入城,贾珞纵然有意所为,也需要大皇子同意。”
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孟椟,立即作出反击。内阁首辅袁琼绝对是支持大皇子为储君的朝臣之一,孟椟此举,绝对是致命一击:“陛下何不召大皇子登城问询?”
文武争执,此时上升到储君之争。泰和帝不置一言,只是面色冷峻。他原本的意思,只是想要群臣回答,如何安置这些可怜人。
纵然心中也因奴隶入城而愤怒,他终究是帝王,这些奴隶,他必须要安置好。
文武百官的反应,泰和帝有些失望。
党争。
皇储。
他们只盯着自身利益!
内阁首辅袁琼一系支持的是大皇子。
五军都督府一些武官,支持的是二皇子。
文争武斗,文武不和,这是两位帝王之争的延续,也是储君之争的延续,这是文武之争,更是利益之争。泰和帝不置一言,就是要坐收渔翁之利。
这些文武都是棋盘上的棋子。
贾珞是什么人,泰和帝接触并不多,却也有几分了解。
十六岁之前,荣国府中几乎透明人一样,这就说明贾珞极其善于伪装隐忍,绝非是那种张扬傲狂之人。
在皇后身后的秦可卿,脸色不断变换,内心焦急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