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标无奈地笑道:“父皇,咱问问这画幕上女子,这白织灯怎么搞?看看我们能不能尝试做出来?”
朱元璋立刻点头,片刻后他又立刻摇头,“可以问,但不要泄露我们的身份。”
朱标闻言,沉吟一瞬后,才小心翼翼让天上一点,问道:“主播学识渊博,可知晓这白织灯的由来?像主播说的,大明要是提前知道这种东西,能不能学会造出来?”
朱元璋一看,这小子,心思倒是弯弯绕绕的,先夸人家一顿,再稍微激对方一下,仿佛他们也是那个年代的人,仅仅是想考教考教对方而已。
诗诗看见了直播间的评论,停顿了半响,白织灯这个东西以大明的能力应该短期内是造不出来的。
【白织灯是美国一个叫爱迪生的科学家在1879年发明的,但大明估计还是造不出来的,毕竟大明甚至连“电”都还没有问世。但是如果大明不内战的话,把美国打下来,说不定以后这白织灯就是我们华夏率先有了!哈哈哈~】
朱元璋闻言一脸的遗憾,想想也是,几百年后的东西大明现在确实不大可能,哎~不过将那么什么美国打下来,这咱说不定可以!
咱老朱就擅长打战,咱儿子永乐大帝也擅长,还有咱孙子朱高煦。
【好了,话说回来,因着天色的原因,所以燕王的部将都在劝朱棣,说真的要开打,明天天亮了再过河打也行啊!可朱棣他不肯啊,觉得这是一个不容错失的机会。
于是燕王安排骑兵全部从左边的上游连夜渡河,而步兵和辎重从下游比较浅的地方渡河,渡河之后燕军的骑兵没有等后边的步兵和辎重率先向西推进来20余里,立刻发现了真定兵团的前哨兵。
但当天天色还是太晚了,不适合作战,黑抹抹的,谁知道真开战起来杀的人都是是哪一方的!所以,最终双方并没有发生交战,真定兵团主力队也迅速往后撤退了,一直撤退到我们现在的石家庄藁城区附近的?沱河北岸那一带扎下了大营。@6
直至第二天,双方才爆发正式的前哨战。
这场前哨战是双方的骑兵之间展开的,两军呈现一个相对持平的状态,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一场前哨战有哪一名大将阵亡或者被俘虏。
不过这也正常,真定兵团主要是由辽东铁骑、山西边骑,甘凉铁骑组成的,都是非常强悍的骑兵,燕军这边当然也不逞多让,这一战没有爆发特别大的规模,很有可能是双方都只是进行多次少人的试探行交锋。
这次前哨战到了傍晚的时候就结束了。
燕军这边已经通过这一场前哨战大概摸清楚了作战地形、真定兵团的后续大部队的规模。
话虽如此,但我们的卷王朱棣本人呢,还是在当天夜间的时候率领自己的数十名亲卫再一次实施了侦查,基本上朱棣本人在交战前都会自己真正地抹清地形,做到心中有数,这是真正难得的地方,有事儿他是真的上。
且朱棣此次亲自去侦查敌军,其实还有一个思虑,那便是朱棣他深怕人家大军偷偷跑了。@7】
身为武将的人自然是知道对于打战,作战位置的地形是非常重要的,打战也不是没有借由地形而反败为胜的例子在的,像曾经的战国时期,秦国攻打楚国时就有过一场水淹楚国城镇的战役。
只是身为全军的统帅,一般这种前哨和侦查的任务都会派给斥候,全军中需要主帅做决断的时候是非常多的,很可能主帅的一个决策就影响到战局的胜败。
【燕王朱棣本人,有时候主播我都会怀疑这个人是不是不用睡觉的,天天卷死人了……】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竖:“卷是啥意思?老四怎么卷人了?还能卷死?”
莫非老四有什么神功,可以不用睡觉,连夜去卷死人?
朱棣:……他也不甚明白。
还是朱标道:“父皇,这“卷”约莫是勤奋到某程度将其他人挤下去的意思。这“卷”大概是在夸四弟。”
朱元璋哼了一声,活学活用:“那老四你还真挺卷的!”
哎,别说,这卷字用起来还挺阴阳怪气的,甚好甚好!
朱棣只得道:“与真定军的这一战是极为重要的,真定军兵力的数量虽然在德州军之下,但它是之前白沟河之战中少见的没有遭受重大损失的精骑军。那时的儿子无法掉以轻心。”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顺道看向他的文武百官:“诸位也得学学咱老四,都给咱卷起来。”
后来史料记载:洪武十三年,帝得后世之人启示,劝众文武百官“卷”起,至此,朝廷以“卷”为荣。
《奉天靖难记》
@1:先是,吴杰等引军来与盛庸合,未至八十里,闻盛庸败,乃退回真定。
@2:上语诸将曰:「吴杰等若婴城固守,则为上策,若军出即归,避我不战,则为中策,若来求战,则为下策也。今其必出下策,破之必矣。」诸将曰:「彼闻盛庸已败,必不敢出。」
@3:上曰:「不然,吴杰、平安拥众十万,不得与盛庸合者,以我军居中隔离其势,今逗遛不出,有旷期失律,老师费财之责,然彼虽外示与盛庸合,其实忌盛庸先成功耳。盛庸战败,彼之所幸,盖欲独专其美,以图侥幸之功,此其有必出者。我且散军,托言取粮,(「托言取粮」,「托」原作「记」,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示以空虚。
是日散军四出取粮,又发校尉荷担抱婴儿,佯作避兵者,散入真定城,报云大军各散取粮,营无备。贼闻以为信然,乃出师欲掩我不备。